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学而时习之

《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几句是我们非常熟识的内容了。如果是按照字面的意思,南老说:
        讲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果遇到生活穷苦的时候,朋友要来家里做客吃饭,那是万分痛苦的事。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的意思),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那我宁可不当君子,你对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骗你,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
        如果是根据书上的字面,顺着注释来看,就是这样。那么几百年来甚至千多年来,读书人对于四书都是反感的。因为它变成了宗教的教条,硬性的法律,非遵守不可。
那么南老是如何解读先贤经典的呢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就像《庄子》中把有道的人叫“真人”。实际上过去道家所谓的“真人”,是指学问道德到了家的人。
        那么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这就是“学而时习之”。         

        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了。
        孔子一生致力于做学问。他看到,即使一个安定的社会,文化教育没有完成,是不能解决其他问题的。因此他一生宁可穷苦,也要从事教育。
        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 这里的“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
      同时,远方也并不是我们理解的距离的“远”。它可以超过空间,跨越时间。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来。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来是多么寂寞啊!这样我们就懂得为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
          为什么呢?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
        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做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
读书感悟:
        以上是我对南老《学而》篇解读的一个概括,大部分都是原文摘录,做了精简。
        南老的解读有别于我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学习的论语经典,好像给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让我觉得耳目一新,也让自己的思维境界变得更加开阔起来。我也更加清晰,学而时习之是为了什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果不其然,其实生活处处皆学问。也让我总更加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做一个有心人。
        知己难得,真正清晰自己的目标,坚定自己的想法做学问的人,是不会担心没有知己的。因为这个知己,可以穿越时间与空间来与你相遇。所以,我们只要清晰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的发心后再去做事,就能耐得住寂寞,无所畏惧。
      几千年前的君子就知道,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只有明白一切的发生都与自己的有关,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们才不会去怨恨外物。才能达到独乐乐与众乐乐的境界。那也不枉白活一场。
        短短三句,句句醍醐灌顶,引人深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别裁》学而时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