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日记》No.110:来一碗腊八粥

【事件】

今天是腊八。昨晚娃就提醒保姆帮她准备两“把”东西——一把米,一把泡好的杂粮,说老师通知了今天要煮腊八粥。今天吃早饭时,娃还惦记着这事,叮嘱保姆把准备好的东西装进书包,然后去了学校——今天刚好是她们这学期的最后一天,也刚好是大寒节气。

上午10点过,主班老师在家长群里发出照片,只见孩子们围坐在一堆篝火旁,边上有一个烧柴火的炉子,上面放着一口锅,正在煮粥。家长群里顿时热烈地议论起来,有分享孩子想到今天要煮粥兴奋地早起的,有提到孩子亲手把红豆一颗颗从罐子里捡出来做准备的,有透露孩子要求家长把泡豆子的水煮来喝了的……老师们也补充了几句,说为了熬粥,孩子们还特别去农园摘了萝卜,并且搬运了柴火。

中午时分,“前方记者”发出了孩子们喝粥的画面。有趴在路边石板上吃的、有靠在羊粪堆上吃的、有蹲在小土包上吃的、有端着碗一边看兔子一边吃的,还有两个男孩子坐在地头的“壕沟”里面吃,被家长们戏称为“地道战”……

下午接娃时,娃兴奋地说:“腊八粥太好喝了!我都喝了两碗,还想喝……” 嗯,我想柴火煮出来的粥肯定是好喝的,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亲身参与了从准备到熬制再到享用的整个过程,倾注了情感的粥,味道自然尤其香甜了。


(图片来源于WDM老师)

【扩展信息】

“腊八”在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这个节令同释迦牟尼成佛的典故有关。传说释迦牟尼苦修多年,以至形销骨立。他发现苦修终非解脱之道,于是决定放弃。这时恰好有一名牧女向他呈上“乳糜”。释迦牟尼食用后,于菩提树下端坐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后来,佛教寺庙就在这天举行法会,并用米和果物煮粥供佛以为纪念,同时也把这些粥赠送给信众。再后来,这个做法逐渐传播到民间,成为了一种风俗。

据说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的,后来配料变得越来越丰富。虽然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等谷类,红豆、绿豆、芸豆等豆类,以及红枣、花生、枸杞、核桃等干果。今天听保姆讲,她们那里的腊八粥里还会放腊肉,真是名副其实的“腊”八粥了,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养育日记》No.110:来一碗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