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8

                                               谢娜的侄子到底上没上过辅导班?

本文首发于公号“快乐学习匠”,喜欢的朋友请前往关注。

许久未见新闻的谢娜再次上了热搜。但这一次,把她推上热搜的不是圈里人,而是她的亲侄子。7月5日晚,谢娜发了一条微博,说自己的侄子考上了清华。该微博点赞过百万。

7月6日,经记者打听,得知谢娜的侄子谢怀槿在今年高考中打了692分,目前已通过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被录取。

谢怀槿火了。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仅隔一个晚上,谢怀槿的妈妈也火了。在第二天的记者采访中,谢怀瑾的妈妈来了一段凡尔赛式的经验介绍,再次引爆话题。

谢妈妈告诉记者说,“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德阳外国语学校上学,挺适应学校的环境。十二年一贯制的培养,学校在学习、锻炼等各方面的安排都很合理,所以,白天在学校高效率的学习了,晚上回家就休息,他平时从来没有上过辅导班”。

看到这儿,你感到扎心了吗?老铁?真正的绝望不是你输给人家。而是你已经使劲洪荒之力,累到吐血,而对方才只是热热身。超级赛亚人贝吉塔王子快被孙悟空打死也没留下一滴眼泪,然而面对弗利萨的实力碾压,以及那句“这样的变身,我还能来两次”时,才绝望地哭泣!

我们为了让孩子上个普本线,家里砸锅卖铁供孩子补课,就差卖血了,也就才打个四五百分。人家学习、娱乐两不误,轻松上692分,竟然还没补过课,这还有天理吗?

我看到这则新闻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会有人,尤其是家长会在下面吐槽。果不其然,简单翻看几条评论,都是吐酸水的:一堆“过来人”言之凿凿地说,谢妈妈明显是在说谎。考这么高的分数,绝对没有可能没参加过辅导班。我们孩子班级的学霸没有一个不是补出来的。692的成绩怎么可能没上过辅导班?

还有人聊得比较专业,说能通过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考试,肯定也是参加过学科竞赛并拿过名次的。哪个参加过学科竞赛的孩子没参加过辅导班啊?蒙谁呐?

偏偏学习匠我在吉林省重点高中也混了20年,大小也算半个业内人士。借着谢娜侄子金榜题名的好消息,就来和大家聊聊这谢怀瑾同学到底上没上过辅导班。

在此,我要郑重声明:以下我所说的一切都是个人猜测,并不能代表真实情况。我也只是根据常识和我对这则新闻的了解来说说个人的理解和看法,可能和你的意见不太一致,也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的见解写在留言区,让读者老爷们都来分析一下,兼听则明嘛。

能在今年高考中达到692分的选手,无论在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凤毛麟角。这已经不仅仅是别人家的孩子了,通俗一点讲,就是天才。在我和我的同事们的认知中,这种级别的选手,绝对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我们这些老师当年考的都是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要不是当年我们高考失误少打了200分,也一样能上清华。但是左思右想,都去考清华没人教书,我们国家怎么进步啊?孩子们怎么茁壮成长啊?所以勉为其难地放弃了去清华的机会,选择了当老师。

你让我一个500多分的选手去和700分水平的选手直接PK?别闹了,即便这些小天才学6科,且只学了不到三年,而我们这些老师只教一科,且教龄超过学生学习时间数倍,但是同答一套试卷,在大家都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还真不好说谁能考过谁。

老师,对于这些实力强悍的天才选手只有两个作用:第一,答疑解惑,利用多年经验引导学生迅速走上学习正轨,少走弯路,同时借助资源优势及时解决学生困惑。第二,为学生提供一个尽量理想的学习环境,减少外在因素对学生的干扰。

没了。

我们老师们能做的就这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和班级规矩,我们是要面向所有同学讲,但是遇到有特殊天分的学生,就必须要特殊对待,不能死抱教条,管得太死。否则很有可能一个好苗子就被自己扼杀了。当年人大附中的王金战老师曾在书中说过,他们班有位天才少年,上课时经常玩文曲星打游戏,美其名曰可以锻炼自己大脑分工的能力。因为这孩子成绩的确突出,几次课上提问突袭都能把题讲得滴水不漏,老王也就只好由他。后来这孩子果然考上清华。

这样的孩子会不会去辅导班?客观上讲完全没有必要。说句到家的话,对于这种自我管理能力极强,智力、悟性、行动力点满的选手,上辅导班纯粹就是浪费时间。一方面老师讲的内容大部分都是这些顶级选手已经掌握的,重听一遍没有意义。另一方面,这些孩子有足够的能力根据自己的短板制定最有针对性的学习规划。而这种规划和辅导班的大锅饭是不相容的,甚至一对一补习的老师也很难跟上这些孩子的学习节奏。对于这部分孩子来说,听老师讲不如自己学。

所以,我们学校很多考上清北的学生都坦言,在高中的最后阶段,他们常常是跟着自己的学习节奏走,并不会完全听从老师的教学安排,甚至有些课会有选择地听。这样的经验,即便说出来,对于我们这些普通选手也毫无意义,如果普通水平的学生敢贸然模仿,一定会死得很难看。

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聊聊上辅导班的投资回报率是不是一条正比例曲线?简单地说,是不是我们参加辅导班的时间越长,学生的成绩进步越大?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可以先给一个明确的结论: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不同学业水平的孩子而言,课后辅导带来的收益是天差地别的。

成绩最差的那部分孩子,补习的收益很小。虽然理论上他们才是潜力最大的孩子,毕竟当前成绩和满分之间的距离,没有多少人比他们更大。但是一般能考出这种吊车尾的成绩,往往都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出了大问题的。这些孩子毫无学习主动性可言,参加课后辅导,往往都是家长强迫的结果。牛不喝水强按头,效果能好到哪儿?

这些孩子白天在学校都敢不听正牌老师的话,到了晚上就能乖乖听辅导班老师的话了?辅导班的从业人员是要恰饭的,即便是管,也不敢像正规学校老师那样深管,毕竟把这些小财神爷管跑了是要饿肚子的。

成绩处于中游的孩子补习的收益相对较大。他们往往有着比较强的学习动机,但是苦于找不到方法,没有入门,需要有人在旁边扶一把,或者在课后给补一下。如果让他们完全自己学,一方面他们自控力不强,很难规划好学习时间,这一点辅导班的课程安排可以很好地弥补。另一方面,很多不会的题他们自己的确难以解决,辅导班老师也可以帮一些忙。

成绩稍好一些的孩子情况比较复杂。因为他们往往存在偏科问题,有些科目比较强,就没有必要补。有些科目明显是短板,补一补就有可能学上去,所以对于这部分科目来说,辅导班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家长瞎指挥,搞大水漫灌,平均用力,也会浪费孩子很多时间,最后正反相抵,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而成绩最顶尖的孩子,如果真的去参加辅导班,成绩反而可能会下滑。因为他们会因为参加辅导班付出大量的时间。这部分时间如果用来自习,显然效率会更高。

这种情况不止存在于高中,初中也一样。我最了解的一所初中,基本上年级前20名的孩子都有个共同特点:不在外面补课。这绝非偶然。

至于说参加学科竞赛就必须到校外辅导机构补课的那位仁兄,显然是强装业内人士的门外汉。众所周知,学科竞赛的试题难度和高考试题难度压根是两码事。有些未接触过竞赛的学科教师去做竞赛真题,往往连一道题都做不出来。实际上,我们的竞赛教练大部分情况下也拼不过参加竞赛的学生。教练和老师们只是给引个路,指明努力方向,题都是要靠学生自己领悟的。

现在说回话题,谢同学到底参没参加过课外辅导呢?理论上,我们没有办法排除这种可能。毕竟作为未成年人和准成年人,参不参加课外辅导,家长们还是有很大的决策权的。明明孩子不需要参加课外辅导,家长偏偏逼着孩子去补课的,我也的确见过。只不过这种强迫最终结果都不怎么好。

别人家的孩子之所以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家长发挥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我所了解到的大多数学霸的家长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如果你也是家长,请把小本本拿出来,这里是重点,是要画线背诵的。

这些家长能够发挥的最大的作用就是:不去干扰孩子学习。

刚开始接触这些学霸家长,当我问到他们是怎么把孩子培养得这么优秀的时候,他们都会和我说一句几乎完全相同的话:我家孩子学习不用我管。

一开始我觉得家长们这是在谦虚,后来又猜测他们是不是在卖关子,等接触的家长足够多,回答相同问题的样本数量足够大的时候,我才发现问题的玄机可能就藏在这“不管”之中。

正是因为家长“不管”,孩子才有可能在自我探索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我纠错的意识和能力。很多孩子之所以从天才变成庸才,完全是因为家长用力过猛了。

当然,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你也别把我刚才说的话当作金科玉律去实践。不过,真正的天才往往都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家庭环境。他们的父母往往比较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根据我多年的经验,谢同学的妈妈应该就是这样的家长。谢同学能有今天的成就,他妈妈的“不管”也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的。在是否上辅导班这件事上,谢同学的妈妈完全没有必要说谎。

综上所述,我的个人猜测是:谢怀瑾同学没有上过辅导班。这不是什么凡尔赛,而是一对开明的家长给谢同学带来的幸运礼物。

如果这篇文章给你带来了一点点启发,别忘了三连支持哦!

想看更多类似的文章,可以去我公号“快乐学习匠”,那里还有更多有趣的东西等待你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