2022-04-14再议读了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背景

之前,思考过“读过很读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读的书没有实践啦,因为并不是真的读懂啦,等等。如今,又有一些新的体悟来分享。这些体悟让我认识到,原来我真得不了解我自己,所以希腊那句话“认识你自己”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从概念入手,咬文嚼字

“读书”,这是一个动作,一个享受的动作,有点类似看别人过别人的一生(应该挺好的,都写成书了),反馈“读了书”是你自己给自己的,不需要外界,你说读了就读了,读了一页,也叫读了这本书吗?其实,仔细回想我的概念系统,我其实是认同的,因为“读了”就是一个动作嘛;

“过好这一生”,其实是说的“过好自己的这一生”,是要自己去行动,然后反馈是外部世界给你的,不是你说过好就好了了。这就好比2个完全不同的运作系统。所以你怎么能说你在一套操作系统里(比如windows)运行的很好,转换到另一套操作系统里(比如Linux)就能也运行的很好?,逻辑上来说,也不可能,想想自己从windows到Linux操作的各种笨拙、沮丧。

其次,

具体说一说在操作系统里运行的很好这个概念。

先说在“读了很多书”这个操作系统里,这里的关键词,有“读了”(这是一个动作,没强调结果,不会是:读懂了很多书),“很多书”是一个数量描述(没有涉及质量,比如:很多经典的书),所以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在这个操作系统里运行的好,就是要有“读”书这个动作,以及不停的有这个动作才会产生“很多书”,仅此而已,你就可以说“读了很多书”。自然而然,我想到另外一个类似的句子“懂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个就有点迷惑性:“懂了”其实应该是“听了,看了”等等这些动作,如果我们极度求真,我们就会告诉自己“我怎么可能是懂了呢。”所以,要在前半句的操作系统里运行的很好,我们就需要不停的有读书这个动作,我们仅仅需要不停的有读书这个动作。

而到了“过好这一生”这个操作系统,“过好”是一个结果,需要我们执行“过”这个动作,然后好不好是世界给你反馈,而且是“一生”,就是说过好一两次不算,要在一生中过好,就像一张试卷,做对1、2题不算,要试卷得90分以上(要很多很多对的题累加)。你会遇到各种挑战,然后“成”就在你人生试卷上加1分,'败‘就扣分,最后算总分,你可以运气、突然打鸡血或其他什么的做对1、2题,这不是能力,但对“一生”而言,这必然是外部世界对自己的秉性/能力的一个打分,反正肯定不是像读书一样自己给自己打分。

但因为都是自己一个大脑在操作:读书、过一生,所以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既然都是我自己操作,一个脑袋,那么就是一套操作系统,那么我能“读很多书”,就能“过好这一生”。人还是不能认清自己啊。比如以下就更可能是对的:
读了很多书,过了一生。
读了很多书,过了早起的一生?
听了很多道理,过了一生。

上一套操作系统其实是不需要反馈,因为自己对自己评价,做好做烂我们其实永远对自己都ok,其实简单,符合人的天性。下一套操作系统不得不反馈,因为反馈来自外部世界,不ok就是ok,没有自己狡辩的空间,除非对自己不诚实,然后不ok就需要我们去改进现有动作或做其他动作,总之要做到外部反馈ok,这当然不让人舒服,不符合天性,就肉眼来看也比上一套系统费功。

所以对这句话有了比之前更清晰的认识之后,就不会产生“我读了很多书,怎么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懊恼。不必懊恼,这2者没有理所当然的有A就应该有B的关系,而且根本及不应该有这种关系啊。你在windows系统里做的好,因为那里你说了算,你在Linux系统里做不好因为你都没有怎么练习精进,然后还错误的说:我在windows里做的很好,我在Linux里就应该做的很好啊,自己想想都好笑。

然后

“读了很多书”显然是一个低等级的要求,虽然不是说人人都能做到,但绝大多数人能做到,这点对吧?对的。“过好这一生”就高一个等级了,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需要练习。我怎么能说,我完成了一个低等级的要求,然后我就能完成一个高等级的要求呢?或者以下更可能是对的:
过好了一生,读了很多书

再补充一个观点

从过好这一生的角度来看,“过好一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待解答问题,它取决于我们在一生中各个时间段做的大大小小的选择,各种事情,接触的各种人等等。所以它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那我们面对这么复杂的问题,怎么能够相当然的以为凭借1年读了几十本或几百本书就能处理得当呢,起码你得有几十个可靠的模型来应对你的人生,那模型的建立、修正、再验证等等都是需要其他东西参与,需要你的心情去起伏、需要你的身体去感受、需要你的鼻子、耳朵等等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去从它们的角度去积累信息输入你的大脑,成为模型的素材,素材越多,模型越可能准确,所以不够,读了些书显然是不够过好一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4-14再议读了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