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中的个人成长

21天时间管理课程突然就这么结束了,我的愕然一方面是沉浸在每天的小打卡中不想结束,一方面是对时间流逝的防御,以为自己忽略日期,时间就不会那么快过去。并且拖延着把21天总结硬生生地变成30天总结,满满的分离焦虑,以及完美主义。

认识文瑶老师是在2015年了,观摩过文瑶老师一对一的模拟咨询,那是我第一次被倾听的力量所折服。然后一直看文瑶老师写心理学文章,参加了她的第一期笔尖上的心灵之旅写作课。如果咨询只是为了解决问题,写作只是为了写作技巧,时间管理只是为了成为高效率工作者,那么这些过程中的意义就大打折扣。21天之后,我还是那个没有计划、没有时间观念的我,但我却对自己有了很多新发现,有更多的方式和方向去继续探索,这就是这21天最大的收获。

图片发自App

“从时间管理认识自己”是一个很实用的课程,但又不仅仅是实用。需要做的是168小时记录,每日三件事,以及今日结束后的总结。看起来是个实用工具,跟21天养成一个习惯很像。然而这个养成习惯背后的规律,工具是如何产生效用的,有其心理学理论背景。正好跟我同时在学的现实治疗学派中的WDEP系统技术可以结合起来,也是个意外收获。

①  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是思考自己的三条价值观,了解什么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根据这个价值观,确定自己的目标,决定今日三件事。这一步就是W=Wants 期盼、需求与知觉。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或者想要的跟自己的行为有差距,那么通过168小时记录自己每天的行为,所揭示的会更接近真实的价值观。“一个人怎样过他的一天,就会怎样过他的一生”。这个步骤迫使我们去思考和体会自己对人生的期盼、需求。问自己,我想要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有什么事情是我不做就会后悔一生的?我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叩问灵魂的价值观之问。

② 时间管理的第二步,168小时记录,记录自己一天24小时的时间历程,连续记录7天,看看自己每天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精确到分钟。这一步就是D=Direction and Doing 方向与执行。

在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后,会觉得别的事情都不再重要,方向非常明确,体验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本身带来的价值感,也不会因为事情乏味而走神,很投入。尤其是在打鸡血阶段。

③ 时间管理的第三步,今日三件事和每日总结。三件事是今天最想完成的、最重要的三件事。这一步包含了E=Evaluation 评估 和P=Planning and Action 计划与行动。

选择目标的过程就是一个评估: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时间记录中也有评估,会更有知觉地注意到自己在做什么,跟自己的目标比对:我正在做的跟我的目标一致吗?我现在应该做什么才能达成我今天的目标?总结中也有评估,审视自己今日是如何完成某些计划的,又为什么没有完成某些计划,发现背后的信息。整合这些关于自我的信息,重新调整计划。这个计划的过程增加了目标感,掌控感,会对自己的行为更有信心,更有责任感。这也是现实疗法最重要的部分。

在每天的总结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我定了三件事,却总是不去做,我在逃避什么?做的过程中拖延,出现时间黑洞,该怎么办?21天的进程中,打鸡血过后会出现倦怠,我为什么总是虎头蛇尾?这些问题引导我们去思考时间管理的本质,时间黑洞发生的本质,规则制定的本质。在课程中,是文瑶老师给了我们答案,所以以下是文瑶老师的分享内容以及我自己的收获。

图片发自App



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用价值观做选择。如果无法做选择,或许在这一刻,我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仍然有变化的余地,那么就可以放慢速度再看看。

如果太着急,焦虑又会导致逃避,就有可能进入时间黑洞去逃避。记录和回顾帮助我们直视时间黑洞,觉察自己当时的状态,是体力还是精神不足,是被什么样的情绪抓住了。 了解了之后允许发生,了解自己这种状态下会有这样的需求,允许自己满足需求,减少罪恶感,减少内耗。

规则制定的本质是掌控世界,我们是要被别人掌控,还是自己掌控。这里有一个与个人成长相关的心理历程:婴儿时期,没有规则,只有需求,并且是即时满足的,一哭就会有奶吃;在社会化进程中,我们有了家庭规则和学校规则,遵守规则就是学习延时满足;不能遵守规则,或者逃避规则,其实是被动接受规则,等待自己的需求被别人满足;更成熟的方式是利用规则,制定属于自己的规则,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

以前我很抗拒规则、计划这类词,我的人生就是随性、打破规则、出其不意。连自己为自己定计划,都觉得束手束脚。这是因为随时想起就做,太有掌控感了。然而没有提前计划,实际上常常要付出被打破、被意外情况掌控的风险。人生一直在飙车,追求快感,肯定要撞车的啊。我原来总觉得自己无所谓,要求低,什么都能接受,然而21天的进程中,每个步骤都显示出我的完美主义、对自己的苛刻。我的每日三件事必须是高强度的,在8小时的满工作任务情况下无法完成的。我总在要看哪本书、听哪一节课的选择中犹豫,担心不是最好的选择,似乎我有判断最好选择的权力、上帝的视角。我的时间记录显示,我从不花时间在娱乐上,从不闲聊,我的选择中透露着心里的一杆秤,有着严格的标尺,标尺只对着自己。严格的后果就是忽略自己身体的需求,陷入时间黑洞,又因此自责而没有满足感。背后还有很多动力可以深挖,这就是随着时间管理的进程,不停评估,使用WDEP的作用。

每个人都想回到即时满足的婴儿般的状态,不舒服就马上解决,不能耐受的马上甩掉。然而每个人都需要成长为能够为自己的更负责更高级的需要去等待和努力的成年人。这就是在时间管理中个人成长的历程和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管理中的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