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14+D72+《为了自己,敢不敢再活一次》+读书感悟

爱从来不是等价交换

亲密关系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在本质上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第一,两个人都不确定对方是不是真的爱自己,总是潜意识的比较谁爱的多一点,对感情充满焦虑,不断试探。相互苦苦纠缠,一旦发现对方因为自己而痛苦或者露出疲惫之色,就先把对方甩掉。他们总是把分手挂在嘴边,尽管他们内心深处,最不想要的就是分手,他们这种心口不一是一种焦虑的表达,想以此获得对方的关注。

第二,他们的精力旺盛的惊人,没有折中,遇到喜欢的人立刻坠入爱河,什么事都想和那个人携手并肩感受融为一体的感觉。因为太爱对方,所以对方不如我意,他们就马上怒火万丈,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冒出摧毁一切的念头。这样的反复任性,自然会让对方产生被压榨的感觉,可是他们一旦看到对方因为自己的任性而离开,他们会做出自我破坏的举动,或者是威胁对方千方百计的阻止关系的破裂。

图片发自App

任性不是问题,失恋不是问题,谁都失去些什么才能有所得到。问题是反复模式相同的关系反复同样的失败,渐渐的变成了自我毁灭。每次恋爱失败都自责和怨恨,对方,怨恨自己,总是遇不到珍惜她们的人。这样的结果往往严重里说,可能导致他们渐渐地失去对方的信任,害怕与人相处。

在许多恋爱模式中我们往往与人相处的模式会于自己和母亲相处的模式大致雷同。因为这种相处模式是最初的方式,也是保持时间最长的方式很难抛弃。所以我们会希望和我们相处的人,会有与我相同的感情频率。“我感兴你也要高兴,我生气你也必须要生气”的公式。如果心理频率不同,就会焦虑。

但是事实上男女关系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中长大,有着不同经历的两个人的相处关系,任何两个人,不管彼此多喜欢对方,彼此的感情频率都会有所区别。双方必须理解这点才能确保相处的更加健康长久。

这种关系的形成是由于子女和母亲关系,对子女与他人的关系产生更大的影响。尤其是女性格的形成影响巨大。因为大家对对方的确认,主要是通过母亲来完成的,在准确点来说,应该是主要养育人的关系,会成为日后于他人相处的基础。

容易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者,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为没有“自我”而感到痛苦。他们没有自我我概念模糊不清,甚至通过关系来确认自己的存在。他们必须把某人和自己等同起来,形成共处关系,然后才能确定自己的存在。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会觉得自己是空的。

图片发自App

她们努力把自己的狼狈和卑微藏在内心深处,如果男人喜欢我,我也可以喜欢自己。她们把男人的一切据为己有,把男人喜欢的东西也视为己物。自己喜欢的,不值一提,极力迎合对方的喜好和想法。同时说服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

他们相信对方的想法和感情就是自己的想法,感情同时试图确认彼此之间的亲密感。与此同时,他们又会莫名其妙的对自己感到愤怒。因为自己总是依赖对方,没有独立性,一无所有,一无是处。

这种关系,不是健康的“异性关系”而是扭曲的“妊娠关系”,试图把不同于自己的对方包含在自己的内部,完全属于自己,所以占有欲会表现的那么蛮横。

她们执着的对象表面上是男朋友,其实是她们自己。他们没有自我,于是努力寻找自我。通过恋爱关系,通过男朋友寻找自我。严秘说来,她们不是寻找自我,而是在寻找“反映在男人身上的自我”。

他们不知道自己执着的究竟是“那个人”还是在和他的关系中发生的“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感情”。如果和那个人发生关系,就能确认自己的存在,没有了他。你似乎也随之消失,那么你更需要的不是对方,而是想要确认自己的存在。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卡+14+D72+《为了自己,敢不敢再活一次》+读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