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都挺好》观后感

百善孝为先

        ——《都挺好》观后感

一部家庭伦理关系电视剧,能够打动人心,收视率那么高,因为它提到了被社会忽视很久的原生家庭问题。

一个个从缺爱、错爱、溺爱家庭里出来的孩子,性格上、思想上、行为上自觉不自觉地印刻下了印记,这些印记不断在孩子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发酵,酝酿成杯杯酸酒、苦酒和甜酒,并由这些不同的味道吸引着各自生活工作上的缘分。

由于父母性格缺陷导致的夫妻关系扭曲,直接对三个子女的成长造成巨大影响。老大善良、懦弱,老二是个刚愎自用的妈宝男,老三倔强、能干、善良。他们霸道、自私的母亲走了以后,似乎天塌了,压抑许久的怨恨、扭曲、不满大胆宣泄出来。虽然人物故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可与现实生活中那种扭曲、痛苦、压抑的程度相比,还是略显轻松,可能是故事中的人物都还年轻吧。

老三是最有说服力的角色。她性格顽强、敢于拼搏,骨子里透着一股正气,年纪轻轻就实现了财富自由,有权有势的。她是一个不受家庭待见的多余孩子,从小被她母亲嫌弃,家里的好事不但轮不上她,连基本的要求和环境都要被剥夺,还备受那个被畸爱灌大的二哥的欺负。她18岁以后就离开家,发誓再不回来。可是割不断的亲情还是将她牵回原生家庭,面对那些她不愿面对的亲人。是她,在家庭面临各种为难时刻出钱出力、机智果断地处理问题,并勇于承担,为了照顾体谅两个哥哥主动辞职照看得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如果说为了维护这个家庭的幸福和团结她是首功一点也不过分!当然其他子女也尽力了。她的两个哥哥,特别是二哥,虽然性格缺陷明显,两人几乎是仇人,但爱家庭、爱父母、为他们尽孝不攀比不虚伪的心态是最终家庭和谐的主因。故事没有展开得过于复杂和深刻,假如她的某个哥哥,就这个二哥吧,自私、蛮横、不孝或假孝的话,老三能不能做出最后的壮举来,值得深思和联想。从这个角度讲,这个原生家庭的基因还是不错的,性格有毛病不假,但三个孩子本质上都是善良的、无私的。这一点,剧本是大大高于生活的。现实生活中,不怕父母关系扭曲,只怕扭曲的双方失去了底线,将自己的错误、失败、扭曲等包裹成“爱”的点心和食量不断地灌输给孩子。这样的孩子最苦了,苦到分不清真爱和假爱,要么冷漠封闭,要么一辈子为爱还账也还不完。在自我的错位中寻找着真实,如盲人摸象般,始终弄不清真相。

真相是什么?当老三向蒙大申请辞职照顾父亲时,饱经世故和商场鏖战的蒙大不舍又深情地说:百善孝为先,我很高兴你能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啊,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其实就是故事的主旋律。善与孝,孰先孰后?是因为善而孝还是孝了才善?思来想去,发现两者无法分先后,是一体的两种状态。善是心灵智慧的显现,只有在十分投入专注的时候才能发生。一般人对事物的专注程度靠情绪支撑的多些,而最能投入情绪的对象就是自己亲爱的人——孩子或爱人。对孩子和恋人的爱(关注)并不单纯(幼儿期除外),里面多少夹杂着索要回报的心态。孝,孩子对父母长辈爱的回馈,则是单纯和质朴的,发自根本的。即,心有多单纯多质朴就能回馈多少爱予父母,直至完成心的圆满状态——善良。

善良一词被误解多久了?什么时候善良变成了软弱的代名词,众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纷纷丢弃善良。他们要怎样呢?丢弃了善良,就丢弃了根本,那个使我们充满力量的源泉——爱。爱是能量,是无私光明的。只有善良到一定程度才能体会到爱的能量。尽孝,则是最直接最快的获取爱的能量的途径。所以才有“百善孝为先”的名言。

善良是一种智慧。因果法则不可否认,善有善报的经典故事太多了。是人们不想有那样的好报吗,当然不是了。障碍我们获得好果实的原因在哪里?就在自己的思想意识里。那些看起来很难办、很不合意的事情会被头脑中自私自利屏蔽,而心中的质朴会冲破自私的牢笼显现出善良的特质,直接就把难办的事情办了,好果子一直都在,等待有眼光的人去摘取。这个眼光就是智慧,以善良为基础的思维行为能力。

《都挺好》讲到了家庭伦理关系、讲到了原生家庭对下一代的影响,讲到了人情人性,并以“善”和“孝”为核心,人物形象饱满,故事情节生动,不失为一部有深度、有温度、有亮度的好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善孝为先 《都挺好》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