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太平天国大将忠王——李秀成之传

图片发自App

说到太平天国,人们普遍知道洪秀全,但今天我想讲讲对于太平天国来说,不可或缺的大将忠王——李秀成。李秀成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初名李以文,成长于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是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民族英雄。

幼年期间,常常和父母一起寻找粮食来填饱肚子,生活十分贫苦。虽然他受尽了日日"孤寒无食"的折磨,但后来因他舅父的启蒙,有过三年读书识字的私塾经历。这相较于其他太平天国极多的一字不识的文盲将领,这对于太平天国来说是不易的良才啊!这期间他磨练出了"外柔内刚"的性格;柔是委婉从顺,刚是坚强果断,这也是陪伴他一生的良好品质。在1851年,李秀成加入了太平军,当了一名圣兵,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后来他每次在战斗中都机智勇敢,很快就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在1858年,李秀成被封为后军主将,和各镇守将在枞阳召开军事会议"各誓一心,订约会战" ,谋解京围。太平军在他的指挥下,捷报频传,就在1859年,就被洪秀全封为“忠王”;可李秀成委婉的拒绝,因为胜利不是就他的功劳,还有其他将领的份,他要等其他人都进封后才肯受封。从这点可以看出,李秀成的谦虚,但又不乏军事智慧的将领。

后来又攻破江南地区,建立苏福省、天浙省。当时在清政府统治时期,苏南地区田赋极重,再加苛捐杂税,民不聊生。当李秀成知晓后,将民众各种苦状奏陈天王,随即天王就下诏减轻了田赋。李秀成在苏南执行"着佃征粮"政策,依凭种田,使得当时的苏南农村"稻堆蔽场,无路可走",一片"丰年景象"。而且李秀成还鼓励发展工商业,凡做生意没有本钱的百姓,可以先领本钱,把货物售卖后,缴还本钱的七成,留三成,使百姓永远都有本钱周转。 这也使得苏南地区"百货云屯,流民雨集,盛于未乱时倍蓰"。从而兴盛了太平天国,在百姓间留有很好的口碑。从这些可以看出李秀成很有头脑,是治理百姓的好官。

在李秀成的一生,抗击外国倾略者是他最有意义的事情。虽然最后他们没能完成驱逐外国侵略者的伟业,是极为可惜的,但忠王李秀成及其部下给予外国侵略者迎头痛击,把外国侵略者打得节节败退,他那时有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表现出了中国人无比坚强的反侵略的战斗精神!

但到了1864那年,一系列的变化让其压力倍增。因洪秀全的偏执,让军队损失惨重,但李秀成还是竭尽忠诚的对抗清军,后来天王洪秀全逝世,这时李秀成扶持洪秀全的长子继位,但因前期对抗清军,损失惨重,当时军队里就只剩下一万多名,能作战的只有三、四千名,粮食又断绝。但这时的他也没放弃,带领着幼天王和一众太平军苦苦对抗清军。但后来因保护幼天王又被叛徒出卖,英勇被俘!后来被曾国藩处死,死时才42岁, 一代深谋远虑的大将就这样飘然远去,让百姓痛心不已!

前不久,有幸去苏州游玩,特地拜访了忠王府,实地探访李秀成的事迹。游历期间,深深的为李秀成感到惋惜,42岁,是事业的黄金期,本有大好的前程在等待着他,但他就这样英勇的消失于世间。不可否认李秀成是天国后期的支柱,但面临天国危机时,曾力谏天王,望弃守天京,以图东山再起。但碰到不善军事权谋的洪秀全,又加上天国早已腐败弊政积重难返,李秀成早已看透,所以他所能做的就是尽臣子的责任,为百姓士兵着想,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故此当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时,仍选择坚守天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抱必死殉国之决心,这可显示出他的性格真的是“外柔内刚”的大将性格!

历史上有多少英勇豪杰,受制于不善打仗或者是就工于心计不善军事的主子。但历史就是这样,无情的看着一切的发生,让后人来不断的缅怀过去,反思当代,从而很好的规划未来。我们可以在古人的智慧中学习一切,让其在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不断的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评太平天国大将忠王——李秀成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