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传·隐公元年》选读

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

清朝的时候有个儒生叫韩慕庐,他年轻的时候给别人做私塾老师,他家的主人也很喜欢卖弄两下。有一天韩慕庐外出,这个主人就趁着这个机会给孩子们上课。在读《礼记》临财毋苟得的时候,把它读成了临财母苟得。这个时候外面就有个饱学之士路过,于是高声朗诵了一句:《礼记》一经无母狗,恰好这个时候韩慕庐也回来了,他一听马上对了个下联:《春秋》三传有公羊。

其实此公羊非彼公羊。《春秋》三传里面的公羊,实际上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经书。它的全称是《春秋公羊传》,它是对春秋进行注释的。我们今天选读的《隐公元年》解释了古代的继承制度。古代的继承制度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来看一下《公羊传》的开篇,开篇是从《隐公元年》开始,春秋的经文这样说。

《春秋》(隐公)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传》就对这六个字展开了阐释。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

元年什么意思?是国君的第一年。元年为什么有第一年的意思呢?因为元就是人头的意思。元首,元和首是一个意思,首就是头,它们都有开始第一的意思。

元年者何。什么是元年呢?元年就是国君的第一年。

春者何?什么是春呢?

岁之时也,这是一年的开始。注意这里用的是岁而不是年。这样几个词实际上是有一个替换关系的。我们看尔雅的解释。

《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夏朝的时候用岁这个词,商朝的时候因为祭祀特别多,它用祀这个词,周代用年,而更早的唐虞用载这个词。

孰谓,实际上是谓孰。王者是谁呢?是周文王,而不是鲁国的国君,因为鲁国的国君只能称公,不能称王,王是周天子专用的称呼。当然到了后期大家都僭越礼制了。楚国的国君也可以称楚王,秦国的国君也可以称秦王等等。

为什么先说王然后又说正月呢?曷通何,曷为:为什么。曷是疑问代词。

强调一下,王正月。王:周天子。这是周天子的正月,不是别人的正月。为什么要说是周天子的正月呢?就是要强调要重视一统的观念。

我们可以看到《公羊传》这个解释,春秋经文里面说王正月,就是要普天之下,都实行周天子的历法。这也是贯彻了一句话: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是周天子的范围里面,都应该实行周天子的历法,所以王正月简单的三个字,就点明了《春秋》的核心理念,就是大一统。

鲁隐公为什么不说他即位呢?一般一个国君登上国君的位置,要说即位。什么是即位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它的甲骨文。

甲骨文左边是一个食器,吃饭的容器。右边是一个跪着的人,就是这个人到那个容器旁边来吃饭,就是靠近它,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有靠近、登上。

即位就是登上国君之位。

为什么不说即位呢?就是要成全鲁隐公的意思。为什么不说即位就成全了鲁隐公的意思呢?因为鲁隐公他将把这个国家治理平稳了,再把它返还给鲁桓公。

反是古字,后来加上走之旁成为返。

鲁隐公想把自己这个国君的位置,将来让给自己的弟弟桓公。

何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

曷为:为何,宾语前置。

反之桓:双宾语。为什么要把那个国君之位返还给桓公呢?

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什么人。

桓公年纪比较小,但是他身份比较贵。鲁隐公年龄比较大,但是他身份比较卑微。他们这种尊卑的差别比较小,国都里面的人一般没人知道。具体怎么回事,我们来看一下。

鲁隐公是鲁惠公的庶长子,不是他的嫡生的儿子。那么鲁桓公是不是呢?鲁桓公也不是。鲁桓公也是鲁惠公后来娶的媳妇生的儿子。那么鲁桓公的母亲是谁呢?是宋国的公主,鲁隐公的母亲是声子,不过声子是贱妾,是一个身份比较低微的女子。但是鲁桓公的妈妈,她的身份比较高贵。

为什么鲁惠公有这么多媳妇?我们可能都听过一首歌,就是达坂城的姑娘,为什么娶个媳妇还带着妹妹带着嫁妆呢?这个可能是我国古代一种风俗的遗留。我们中国上古的时候,有一个婚俗叫媵妾制。

《公羊传·庄公十九年》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

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

什么是媵呢?就是诸侯他娶了一国的公主,同姓的两个诸侯国要陪嫁,用谁来陪嫁呢?用他的侄女或者他的妹妹来陪嫁。自己的国家带两个同姓的。那两个同姓的诸侯国的公主再带两个同姓的,所以娶一个媳妇就相当于娶了九个媳妇。但是这九个媳妇呢,她们有身份的差别。有一个正夫人,那就是嫡夫人,那么其她的妾分为右媵左媵。右媵的地位要比左媵的地位高。

那么隐公他又年长又贤达,为什么不宜被立为国君呢?这个跟我们春秋时候的一个继承制度有重要的关系。

《公羊传·隐公元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如果嫡夫人生的儿子里面,要选谁做国君的话,实际上是没得选的,就是看谁第一个出生。就是嫡长子,他就是继承国君的天然人选。

但是如果没有嫡子怎么办?要从庶字里面选立。就要选一个身份相对来说尊贵一点儿的,也就是立子以贵不以长。

具体怎么立?在何休的《公羊传解诂》里面。有一大段文字我们可以看一下。

公羊传接着说:

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这个桓公他凭什么尊贵呢?因为他的母亲尊贵,宋国的公主啊。

他的母亲尊贵,那么他的儿子凭什么尊贵呢?这个就是循环关系了。儿子当了国君,他的母亲自然身份就尊贵了。那如果他的母亲是个公主,他的儿子也身份尊贵。

实际上在古代继承的时候,也不是完全的按照这个关系来继承的。在商朝的时候,还有兄终弟及,就是哥哥死了弟弟接班。到后代我们才基本上固定下来,父死子继。但也不是完全按照这个父死子继的继承关系来。

明朝的时候著名的崇祯皇帝,也是接了他哥哥的班。可能大家会想这个继承制度有点不科学,凭什么他出生了就是国君的天然人选,我比他能干,为什么就不能当国君呢?

《吕氏春秋》有一段论述:

《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那么制定这种继承制度,从一开始就断了其他人的念想。按照自然法则,谁先出生或者说谁的母亲身份尊贵,他就是继承人。别的人都不要争了,争也没有用。争的话名分不顺,大家不支持你。

但是历史上也经常会出现。不是嫡子继承的。我们看周代虽然奉行周礼。但是在周朝最初的时候,并不是嫡长子继承的。

周太王想把他的位置传给周文王,但周文王的父亲季历是第三个儿子,他上面有两个哥哥。应该是太伯继承王位。泰伯不继承的话,应该是仲雍继承。那么太伯仲雍一看,自己的父亲想把王位传给季历,那么他们两个就跑了。跑到吴越这个地方。

所以周太王就顺利地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了季历。季历又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了文王。但是文王没有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他的大儿子伯邑考,因为伯邑考被殷纣王给杀了。所以他又把他的位置传给了周武王。

这节课解读了《公羊传》的开篇部分,使我们了解了古代的这种媵妾制,就是娶一国而二国往媵之的媵妾制,还有宗法制,主要就是谁来继承就是大宗。那么其他的不能继承国君位置,不能继承天子位置的,就是小宗。

这些制度在周代,都属于礼的内容。都是孔子所期望的礼乐治国的一部分。从下一节课开始就来选读《周礼》《仪礼》和《礼记》,了解更多的古代礼制。

长乐未央·不亦乐乎

清代.吴均贴习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羊传·隐公元年》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