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小国》读后

       何谓“小国”?并非指区区弹丸之地,而是积弱饱受欺凌;何谓“大民”?并非个个铮铮铁骨,但至少曾掷地有声。读罢余世存先生的《大民小国》,其中描写的24位民清男人,有文化大家、革命烈士,也有割据军阀、英雄侠士,甚至风流情种,他们各领一方风骚,或忙于知识求索、或奔走于革命战火、或抗争其不屈命运,展现了人生的惊艳一跃。通过这些“大民”的人生,可以洞窥“小国”的沧桑世事及慷慨悲歌。

      今天,在规范式的宏大历史叙事模式下,许多人并不愿意平视这一人格不够完整的群体,要么肆意放大他们的人生污点,要么条件反射式地将他们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尽管许多时候许多人对这一群体的历史真相还只是一知半解

      余先生在书中刻意将历史中总被选择性突出的东西淡化,辨证综合考量一个“大民”的风骨。例如谈及军阀阎锡山,在现代艺术形象中往往描绘为地主老财式的“抠门”,但实际上他也特别重视教育,广办学校,同时积极推进土地改革,坐镇山西头20年,为山西带来了稳定与繁荣。而被儿子张学良评价为“有雄才无大略”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曾创办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东北大学,聚集了包括罗文干、黄侃、梁漱溟、章士钊、梁思成等一大批高级人才。

       既不因其有功,便将其吹嘘得天花乱坠;既不因其有过,便功劳一笔勾销,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这便是余世存笔下呈现的民清丰满人物形象。回过头来想想也不难理解,这些人之所以会被推上历史的舞台,看似有着历史的诸多巧合,但这样的巧合如果不能与个人擦出“火花”,再多的机遇都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如辛亥革命前的黎元洪在新军中倘没有相当的威信,其为人倘不能令大多数人信服,别说被强迫推举为“鄂督”,载进史册,兴许早就人头落地。

      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河中,总能看到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精彩瞬间。这种瞬间的出现,当然是历史机遇与个人结合后擦出的“火花”。在他们人格优点得到激发释放的同时,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秩序崩离混乱,法章无度,他们人格弱点难以受到有效约束,这才“成就”了他们的历史悲剧。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民小国》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