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孩子不能过早放弃学业?

作者:积极猫

现在农村渐渐的城镇化,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洋房别墅如雨后春笋,这看似乐业安居、丰衣足食的景象,村子里实则冷冷清清,多为老少居家,年轻的人们总是身在他乡谋食。

进厂打工年轻化,几亩良田留老人,21世纪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猛,工业园遍地开花,打工潮也随浪而来。

之前,在农村,一旦放弃学业,就顺理成章地耕耘地田,基本没有其它的生存选择。自从步入打工潮以后,小学毕业的、初中毕业的,纷纷开始外出打工了,土地留给年迈一辈打理。

前几日,在自家楼上,听见屋后有两个初三男孩闲话,其中男孩说,他的成绩不是很好,准备念完中学就外出打工了,念下去也是浪费时间,浪费钱。另一个男孩说他也一样,不想再继续读下去,满怀心志的等毕业就出去闯荡。

听见他们的对话,我并没有感到很惊讶,在我们这个地区,这样的现象很普遍,确实有那么一部分人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选择奔赴浙粤,这些人有的是学习不太好,有的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还有的是有条件但就是不想上学,觉得打工还没有读书辛苦。(笔者也曾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学业,16岁赴粤谋食。)

这些孩子眼里,外面的世界憧景得非常精彩,比起校园生活更有吸引力,不用伤脑筋写作业,更不用死记硬背课文单词,一个月还能赚到比稀零的生活费更多的钱,好似快活。当看到别人在外通过工作,不用伸手问父母要钱时,也不用被老师长辈管着,觉得很自由;看到别人着装时尚,光鲜亮丽,不用像在学校里那么拘束;再看看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心中甚往。乳臭未干却满怀心志,不听父母阻劝也不考量自身能力,楞是一头往外冲。正是这种错误观念,流水线上才有那么多年龄十六七岁的准成年人。

没有学历,拼到后来回到农村

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只是青而不熟的果实,思想上不成稳,事物看得其表,社会阅历为零,也特别容易被影视剧中的场景所误导,以为荧幕里就是外面的精彩,然而现实往往与之幻想大相径庭,几年混下来才晃然悟彻,为时却已错过增强本领的最佳时光。

放弃学业,就意味着你没有学历,大城市里的白领,蓝领的职业与你没多大关系。

放弃学业,职业范围将大大缩小,多数只能在底层的领域打拼,升职有局限,工资低上限。

放弃学业,重复的手工,劳身的苦力消耗着青春,总有一天心志与体质耗尽。

无途可促,归于家乡。真正想回到家乡才发现,几年的漂泊早就丢了耕种的技能, 也没有再做回农夫的勇气。辗转反侧,跌进了轮回的漩涡,买好车票,又卖力于流水线上。

原本的憧景是幻想

没有技术没有学历,工作和生活的圈子大多只能是工厂、工地,体面的职业难以涉足。能力有限,薪资自然也有限,每一笔收入都来之不易,没有挥霍的资本,没有消费的底气。外面的世界,远没有想的那样精彩,才发现影视剧里的生活需要足够的资金做支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若客观审视自己,你会发现,在外面交的朋友,状况都跟自己差不多,流水线上的同事,言语大咧,随口话脏,思维狭隘,心胸不阔。俗话说:“挨金似金,挨玉是玉”,圈子必然会将你同化,你所接触的人和环境与你类似,与这些人交流也多为无效的社交,没有深度,没有抱负。

任何职业领域都有王者

不论我们身为何种职业,总有人发挥到极致,从中赚得盆满钵满!领域强人往往会有些名气,展示光鲜亮丽的一面。一个领域的成功伴随着这个领域几十上百上千个失败,失败者没有人关注,也没有人崇仰记住他们,就好比一家成功的饭店开了几年生意火爆,而没有发现他周边的饭店在不停地换着招牌和换老板。

鼓励所有轻厌学习的孩子,千万不要过早放弃学业。

我经常说,读书=赚钱。读的书越多赚的钱就越多,只是那些钱要等到毕业后才能到账。

打个比方:学历好比成楼房的地基,初中毕业,基础强度不足,最多只能盖三层的楼房;大学毕业可以盖到十层二十层;博士研究生便能盖摩天大楼!

通过这个比方能领会到,当有高薪资高待遇的岗位摆在你面前时,没有学力只能望而却步,机会就会被那些学力资质高的人轻松夺魁,在他们面前,我们显得如此的卑微和没底气。

虽然说无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也能过得很精彩,但社会在不断改变和快速发展着,根本容不得我们落后,而且没有人不想去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所以,不要轻易放弃学业,学习再苦累,也仅仅二十来年,并且一定会苦有所获,累有所值。如果放弃学业,将来的艰辛不知要翻上多少倍,那种苦可能持续三十年或五十年。学习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继续你的学业,将来才能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站稳脚步。

下期讲述笔者辍学打工再入学改变命运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农村孩子不能过早放弃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