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8

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裙,以台怀镇为中心,周围屹立着东、南、西、北、中五座山峰,最高海拔3061米。五台山的建筑最早始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之后历朝历代,晚至明、清、民国时期都留有建筑成为五台山建筑群的一部分。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佛光寺曾作为考察对象记录在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的笔记之中。佛光寺历经多个朝代,遗留下许多多朝代的文物古迹,主体部分是唐、金两朝建筑的代表之作。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隋唐时期佛教文化兴盛,各类寺院、佛教建筑日益盛行。到了唐武宗时期,佛教文化出现衰落,大举灭佛,佛光寺在这次的灭佛运动中首次被毁。到了公元847年,唐宣宗即位后,佛教再次发扬光大,佛光寺得以重建。现在佛光寺内的东大殿和殿内的各类彩塑、壁画等都是此次重建后遗留下来的珍贵遗迹。

首先,来看看佛光寺的建筑布局。佛光寺坐东向西,三面环山,整个寺庙包围在苍松翠柏之中。各个分建筑高低错落,层层有致。佛光寺前是山下平原,视野豁然开朗。佛光寺的正门叫做“山门”,位于佛光寺的第一重,现存的是清代重建的遗迹。佛光寺内共有殿、堂、阁等120余间。其中,东大殿7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7间,为金代建筑,其余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经过了第一重“山门”,佛光寺内有两座唐代经幢,又叫做“石幢”。这两座经幢一座位于东大殿前,高约3.24米,八角形,建造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一座在山门内庭院当中,高4.9米,八角形,建造于唐代乾符四年(公元877年)。

穿过经幢,就到了佛光寺的正殿东大殿。位于全佛光寺最后一重院落之中,是整个佛光寺中位置最高的建筑物,梁思成曾形容这里“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的唐代建筑。东大殿内有唐代彩塑35尊,佛坛的墙壁上,还有唐代壁画10余平方米,非常精美,保存较为完好。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属于木构架中殿堂型构架,面宽7间,进深4间。东大殿的房顶的斗拱四层叠加,层层挑出,使层檐伸出墙体外达4米之远,整座斗拱的高度也高达2米,几乎有柱子一般的高度。在这里,中国现存的木结构古建筑中层数最多,最为雄壮的斗拱,承托出了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为深远的出檐。著名古建筑学家史建曾赞叹:“斗拱绝对是东大殿的主角,它虽然只有檐柱的一半高,却有威压之势,它纵横恣肆,是美木的精魂。”屋顶是单檐庑殿顶。斗拱下方的铺作层起保持构架稳定和向外挑出屋檐、向内承托室内天花的作用。东大殿的檐柱升起明显,柱身采用支柱造,柱头卷刹和缓。整个东大殿庄严壮美,是唐代建筑的代表。

在东大殿的北侧,建有规模与东大殿相当的文殊殿。文殊殿内佛堂共有7尊佛像,居中的是骑青狮的文殊菩萨,是金代的遗迹。文殊殿东西墙和北墙上,原有五百罗汉壁的彩绘,现在仅存有245尊,这些塑像和壁画在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1505年)重新修建过。

位于东大殿的南侧的祖师塔是我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极为珍贵,是唐武宗灭佛时,佛光寺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物。塔身古朴,用青砖砌筑,高约8米,呈六角形,共两层,下层空心,正面西面门开,上层实心,正面饰以火焰式拱假门。

佛光寺的美正如其名字,佛光普照,屹立千年仍散发着庄严神秘的气息,是唐、金代建筑中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都极高的现存建筑物,同时也是佛教徒们的圣地。除了佛光寺外,五台山寺庙建筑群还包括了显通寺、塔院寺、金阁寺、南山寺、菩萨顶、碧山寺、观音洞、黛螺顶、殊像寺等佛教建筑群。显通寺中最著名的是大雄宝殿,寺内除文物建筑本体外,还保存有丰富的佛教建筑艺术珍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塔院寺是五台山显通寺的塔院,明代时重修舍利塔,从而独成一寺,因院内有大白塔,起名为塔院寺。耸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建筑标志,寺庙也因塔得名。现在的塔院寺成为了五台山的标志。五台山寺庙建筑群的金阁寺内供高17.7米的有48臂的千手观音铜像,这是五台山最高大的佛像,在国内也仅此于西藏日喀则和河北正定的大铜佛像。金阁寺各殿中塑像共有1000多尊,是五台山佛教塑像最多的塑像。金阁寺与中国密宗的传播和密宗创始人之一的不空法师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五台山最大的寺院是南山寺。分为极乐寺、善德堂、佑国寺三大部分。佑国寺的石雕和泥塑为五台山一绝。菩萨顶是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从菩萨顶大照壁仰首上望,可以看到108级石台阶阶层铺到高处,仿佛一架天梯直架天宫。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建筑,寺内有康熙御碑、乾隆御碑等。五台山闻名遐迩的十方禅寺(所谓十方,指凡出家僧人和四方居士到此,都可以免费食宿),深受朝山佛教徒的仰慕,是他们必定要礼拜的寺庙,如果碧山寺能住下,他们绝不去其它寺庙挂单(借宿暂住)。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雷音殿、戎堂殿、弥勒殿等,各殿塑像均为清代重塑。

观音洞又称为栖贤寺,寺院建造在悬崖上。殿内主供八臂十一面观音,观音面部着白、红、绿、蓝等色,表示种种变化的法像。两侧还供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藏传佛教祖师宗喀巴。殿后左侧有一小洞,传说这里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避难静坐的地方。此外还有传说,该寺中部岩畔的建筑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坐静所在。因此藏传佛教徒朝五台山,观音洞是必到之地。黛螺顶是人们所说的“小朝台”之处。整个五台山的五座台顶各有一尊文殊菩萨法像,人们转遍五座台顶,朝拜了五尊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来到这里,一次就能拜五尊文殊菩萨。黛螺顶以其1080 级台阶闻名,传说登1080台阶,能消除1080种烦恼。殊像寺内正中文殊阁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大殿内有文殊菩萨塑像,高9.3米,如出神工,远近闻名。文殊大殿内三面墙壁上有五百罗汉图,殿内柱子上还蹲有一尊罗汉。殊像寺外牌的前面,有一口泉水,名为般若泉。

五台山佛教建筑群是我国古建筑遗迹的瑰宝,各色寺、院、塔相态各异,体现着中国古建筑的庄严大气之美,也处处反映出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与风格,历来受到建筑学家的关注与赞美,可谓“国宝级”古建筑群。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