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年忧黎元——《唐诗三首》群诗整合教学实录 (分享)

【第一部分    诵读求同】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八下第六单元的三首古诗,分别是杜甫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居易的《卖炭翁》。本节课的核心议题是“穷年忧黎元”,这是杜甫的诗句。“黎元”指百姓。完整的意思是“一年到头为百姓的事忧虑发愁”。

师:首先齐读三首诗歌和诗人创作的背景,找相同点。

(屏幕显示)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等率兵20万围攻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所占的邺城。

    第二年春,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唐军由胜利在望到全线崩溃。于是,郭子仪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同年春天,诗人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写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师:这首诗是他赴任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官吏深夜捉人后写成的。

(屏幕显示)

    公元759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

    公元761年春,他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屏幕显示)

      白居易,子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他与元稹等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代表诗作《长恨歌》《琵琶行》。

    《卖炭翁》是新乐府诗。选自其《新乐府》组诗第32首。写此诗时,他自注云:“苦宫市也。”

图片

师:“宫”指皇宫,“市”是买。本来皇宫所需的物品,由官吏采买。但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这种采购权竟被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因此,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师:三首诗有什么共同点呢?可以从诗人、诗歌体裁、诗歌内容、诗歌情感等多方面进行比较。

生1:都叙述了人民的痛苦生活,都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生2: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写的。

师:你们还是蛮厉害的。这三首诗按体裁分,都是古体诗。这种体裁与近体诗有区别的。古体诗字数自由,而近体诗,就是我们学过的律诗和绝句,限五言和七言;古体诗可换韵,对仗上也没有近体诗严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题目中的“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叫歌行体。它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富于变化,以七言为主。《石壕吏》《卖炭翁》从表达方式上看,都是叙事诗。齐读:

(屏幕显示)

相同点:

都是古体诗

都是唐代诗人

都描述了社会现实

都叙述了百姓的苦难

都表达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

【第二部分  演读,描述苦难生活】

师:这节课,我们从了解百姓的苦难生活开始。唐代的人民到底经历怎样的苦难呢?先看《石壕吏》。

师:诗人在叙事时,并没有用太多笔墨描述夜里来捉人的官吏,官吏的形象是隐的,而老妇的形象是显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演读,将“吏”的形象突显出来。先练一练,想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读,再补上一定的神态、语言、动作等。

(屏幕显示)

      《石壕吏》与《卖炭翁》,都写到普通的、身居底层的百姓,一位是年老力衰的老妇人,一位是两鬓苍苍的卖炭翁。他们正经历怎样的苦难生活?

图片

(屏幕显示)图片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吏(    ):男人在何处?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  ):可有其他人?室中更无人,

吏(  ):不是有人声?惟有乳下孙。

吏(  ):(        )有孙母未去,

吏(  ):(        )出入无完裙。

吏(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吏(    )……

图片

(自由练读。指导演读时抓住“吏呼一何怒!”的“怒”,“妇啼一何苦!”“苦”。)

师:现在你们结合脚本,将自己的理解融进去,即兴发挥。可白话,可文言。

(男女生表演现代版《石壕吏》。)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演都很到位,唯独最后一句,不太符合当时的情境。不够凶神恶煞。老妇人形象演绎也差那么一点点。在应对凶狠的官吏时表现出了敏捷与机智,语气上更可怜一点会更好。

师:接下来我们朗读《卖炭翁》,读出白居易对卖炭翁的同情。

(指导朗读略。)

师:老妇人和卖炭翁正经历怎样的苦难生活?

生5:我在《石壕吏》中看到家家成年男子都要服兵役。这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也就没有那么完整了。

师:唐王朝的兵役,让老妇人三个儿子上战场,两个儿子战死。对于老妇人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真是痛彻心扉,无法言说啊。我们还能想象无数家庭因为他们强行四处抓人当兵而不再完整。还因失去强壮的劳动力,让无数家庭陷入极度贫困之苦中。

生6:卖炭翁去集市上卖炭,一车千余斤的炭,只换来“半匹红纱一丈绫”。

师:这明显是不对等的交易,但卖炭老人还吝惜不得,这就是赤裸裸的公开掠夺啊!这是“宫市”给卖炭老人带来的灾难,那卖粮的,卖布的,卖其它杂货的,是不是也有相似的苦难呢?令人深思。

生7:老妇人的儿媳妇进进出出都没有完好的衣服可穿,看出他们的生活已陷入极度贫困状态。

师:对于一个女子来说,穷困不仅限制了自由,还扼杀了女性的尊严。

生8:老妇人为了保护儿媳妇不被官吏抓走,她主动请求官吏连夜带她到河阳服役,为将士们做饭,挺凄惨的。

师:你知道请官吏把她带走的背后还有什么吗?老妇人担心儿媳妇要是被带走,小孙子就有可能被饿死。老妇人去军营,还意味着和自己的老伴可能永别啊。老妇人的顾全大局、义无反顾的背后是为了让这个不幸的家庭能得以延续,真是悲壮得很。

生9:卖炭翁烧炭被抢,又不能向上级举报,就是举报了,也没人管他们。

师:这些宫使抢炭,目中无人,横行霸道,是因为他们手里拿着朝廷发布的公文,口中还说着这是皇帝的命令,谁还敢反抗?这叫敢怒不敢言之苦。

生10:卖炭翁有受冻挨饿之苦。在冰天雪地早晨运炭去集市上卖,身上穿的衣服非常单薄,但是心里却担心着卖不了好价钱,希望天再寒冷一点。这样就可以换来买衣服和买粮食的钱。

师:这种矛盾的心理,可以看出老人的生活实在苦。你们看:“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积雪深厚,天气奇寒,路上积着厚厚的冰,运炭的车在冰雪上辗过。你们想象,卖炭老人赶着承载千余斤炭的牛车,可能会遇到哪些状况?

生11:深一脚浅一脚,不知打滑了多少次。也有可能会人、牛、炭车一起摔倒。老人再把炭一块一块重新捡起来,装进牛车。最后,要到中午了,才到集市的南门外,牛和人都又累又饿,再也走不动一步,卖炭老人一屁股就坐在了刺骨的泥水中歇下来。

师:在你想象描述中,我们更深切体会到老人的艰辛。同学们,老人矛盾变态的心理背后,就是为了解决最基本的物质温饱问题啊。

生12:“两鬓苍苍”看出卖炭翁已经年老了,“十指黑”是说他没有一个指头是干净的,生活很艰辛。

师:“十指黑”的细节,看出是天长日久的劳累。就这样辛辛苦苦烧出来的炭,刚运到集市上,就被宫使掠夺。这个世道啊,还让穷人活下去吗?

老妇人和卖炭翁正经历的苦难有:

(屏幕显示)

      老妇人

爱人躲藏之苦

三儿征战之苦

老年丧子之苦

夫妇永别之苦

媳妇生存之苦

孙子成长之苦

家族延续之苦

……

卖炭翁

烧炭运炭之苦

饥寒交迫之苦

被宫使掠夺

敢怒不敢言之苦

……

师:这一系列的苦难就将唐王朝的黑暗现实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了。我们再来看看诗人杜甫经历的苦难。

师:我们再看看安史之乱给一个普通的读书人,给一个诗人,给一个甚至是拿着朝廷微薄俸禄的职权很小的官人,也带来深深的苦难。

(屏幕显示)

    《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一是杜甫赴任途中所见他人之苦难,一是自己亲身感受家庭生活之痛苦。

    诗人杜甫正经历怎样的苦难生活?

生13:《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的“暮”和“投”字,看出诗人赶路投宿之晚,可以想象诗人有奔波投宿之苦。

师:在旧社会因为交通和旅途荒凉的原因,旅客们一般都会“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荒马乱的时代。而杜甫却在暮色苍茫之际才匆匆忙忙找到石壕村这户人家借宿,这有很强的暗示性:也许杜甫压根儿就不敢走大路,更不敢走夜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14:也许很多人家早早关门睡觉了,因为官差会在夜晚到处“捉人”,他们怕被抓去战场。

师:这早早关门的背后,还有隐情。你们看“有吏夜捉人”的“夜”字。这“夜”字不仅看出时间之晚,还看出官吏“捉人”之狠毒啊。夜晚如此,白天说不定也会常常偷袭那些因躲藏或反抗而无法被捉到的人。唐王朝的征兵真正让老百姓寝食难安,鸡犬不宁。杜甫在叛军刚攻入长安时,就曾被当作俘虏囚禁了八个月,后来在看守不严的情况下,才找了一个机会逃了出来。

生15:在《石壕吏》中,杜甫还有一种无能为力的苦。因为他做的是一个小官嘛,当老人被抓,他却没有帮忙。

师:假如是你,看到不平的事,你也许会挺身而出,打抱不平。但是,杜甫能不能帮老妇人说话?能不能阻止差役将老妇人带走?

(生齐说不能。)

师:他会深深自责,无比痛苦。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向我们不加掩饰地呈现了他自己家庭的痛苦。请读出他内心的痛苦和炽热。

(个读。正音“洒”“顷”“卧”等,指导朗读。)

师:你读得真痛苦。字音读不准,也不流畅,那种炽热就无法通过声音传递出来。我们齐读最后一段,要读出热切。声调要高昂一点。

生16:南村群童欺负诗人年老力衰,当着主人的面做盗贼,抢了他房屋上被风卷走的茅草,跑到小竹林去了。他焦虑,他叹息。

师:这茅草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对杜甫又意味着什么?

生17:对我们来说,抢就抢走呗,不过我们也不会去抢。但对杜甫来说,这是他在亲友资助下才建的茅草屋,茅草再没有了,就很难再找到,然后家境就越发艰难。

师:诗人杜甫也饱受生活极度贫困之苦啊。他的一生很长时间几乎居无定所,漂泊流浪。这里面的称呼群童为“盗贼”,也是杜甫在年老无力被当面“欺负”情况下的激愤心情。群童抢茅,也许是小孩子的玩乐天性,也许真的是贫困生活所至,但杜甫绝不会将他们告到官府治罪。

师:这里的风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18:从“怒号”和“卷”字看出风非常猛烈。

师:“怒号”是写风的声响,这是正面描写风,起势非常迅猛。写被卷走的茅草“飞”过江,然后分散落在江边,有的挂到高高的树梢上,又的又飘落在水塘里,很难再收回来了。这是侧面写风,这一个接一个动词,不仅组成一幅鲜明的“狂风卷草”图,还让我们看到诗人的视线紧紧地追随着茅草,拨动着诗人与读者的心弦。

生19:杜甫家的被子常年又脏又破,孩子睡相不好,将被子蹬破了。床头湿湿的,没有一点干的地方,雨点还像麻线一样不断地流进来。这个场景挺让人同情的。

师:前面写大风破屋,现在又遭连夜雨,痛上加痛啊。屋漏,让一个父亲更痛苦。孩子盖的被子像铁一样,这是一个比喻句,铁的颜色,铁的质地,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本来是给人温暖的被子,现在是冷的,甚至又脏又硬,还被漏湿了,孩子能安心睡吗?“踏里裂”细节,是说棉絮都露出来。要是我们现在的条件,就可以常换洗,常换新,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这个贫穷的、衰老的诗人,他的焦虑,他的怨愤,我们能体会吗?

师:作为一个读书人,他的苦难是这样的:

(屏幕显示)

      诗人杜甫

造屋定居之苦

大风破屋之苦

茅草难收之苦

屋破漏雨之苦

布被脏冷之苦

年老力衰之苦

寒士穷困之苦

……

师:可是,他仅仅为个人的苦而哀叹吗?他还想到了什么?齐读最后一段。

生20:天下寒士都能够住上高楼大厦,都能够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这样,哪怕只有自己还住破屋子,死也知足了。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啊?

(生答:关心百姓。胸怀天下。忧国忧民。)

师:这是一种博大的胸襟,这是一种博爱的情怀。他奔放的热情,火热的希望,崇高的理想,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动我们每一个人。

师:余秋雨先生说:“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文人,像杜甫那样用那么多诗句描写苦难存在的方位和形态,以及苦难承受者的无辜和无奈。周老师还认为:有了白居易的诗歌,苦难存在的方位和形态更明晰。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第三部分  想象,比较苦难形态】

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三首诗反映的苦难的生活,这节课我们再看苦难的方位和苦难的形态。石壕村的老妇人一家,南山中的卖炭翁,浣花溪边的杜甫,他们分布中国不同的村落,他们痛苦的事件不一,场景不同,经历的苦难的形态也是不完全相同。你们认为,谁的形态更变形?谁的形态更痛苦?

师:说到苦难的“形态”,似乎不好理解。我打个比方:你说我们班女生谁最爱笑?

(生齐说“潘同学”。)

师:笑起来的潘同学就像花一样,这就是形态。这是幸福的、美好的形态。苦难的形态又是怎样的呢?谁更变形?小组先讨论,稍后交流。

生1:石壕村的老妇人苦难形态更变形。因为她的苦难包含很多方面:有老年丧子之痛,有物质贫乏之痛。其中,老妇人用自己的生命换儿媳免受暂时的被捉之苦,这种苦难更变形。

师:作为一个老妇人,我们看我们的奶奶、外婆,她们给我们做饭,做后勤保障,虽然很辛苦,但是,脸上常绽放笑容的。可是老妇人,她随官吏去服役虽然也只是烧烧饭,但实际上,唐王朝内部已经全线崩溃了,在这里四处抓人,连女性都不放过,说明形势非常不利,这意味着她一上战场也就可能回不来了。你们看,这个慈爱的、深明大义的老妇人变形了,她竟然像男子一样义无反顾赴前线了。

生2:卖炭翁的形态更变形。他身上穿得非常单薄,肚子也是饿着的,而天气又十分寒冷,但是老人却“愿天寒”。因为老人知道,如果天气转暖,炭就不值钱了。而天更寒冷一些,炭也许卖得好价钱,也能吃上饭,穿上暖和的衣服。

师:你关注卖炭老人的复杂的心理,很了不起。这个“愿”圈起来,这是卖炭老人炽热的愿望,但他的愿望与冰天雪地里饥寒交迫现实对比,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瑟瑟发抖的老人,是不是变了形?这是一种极度违背常理的矛盾的内心状态,不仅变形,还到了近乎变态的程度。

生3:杜甫的形态更痛苦。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无法静心读书,因为他正为他的住房发愁。他求亲告友盖的房子,被大风卷飞了茅草,再加上外面倾盆大雨,屋内到处都是水,可怜的孩子还睡在又冷又脏没有一点暖气的被子里,作为一个父亲,他也难以入睡。

师:你看到的是年老的又为贫困痛苦的父亲。同学们,我们别看杜甫是中国一流的诗人,他的房子却是亲友接济的,他要为妻小的温饱奔波,有时甚至像难民一样无处投宿。他的好友严武死后,他就成了中国大地上流浪的诗人,最后,甚至因病客死在流浪的船上。

孩子们,如果我们不了解杜甫的苦难经历,你们想象他正常的状态是怎样的呢?

生4:与诗书为伴,过着悠闲高雅的生活。

师:甚至房屋边可能还有竹林,就像苏东坡一样,“不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但,这不是杜甫真正的生活,最惨的是,他亲眼目睹小儿子在他面前活活饿死。这种身份与现实处境的错位,让我们看到一个彻夜难眠的变形诗人。

生5:杜甫的形态更痛苦。我认为睡觉的地方应该是在舒适的地方,而杜甫希望早点挨到天亮,这说明他所处的环境恶劣,就连觉都无法睡好。

师:“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你们把“无干处”圈起来。你们家有过漏雨经历吗?你们能想象杜甫此时在做什么?

(生齐说没有。)

师:周老师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有过漏雨的经历。那时还住着茅草房,外面下着大雨,屋里的盆子、水桶之类,都用来接水。印象最深的一次,我爷爷还不停地用脸盆将地面上的水舀起来,再泼出去。因我真的亲眼见过,所以我想象杜甫也可能正在做着这样的事。而家里唯一能睡下的地方,孩子在睡着,但被子是“冷似铁”,一个“冷”字,让人叹息。

同学们,这时我们看到的不是在写诗,不是在读书,也不是在品茗的诗人,他可能在忙着用盆子接水,倒水,根本就无法睡觉。他于是就想,是什么让他以及像他一样的读书人,陷入到极度的贫困之中呢?他的答案是什么?

(生齐答是罪恶的安史之乱。)

师:苦难中的杜甫虽夜不成寐,但分明又是一种心忧天下的样子啊。这时的他已经从痛苦中跳出来了。怎么跳出来的呢?

(师生激情齐读最后一段。)

生6:他盼早点天亮,他由自己的苦难想到还有很多贫寒的读书人,他们家也漏着雨,甚至无安稳的栖身之处。他希望天下寒士都能早点能住上高楼大厦,风雨吹不倒,稳稳地,就像山一样坚固。什么时候真的出现这样的房子,就是还只有住破房子,我死也知足了!

师:这是怎样的情怀啊?

生7:舍己为人的情怀。

生8:由自己想到他人。

师:终年为百姓忧虑的杜甫,一方面如实记录自己的苦难,一方面又表达对天下读书人的关怀,这就是他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情怀的集中体现。这也是他诗歌的伟大之处,他由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的状况。他写他人,也写自己。他的贫寒是天下寒士的贫寒。石壕村妇人家承受的兵役之苦难,也是天下百姓之苦难。这就是有着博爱精神的杜甫啊。

师:同学们,这些普通人,他们虽性别不同,身份不同,生活的空间方位不同,但苦难形态不同的背后又有着相似之处啊。

【第四部分  思辨,感受诗人高贵】

师: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人,对记录时代苦难的诗人杜甫做了以下评价,我们再来辩一辩。

(屏幕显示)

      他们在重压下,

女性的慈爱温柔变了形,

男性的勤劳坚强变了形,

读书人的风雅从容变了形。

老翁在深夜里翻墙逃,

老妇在悍吏的怒喝中苦苦啼,

卖炭翁在风雪中瑟瑟抖,

在宫使的公开掠夺下不敢怒,

读书人

在大风破屋大雨又至

的秋夜里

忧天下,难成眠……

(小组讨论,举手表决。)

师:有人欣赏杜甫,有人欣赏白居易。有不一样,我们课堂才有精彩的交锋。

生9:我倾向于欣赏杜甫。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不像一般的书生那样无病呻吟,他从自己的苦难联想到天下寒士的苦难,体现了他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师:你是说杜甫推己及人的胸怀更博大,表现苦难的方式也超一流。余秋雨先生也说,杜甫是一位以苦难抚摩苦难的诗人。

(屏幕显示)

    他为苍生大地投注了极大的关爱和同情。再小的村落,再穷的家庭,再苦的场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静静地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他无钱无力,很难给予具体帮助,能给的帮助就是这些眼泪和随之而来的笔墨。

(余秋雨《中国文脉》)

图片

生10:我更欣赏白居易。他用对比的手法描写卖炭翁极其矛盾的心理,从而表达他深切的同情。

生11:我也欣赏白居易。因为当时受压迫的都是一些普通百姓,而白居易创作追求“妇孺皆知”的效果。所以,他写出来的诗,老百姓读到了会深有感触。

师:白居易诗歌语言通俗易懂,老妇人小孩子都能听得懂,这样更多的人就了解他诗歌中表现的苦难,这对经历苦难的人民来说是宽慰。其实,白居易写讽喻诗还有一个宗旨,就是:“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天子”是谁?

(生齐答:皇上。)

师:作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之一的白居易,他自创乐府新题写时事,试图以诗歌的形式把政治弊端、人民疾苦反映给皇上。他期待皇上能够了解百姓的苦难,能够为百姓减租免税等便民利民之事。作为一个官员,写老百姓的苦难,就是对老百姓的关注啊。

生12:我认为杜甫的写法更胜于白居易。在《石壕吏》中,这些小吏是主要角色,但是他并没有详写小吏的言行举止,而是详写老妇人。这更加看出唐王朝内部的矛盾与混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深重,从而表现对他们的同情。杜甫还写了老妇人的多重痛苦。

师:那老师认为杜甫还不太会写诗呢。题目是《石壕吏》,可是,诗歌中直接写吏的只有:“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如果你考试中这样写,有可能要被扣上“偏题”的帽子。

生13:这样写更为了突出朝廷官吏的残暴。老妇人苦苦哀啼,是如狼似虎的官吏苦苦逼出来的。

师:在概括写“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之后,集中写老妇人,不再写“吏”,但我们已经在老妇人的“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得到暗示,又在想象补白的情境演读中,感受到了苦苦相逼的感觉。诗人善于剪裁的功夫和“藏问于答”的功夫真是一流啊。

师:他用客观冷静地语言叙述,克制一切悲愤情绪,是杜甫诗歌的魅力之一。

生14:我还有要补充。白居易写卖炭翁,写他的面容、两鬓的白发和十个黑色的手指,是用同情的眼去观察的。

师:是,白居易不同于杜甫的陈述性语言,他对卖炭老人进行的外貌描写,放大了细节,使苍老的、憔悴的、艰辛的卖炭翁形象更直观更立体。

生15:我认为杜甫的更好一点。他的诗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更大。“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里的“泣幽咽”,到底是谁在“泣幽咽”?可能是返回家来的老翁,可能是儿媳妇,更可能是作者见到此情此景,却无能为力,而难过哭泣。

师:你说作为一个官员,他一路奔波,来到农家投宿,主人充满信任地给陌生人留宿,而现在又有差吏凶神恶煞般地来抓人。正常的人应该怎么做?

生16:或出来劝止,或说上好话。

师:但是杜甫能不能出来呢?就是出来说话有用没用呢?杜甫他在安史之乱中除了曾被关押囚禁。他还因为替唐肃宗身边的一个近臣房琯说好话,差点丢了姓名,后在别人的说情下,捡了命但被贬了官。所以说,杜甫出来也有可能是那个被抓的人。或者说,他就是想帮助也是有心无力啊。但是,老师不同意是诗人杜甫在低声哭泣。他也许心中有愤懑,但是,这“闻”中隐含的主体,我的理解是杜甫在侧耳倾听,这“幽咽”也许是儿媳妇为婆婆被“捉”而哭,为惊闻丈夫战死而哭,亦或是老翁为夫妇永别而难以抑制悲伤而哽咽。

师:作家余华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白居易在他的诗歌里,他对卖炭翁的同情,是不是向人们展示一种高尚?杜甫在《石壕吏》中客观冷静地百姓的苦难,是不是也是向我们展示一种高尚?他们都没有议论和抒情,但都通过巧妙的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非常鲜明。

(屏幕显示)

  《石壕吏》从第三人称视角的角度来观察,但叙述内容却等同于第一人称的内视角。  《卖炭翁》是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视角叙述内容。

师:杜甫和白居易,都见证了百姓的苦难,都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只是白居易不同于杜甫的是,他以观察者的身份,表现对百姓的同情。我认为他们都高尚啊,根本分不出高下嘛。

师:我们再来看霍松林的评价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说,杜甫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师:作家余秋雨甚至这样评价:

(屏幕显示)

  中国文化因为有过了杜甫,增添了不少善的成分。杜甫的善,全部经由美来实现。(余秋雨)

师:石壕村的痛苦又深明大义的老妇人,彻夜难眠忧虑战乱给天下寒士带来苦痛的诗人自己,都有美的成分。甚至叶嘉莹先生也认为:

杜甫对国家、人民的关怀是源于内心感情深处的,而白居易只是停留在道理、情理的表层之上。

(叶嘉莹)

师:你们此时是不是觉得杜甫更高尚呢?

师:但是,同学们,夸杜甫表现苦难写法一流的余秋雨先生,他说的话前面还有一个修饰语境:

(屏幕显示)

    用感同身受的苦难来抚摩大地苦难的诗人,杜甫堪称第一。(余秋雨)

师:杜甫不仅是苦难的见证者,他还是感同身受的亲历者。                                                 

师:因此,欣赏白居易的同学别气馁,白居易对人民的关心是真诚的。今天的比较其实是不对等的。杜甫的诗歌两首,白居易的只是一首。我再给同学们拓展他的讽喻诗名篇《观刈麦》,也选自《新乐府》。齐读:

(屏幕显示)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白居易《观刈(yì)麦》节选

师:白居易这次刻画了有矛盾心态的农民形象。割麦的农民,脚下暑气蒸腾,背上烈火烘烤。力气用完了,还不觉得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天白天长,可能还想着“快割,快割”。但是,割麦人旁边还有拾麦的贫妇人。家里的田哪里去了呢?都为缴纳赋税而卖光了或抵光了。同学们,白居易写《观刈麦》时是一个县尉,当时他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他描述这样苦难辛酸的场景,他对人民的同情是不是也是发自内心的?

(生异口同声说是。)

师:所以,我很喜欢余秋雨对苦难的另一种解读:“一种被关注的苦难就不再是苦难,一种被描写的苦难就不再是无望的泥淖。”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诗人,天下黎元百姓,才有可能过上更好的生活。齐读:

图片

师:所以,这两位诗人,他们都有什么高尚的特质呢?

生17:他们都关心百姓。

生18:他们都忧国忧民。

师:他们还都迫切要求变革唐王朝黑暗的社会现实……最后,经过他们和无数忧国忧民诗人和正直官员的不懈努力,唐王朝最终走向没落。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这组群诗,在写法上要学会用克制叙述故事。在情感上,要努力用真诚去关注苦难。倘若这样,我们社会的百姓就会少受苦难,就会有更多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师:最后,将别林斯基的话作为寄语送给大家:

(屏幕显示)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别林斯基)

师:同学们,我们的写作视野,是不是还狭隘了一点点?我们有没有把我们的同情和对社会的责任投射到更广的社会群体呢?我们下一次写作建议就关注那些生活卑微的、却坚韧活着的人。

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现在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之下,“扶贫攻坚”已取得阶段性胜利,老百姓的苦已经很少了。不过,我们要依然关注,以百姓的忧为忧,以百姓的乐为乐,这就是范仲庵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情怀,他和唐代两位大诗人的情感是相同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这样的情怀。

你可能感兴趣的:(穷年忧黎元——《唐诗三首》群诗整合教学实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