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主身份看区块链商业模式

本文目标

区块链本身是个技术名词,当我们在做项目的时候不仅需要思考,利用区块链技术,能给产品带来什么功能属性。还需要搞清楚,产品做完以后如何覆盖成本,产生利润。
本文希望找到区块链商业模式的关键词和通用的方法论,去分析区块链项目是否靠谱。在找到这个方法论后,我们会尝试带入SSI(自主身份)这个高大上的概念,看看他是否是一个好的项目。

名词解释

简称 解释
SSI(self sovereign identity) 自主身份,由DID和VC构成
DID(Decentralized Identifiers) 分布式标识
VC(Verifiable Credentials) 可验证凭证,用来标识DID的特有属性,需要CA颁发
token 代币,可以代表数字货币,也可以代表任何可以交换的价值载体,比如游戏道具,商业票据,发票,积分等。因为可以交换,它并不是DID的特有属性,但操作权会属于一个或多个DID
CA(Certificate Authority) 身份认证机构
BTC 比特币
ETH 以太坊
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
联盟链 有准入机制和权限系统,在企业之间建立的区块系统
公链 所有人都可以加入的开放区块链系统

什么是SSI

定义

SSI,中文名称自主身份,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创建身份和其相关凭证,我们可以把SSI当成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包含:

  1. DID(去中心化ID),用来标识人,财,事,物,IOT等实体。
  2. VC(可验证凭证),用来描述实体的各种属性,VC是由CA(认证机构)颁发的,VC可以被验证者验证
  3. VC交换验证协议
  4. 隐私保护协议和密码学算法

SSI 强调把用户至于身份控制的中心,并且验证者可以非常方便的验证实体的可验证凭证,降低信任获取成本。

范围

SSI(自主身份)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 社交媒体账号,比如微博号,微博头像,微博等级认证。
  2. 身份证,银行卡,驾照,门禁卡,工作证明,收入证明,房产证等标识人的身份和财产的凭证
  3. IOT设备的标识和IOT设备的能力,合格证等,比如车的VIN码和养车数据。
  4. 电商的店铺,声誉,比如淘宝店铺就可以用DID来标识,声誉等级可以用VC来统计和溯源
  5. 在SSI场景中,用户数据是保存在用户的数字钱包中的,并没有一个中心化机构可以存贮和侵犯用户数据;验证方验证的时候,用户也不需要把数据全部给到验证者,而应该使用某种密码学方法或者其他可选择性披露机制,只给出必要信息即可。

价值

image

SSI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市场专注于安全性,成本节省和便利性,这是推动SSI早期发展的主要市场需求。公司,政府,大学,非政府组织都希望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通过改进工作流程来降低成本,并希望通过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来提高竞争力。对颁发者,持有者,验证者三方来说,SSI比传统方式更加快捷,且支持更多数字化场景。

  • 隐私:抵制监视经济

在互联网唯一可行商业模式就是为广告商提供服务的商业模式。广告驱动型经济通常被称为监督经济。对于某些政府,注重隐私的个人和一些公司而言,他们想从战略上削弱全球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诸如欧盟及其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之类的某些政府正在领导这一运动,基于打破旧世界的动力和梦想,使用基于区块链的SSI技术将在未来获得越来越多的优势(可以理解为新能源汽车在目前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 主权个人运动

主权个人运动是由想要夺回对其生活和数据的更多控制权的人们所驱动的。描述这种SSI市场驱动力的最好方法可能是,它旨在实现去中心化身份(而比特币旨在实现去中心化货币的目标,像比特币这样的无权限加密货币技术旨在创建完全不依赖任何中央政府进行运作的完全去中心化的经济体)。该细分市场中的个人希望将相同的理念应用于数字身份,从而在数字世界掌握自己的身份。

为什么分析SSI

SSI的概念无疑是好的,我们需要搞清楚这么好的概念,技术也能实现,那么他能不能是一个成熟的商业项目呢,是否可以赚取利润,因为有了商业价值,才能落地和改进整个系统。这是所有区块链项目都关心的一个问题,区块链项目不能靠炒币永远生存下去。

商业模式

价值和商业价值是有区别的。有的时候受限于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能实现。

降本增效,隐私保护,个人主权三个方面虽然阐述了SSI的价值,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搞清楚,在哪些地方需要投入成本,在哪些地方可以收回成本,价值是如何流转的,能不能产生足够的收益覆盖成本,多久才能产生收益,投入多少才会达到临界点产生收益。这些问题是比较复杂和具体的,有的需要实际的项目运作才能验证出来。

本文希望能总结出通用的区块链商业模式方法论,用SSI项目去套这个模板,进而验证该项目是否有商业价值。

商业模式在本文的定义就是做一道算术题,搞清楚各种价值是如何流转和增值的,通俗的说法就是如何赚钱的。

互联网模式通用模板

对于互联网项目来说,获得流量所消耗的资源就是成本,获得流量可以直接去买相应渠道的流量,也可以自建带流量的产品,当你有了一定的流量后,就可以转卖自己的流量,进而产生收益,只要收益大于成本,则说明是可以赚钱的。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收益 = 卖流量的收益 - 买流量的成本

大部分互联网项目,都可以用这个思路去评估,我们希望区块链项目也能找到这样的模式。

image

网站

举个例子 —— 网站:
假设现在做了一个站点,主要用来展示各种植物的信息,这个网站真的很有意义,但是如何才能利用这个网站增加收益呢。我们计算一下:

基础投入:开发网站,运营网站,购买域名服务器等
流量投入:SEO,购买关键词,友站链接等
收入:接入相关品类广告

百度搜索

再举一个大一点的例子 —— 百度搜索:
你可能好奇,百度搜索就是上面网站流量的来源,难道百度搜索还要买流量吗?我们来算算,

基础投入:百度搜索引擎的研发,百度网站的搭建
流量投入:各家浏览器的首页位置,百度浏览器,手机百度客户端
收入:排名,卖流量

可见,百度为了让用户使用百度搜索,就需要占领客户端,而客户端的开发需要费用,让别的客户端设置百度也是需要费用的。当百度有巨大流量的时候,就可以卖流量了。

360杀毒

再举个例子 —— 360杀毒
基础投入:杀毒软件的研发费
流量投入:杀毒软件的投放渠道,比如各种下载站,下载工具
收入:占领杀毒软件这个客户端入口,弹广告,捆绑下载

我们还可以举出电商,互联网金融的例子,但只要是互联网,按照上面那么算,就能搞清楚做的事情靠不靠谱。

注意上面的例子没有具体的数据,实践中需要有具体的运算,而且互联网里面有各种指标,说明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了。

互联网+

上面的例子不能涵盖现在在电商(淘宝买流量的商家),互联网金融,O2O等,他们买完流量后就直接卖产品了,这种投入是买流量,收入是通过卖产品的业务模式,是互联网+模式。

这种模式能利用互联网建立起来的流量,不过他们二次产生的流量就比较少了,不能直接去卖流量。

区块链模式通用模板

区块链是建立信任的机器,代表产品有公链的BTC,ETH,联盟链的商业票据等。那么区块链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呢?我认为需要计算清楚token背后所代表的价值。token的价值有两种衡量方式:

  1. token的单位价值不变,比如稳定币,DC/EP,商业票据,信用等,但系统创造的数量会增加。
  2. token的价值可以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升值,比如BTC,ETH。
  3. 注意不要把token单一的理解为比特币一类的数字货币,一切可以交换所有权的价值载体都可以在区块链抽象为token。

这里为了做出一个通用模式,把法币也当做token的一种,实际上,DC/EP确实和token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他是由国家信用背书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token并不是法币,它只是性质和法币一样,他可以是Q币,积分等数字化的等价物。

image

区块链产品一般由开发者,投资者,使用者,节点运营者,价值变现机制组成。

不同与互联网项目,区块链没有一个中心化的系统,需要有节点运营者去负担运维成本。

关键点是在于整个系统的各个角色如何获利,目前看来区块链系统具有实时记账的功能,可以奖励给各方数字世界里面的唯一凭证,这个凭证等到网络有价值的时候可以用来变现或者换取其他服务。

Token的基本原则是

  1. 使用网络功能,消耗token
  2. 贡献价值给网络,获取token
  3. token需要最终能兑换

我们可以对比互联网来看,互联网是要打造一个流量机器,用流量变现,而区块链是要打造一个token机器,用token来变现。

区块链项目的变现(价值)是分层的

支撑底层区块链需要有如下角色:

  1. 底层链投资者,提供初始的资金和项目愿景,比如联盟,组织,或者投资人
  2. 开发者,比如V神,中本聪,张本聪,或者各公司的程序员等,开发者整个系统的程序
  3. 服务运营者,负责让终端用户可以方便的使用区块链,比如一些API的聚合,区块链浏览器的开发,通信通道的建立(这一层根据不同项目也可以看做中间层或者应用层)
  4. 区块链矿工,运营区块链节点

上述这些角色都需要某种机制可以拿到代币,那么就需要找到价值输入者:

  1. 使用者需要支付代币
  2. 使用者也可以贡献注意力获取代币,但是使用者需要忍受广告,广告商需要使用代币推广广告,转移支付,互联网流量模式

代币最终换取btc,法币者其他服务

上层应用的模式

上层应用我们用SSI作为例子

image

SSI的上层应用主要是VC的颁发和验证,包含如下角色:

  1. 颁发者,需要收取验证费用
  2. 持有者,希望获取VC,最好还能免费
  3. 验证者,希望可以验证VC
  4. 开发者:开发服务支持颁发证书,交换证书,验证证书

上述这些角色有的是给网络赋能,有的是从网络获取价值

  1. 奖励给颁发者代币,因为颁发者颁发证书给网络贡献价值
  2. 持有者需要支付代币获取VC,不过持有者可以用自己的注意力换取代币,比如看广告,做任务
  3. 验证者需要用底层的分布式账本和身份服务,注册DID的时候需要支付代币,验证者和持有者交互的时候,需要互相验证对方

token最终换取btc,法币者其他服务

有币和无币

上述模式中,token实时记录了参与者的贡献和所得,那么是否可以没有token呢,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现在的各种服务无非以下两种收费方式:

  1. 免费模式,转移支付
  2. 直接支付,购买服务,使用法币

可见,现有的模式也是需要和币关联起来,只是关联的时间点可以转移,媒介是法币。

区块链可以在链上做token,最终可以通过运营方的服务去兑换法币或者服务。

Token的好处就是:

  1. 实时记账,减少对账
  2. 减少使用法币带来的资金压力
  3. 数字化,玩法更多,可以映射的场景更多,比如用户的注意力可以映射成注意力token,用户的活跃度可以映射为积分token

可见区块链的token是一种更加先进的技术能力,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计价。如果把法币看做token的一种,则更容易想清楚区块链的模式,甚至可以帮助改进互联网的流量计算方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区块链上可以用来记录一些关键的信息(哈希),用来存证溯源,这些并不是token,可以把这些理解为数据,token理解为Q币,积分,甚至DC/EP。

联盟链和公链

联盟链和公链的区别在于联盟链需要完善的准入机制和权限机制,数据也需要有保护隔离机制。

公链的token经济模型大家比较好理解,那么联盟链的变现是否也需要和token相关呢?我这里的结论至少要和token间接相关。比如一个存证溯源系统:

image

看起来和token不相关,这样的系统是利用了区块链的特性,但有以下问题:

  1. 成本的分摊粒度很大,云厂商需要先投入大量的资金,企业也需要维护节点,导致区块链服务成本居高不下。
  2. 使用者也并没有参与到区块链数据的形成过程中,对区块链无感知,对数据没有相信的理由,产品的附加值到底能提升多少呢?
  3. 企业之间的业务逻辑代码由谁来写呢?需要有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吗?如果找第三方服务公司,费用由企业1还是企业2去承担呢?
  4. 如果不同节点上传的数据量不一样,怎么计费呢,平均分摊显然是不公平的。

token是区块链带来的新的技术能力,我们需要在产品设计和经济激励模式上去想好怎么用,才能充分发挥区块链重构生产关系的能力。为了让联盟链也可以有token,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理解token的价值:

  1. 法币也可以看成token的一种,直接代表价值,比如DC/EP,所以在上图的模式中只是延迟了支付变现,整个项目的风险变大了,成本变高了
  2. 由token来分担各方成本,比如用户支付的费用可以分润给云厂商、技术公司和运营者,这可以降低前期的一次性费用,而法币是无法自动化完成分润的,这就是区块链的技术能力。
  3. 记录贡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各方为网络做出贡献的时候,可以用token来记录这种行为,作为分润的记录,也可以省去后期对账的繁琐。
  4. 存贮溯源系统远远不应该这么简单,需要重构各个参与的角色,增加更多的角色,这些新加入角色应该基于自动化的分润机制,比如做一下产品设想:
    • 4.1 加入第三方IOT设备采集数据,用token奖励数据的采集行为
    • 4.2 用户也应该提前预定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而不是到最后看一个广告说用了区块链存证就有了买单的冲动,可以支付token预定自己想要的专属产品
    • 4.3 有数据审查机制,对异常数据进行报警和审查,也从网络中获取他token
    • 4.4 把产品直接映射成token,进行前期预定

定性和定量

上面的描述,大部分是定性的描述,没有具体到公式,数值的计算,这个在实际的项目中是不够的,我们现在尝试总结出公式来。

  • 如果token是价格不变的,比如DC/EP,稳定币,票据,积分
项目收益率 = 使用功能需要消耗的token * 频率 / 发行token的成本
  • 如果token是可以升值和挖矿的,比如BTC,ETH
项目年收益率 = 一年挖矿挖出的token * 升值率 / 一年节点运维成本

升值率 = 使用token的场景 * 使用token的频率 / 挖取token的频率

由此可见,我们基于区块链打造的系统,仍然需要找到刚需高频的场景,才能让整个产品的价值变大。

SSI场景

下面我们来看看高大上的自主身份是否能成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人类公民变成数字公民

提供基础的VC功能需要看谁是规则的制定者,在中国,政府机构可以做以下事情:

  1. 颁发身份证
  2. 颁发驾照
  3. 颁发护照
  4. 颁发社保卡,医保卡
  5. 颁发房产证
  6. 荣誉证书
  7. 学校可以颁发学历学位证明
  8. 医院可以颁发病例,写入病例,处方单子
  9. 军队可以颁发军人证
  10. 工商局可以颁发营业执照
  11. 银行可以颁发银行卡,信用卡,工资证明
  12. 税务局可以颁发税务证

可见最大权利来自于政府,如果政府能推动这些VC上链,则可以推动信任网络构建。我们看看这个网络套取以上模板能不能走通。


image
  1. CA(认证机构)组织有比较大的话语权,在中国就是各类政府部门
  2. 使用者需要VC的时候可以直接给CA付费,比如使用DC/EP,DC/EP可以理解为利用区块链概念打造的数字货币,而SSI的稳定币可以是DC/EP,不需要自己实现。
  3. 为了方便验证,需要有DPKI基础设施,各方都应该像区块链注册自己的DID,以便将来验证VC,注册DID需要付费。
  4. 整体开发费用应该有CA组织和运营者负担,由技术服务公司负责开发。
  5. 国企之间应该搭建一条联盟链来负责运维整个社会的SSI体系。
  6. 政府并不需要从网络中直接获益,这条网络就像高铁一样,是一种基础设施,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下面套用公式:

项目收益率 = 使用功能需要消耗的token * 频率 / 发币成本

当我们使用身份证去火车站的时候,验证并不需要收费,只有有限的场景下,获得VC才是需要支付费用的,我们假定一个人一年获取一种VC,支付的费用是1块钱。

我们假定每年运行系统的成本为1000w的DC/EP

项目能带来的年收益 = 中国可以用上该系统的人口6亿 * 1元 * 1次 / 1000w = 60。

可见在使用人数很多的情况下,该系统还是可以盈利的。

社区,社团等组织可以使用SSI

如果在国外,有一些证书是社区颁发的,可以由社区基于公链去使用SSI,给公链付费,自己社区则维护证书,方便证书的颁发和验证。

此时,公链是基础设施已经搭建好了,而基于SSI公链,则可以开发相应的可验证凭证场景。

image

我们可以再套一下token模板:

  1. 公链项目方承担了开发成本和运维成本,并且在很早期的时候就进行了token的募资,给项目带来了资金支持。比如Sovrin公链和Ont公链,底层就支持DID。
  2. 社区组织,比如某医疗组织,希望把医生的职业资格证放到链上,他们可以开发自己的系统对接到Sovrin上,这时候他们也可以进行token的募资或者其他资金的募资来完成启动工作。
  3. 当整个项目搭建好了以后,使用者可以在一个去中心化平台上自主的控制自己的证书,并且证书是保存在自己的钱包里面,从隐私保护和自主控制的角度来说,这简直完美,为此,使用者可以支付token,token一部分给到颁发者,一部分作为手续费给到公链项目方和运维方(矿工)。
  4. 验证者和颁发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快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们的效率提高了,颁发者为此可以得到更多收入,验证者也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验证者除了需要注册DID的时候给平台支付一笔费用,其他场景并不需要,除非他主动想从VC持有者那边拿到一些证书,这时候也可以给使用者(持有者)支付费用。

我们套用公式:

项目年收益率 = (一年挖矿挖出的token * 升值率 - 一年节点运维成本)/ 一年节点运维成本

升值率 = 使用token的场景 * 使用token的频率 / 挖取token的频率

我们假定一个健身教练的场景,2019年全国一线与新一线城市,共有健身房近2.8万家 ,会员数量达到879万人,我们假定没一家健身房有10位教练需要取得教练证书。现在有健身协会联合各家健身机构构建了一条联盟链,该联盟链上有token。

假定矿工每年可以挖取的token是280w个

年升值率 = 教练数目28w * 每年教练证书进行考核 / 280w token = 0.1

假定一年的运维成本是280w个token。

项目年收益率 = 一年挖矿挖出的token 280w * 0.1 - 一年节点运维成本 280w / 一年节点运维成本 280w = -0.9

收益率为负,可见此项目不能覆盖成本,需要提高升值率。

万物互联

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必须依赖像SSI这样的基础设施,因为在智能设备之间建立信任,是需要在大量不同功能,不同厂商之间的设备之间,我们必须把人类社会的证书机制带到数字世界,而现在的PKI基础设置是无法支持这种场景的。

我们假定现在万物互联时代已经到来,IOT设备之间可以互相链接和交换信息,他们彼此之间必须建立数字化身份。因为机器之间的信任不能看脸,需要有一种更加靠谱的方法信任机器的来源,数据也要确保可以溯源,基于SSI很不错,SSI可以给设备一个DID,可以用VC标识机器的能力,机器产生的数据,可以关联DID并可以溯源。

谁才能给予IOT设备身份呢,机器世界没有权威的政府机构的,所以可能机器人最终会利用公链去建立身份,或者有一个行业联盟去建立一条联盟链。这些IOT设备有了身份以后,就可以通过P2P协议联系到对方,互相信任的设备可以组网完成功能或者共享数据。

我们想一下里面的token价值流转

  1. 首先和上一个场景一样,公链或者行业联盟链建立了一套基础设施,可以给个人,生物,组织,IOT设备颁发身份,这些设备都有自己的钱包,或者委托给一个管理者,使用管理者的钱包来保管身份或者支付。
  2. 这些数字公民需要有数字CA机构给他们颁发身份,SSI可以完成这样的使命,对于IOT设备来说,CA机构就是整个联盟。
  3. 这些设备产生数据,可以转卖给第三方数据公司,而数据公司需要查询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需要通过身份链,身份链3可以酌情收取费用。

由于万物互联时代还没有到来,我们就不套公式了,但可以想象这块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

总结

  1. 第一章介绍了基于区块链的自主身份的概念和能力,在应用层就是建立去中心化身份和VC。如果想了解SSI更完整的功能,可以查看Sovrin的白皮书。
  2. 第二章介绍了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的关键词是流量,并通过广告最终变现。我们期望区块链也能找到这样的关键词,并且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不管是联盟链,还是公链,这个关键词都是token(代币),token不仅仅是数字货币,还可以是信用,商业票据,积分等等。
  3. 第三章我们分析了SSI的一些应用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国内的环境下,政府如何搭建一条支持自主身份的区块链系统,并且该系统中的价值是如何流转的;第二个场景是面对社区,组织颁发和使用证书的场景,并计算了健身教练证书的功能能否赚钱;第三个场景是智能设备的场景,我们假象有一条联盟链为智能设备提供身份服务,IOT设备由于要互联互通,他们无法使用现有的账号体系,所以必须加入支持SSI的区块链系统。

总而言之,我们看到像自主身份这样看起来高大上并且很未来的区块链产品,并不是空中楼阁一般的畅想,通过基于token的商业模式计算,我们可以找到参与整个生态的各个角色,并且有方法计算成本利润。区块链项目的关键词就是token,只有把token的运转想清楚了,才是一个靠谱的项目。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过自主身份看区块链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