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会很快替代燃油车吗?

前几天去中山市出差。几次往返单位和酒店在路边等的士的时候留意了一下路上新能源汽车占比的情况,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总计十多分钟的时间里,近百辆车经过眼前的马路,新能车占比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坐车回酒店的路上也特意观察了一下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发现也差不多。这和自己在广州看到的有很大差异:广州道路上的新能源汽车占比高很多,初步预计有三成。

为了检验和验证自己的判断特地去查找了一下相关数据。

2021年中山市民用小汽车保有量127.3万辆,其中新能源小汽车保有量约3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2.36%。同年广州市民用小汽车保有量298.1万辆,其中新能源小汽车保有量近27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9.05%。广州新能源汽车占比是中山的3.8倍!

虽然具体数据和自己简单观察的有所偏差,但结论显而易见的成立:一线城市的新能源车占比远远高于中小城市!

这是一个少有人去关注的事情。大城市新能汽车保有量占比不高,中小城市则更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情况远没有新闻媒体宣传得那么好。具体数据情况是,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共784万辆,占我国汽车总量的2.6%。

这和新闻媒体连篇累牍的宣传报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想了想,大概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观念上的因素。电动等新能源汽车虽然已公认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但在大多数普通人眼中烧油的,踩了油门轰隆隆响的才是汽车的样子。这是很多人对车的固有观念和定势思维,这种几十上百年的观念和想法不太可能几年时间就彻底改变。这一点,用大白话讲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反之亦然。用类似物理学的概念来理解就是:任何物体(观念)都会保持它原有的状态,直到有外界事物迫使它改变为止。上涨的油价就是迫使人们逐渐改变观念,接受电动汽车的外界因素之一。

在这一点上,豪华品牌汽车体现得尤其明显。在很多人心目中,但凡宝马、奔驰挂个绿车牌瞬间就没了豪车的感觉,没有了同品牌燃油车的逼格。

此外,不少人依然认为燃油车已经有几十上百年的技术和生产工艺沉淀,品质和安全性似乎更有保障。这也是很多人暂时不愿意接受电动等新能源汽车的原因。

其二,充电桩等电动汽车的相关配套设施的缺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众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和普及。

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近两年才普遍达到500公里以上,即便如此在需要充电的时候快速找到充电桩并迅速地完成充电仍旧是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电动汽车慢充普遍需要5、6个小时,快充最快也需要1小时左右。充电桩少,充电时间长仍然使得很多人对电动汽车敬而远之。这一点在充电桩少的中小城市更加明显。

最后,电动汽车的综合保养和维护成本依然比较高。与遍布城市各地的燃油车4S店相比,电动汽车的维护保养场所和设施仍然比较稀少且不为人知。这导致电动汽车的日常保养工作仍不太方便。此外,目前电动汽车更换电池价格比较高。全部自费整车换电池的话大概要5、6万元。这些也让部分打算购买使用电动汽车的有了顾虑。

因此,虽然电动汽车是未来趋势已成为共识,但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充电仍不够方便以及电动汽车维护保养还比较麻烦等因素会导致电动汽车整体上取代燃油车会是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会有多长呢?个人估计大概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另外一个类似的例子:电子书阅读。电子书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的新鲜事物。早在2007年左右,笔者就在2点几英寸的狭小手机屏幕上阅读各种书籍。

然而,虽然电子书有携带方便、价格便宜、方便做笔记和分享观点等诸多优点,但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真正喜欢且习惯长时间阅读电子书的人其实并不多。在很多人心中,实体纸质书的翻页感和书香,甚至是纸质书抱在怀里沉甸甸的感觉都是让人难以忘怀和割舍的!

新事物终究会取代旧事物的主导地位,但是这个过程可能会比我们预期的要长。

这其实也并非坏事。路,要一步一步走才稳当。电动汽车可能需要十多年才能取代燃油汽车的主导地位,但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也给了汽车制造商更多的机会去发现电动车可能存在的问题,去更好地迭代升级产品。这对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商,甚至想找机会切入电动汽车制造行业的企业来说都不是坏事。

一定要相信趋势,但在趋势到来前和趋势的进程中要保持一点耐心,适时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取舍和选择。

全文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动汽车会很快替代燃油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