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让我们用电影的形式重温《谁是最可爱的人》

原本这个国庆没打算去电影院的,但是看到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的战争片,突然想起自己孩提时总缠着奶奶要她讲诉关于爷爷在朝鲜战斗的故事,一种迫切想再听到这个故事的念头油然而生。

电影《长津湖》讲诉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军在朝鲜一路北上,不仅越过三八线还直逼我国边境鸭绿江,为了避免“唇亡齿寒”的悲剧发生,我国当即派出第9兵团前往朝鲜援助抗击美军。

可是刚出发不久,美军为了阻止志愿军入朝,海军、空军的所有作战飞机全部出动,不仅炸毁鸭绿江上所有桥梁,封锁所有的道路,还摧毁往来的车站和城镇。

为了避开美军的侦查,志愿军只好选择走最人烟稀少的山路,在平均海拔2000米的高山高原地区前行,而且还只能在晚上行军,更别说生火做饭和取暖,只有坚硬如石的烤土豆可以填饱肚子。

可即便是只能吃土豆也只是抗战前期能吃到,因为美军的封锁,物资和补给都不能运送到位,志愿军到后期只能等到歼灭敌人后,看看敌军的阵营中是否还有食物可以填饱肚子。

除了吃不饱,志愿军们也穿不暖,因为战事紧急,原本准备好的防寒装备都还没来得及运送。志愿军们只能穿着薄棉衣攀爬于高山雪地之间,而当时又恰逢大雪,在零下30-40度的气温下,开水泼出去都能瞬间结冰的寒风中,他们却依旧坚守岗位,原地待命,随时准备伏击敌人。

可是他们薄薄的衣服哪里抵御得了这样的寒冷?好不容易等到敌人撤退时,他们已经冻成冰雕,再也无法战斗。美军将领见到这样的景象当即行礼致敬:中国有这样坚毅的士兵,我们难怪会输!

在战后统计中,有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我军因冻伤减员的人数多达30732人,而战斗减员的人数不过14000多人。

难怪有人说:“如果当时志愿军能吃饱穿暖,或许美军连溃逃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这场战役如此惨烈的原因不止是物资缺乏,双方的实力也十分悬殊。

第9兵团之前得到的情报是:长津湖地区原本只有陆战第1师3个团大约五六千人,但是实际作战时才发现人数远超预期,对方总兵力达到3万人之多,更何况这全是美国的王牌军团。

对方海、陆、空三军并战,坦克、飞机、大炮应有尽有,粮食弹药随时可以用飞机运输补给。而反观我方,却只有小米加步枪,连取暖都只能一块在雪堆里挤挤。

可正是因为如此,叫嚣圣诞节前拿下朝鲜回家的美军会麻痹大意,被悄然埋伏在长津湖周边的志愿军打的措手不及。

其实原本志愿军能全歼美军的,但是奈何对方太过硬核,直接用坦克飞机轮番轰炸出一条路,甚至桥梁被我军两次炸毁后,直接用飞机运了一座钢桥架上,最终才得以仓皇逃脱。

电影落幕时,我已被志愿军爆发的战斗力和视死如归、奋勇向前的拼劲深深震撼,他们为保家卫国而出发,因路见美军草菅人命而同仇敌忾。

走出电影我还在疑惑为什么美军这么可恨,伍千里还要拦着弟弟不让他补枪?

这时我恰好路过刚开放的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回想起日本当年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造成超3万人伤亡,1.76万幢房屋被毁,顿时悲愤交加。

不过转念一想,能在南京大屠杀30万人的日军还会有良知放过老弱病残吗?就连他们本国的学者吉田裕都忍不住在《日本军兵士》中吐槽:当时日军以没有照料俘虏的余力为由,让新兵用俘虏来联系刺杀,以便他们更快进入作战状态。

日军这种严重违反国际法的非人道主义行为自然是人神共愤,天理难容,而如果我们的士兵不同他们一般,我们为正义而战,为家国而战,我们不怕战,只是我们不乱战。

我们记得宁愿自己烈火焚身也绝不动弹暴露队伍的邱少云;我们记得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的黄继光;我们记得没有子弹时携带炸药包冲向敌人的杨根思……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可爱的人。

 







END




你点的每一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津湖》:让我们用电影的形式重温《谁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