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想

      今天的内容是《我与地坛》,上课之前教案改了又改,总怕讲成说教。可是真的上了讲台那一课,才发现:有些东西真的是教案所无法规划的,与纸本对话,与学生对话,构成了一个个新的文本。

        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对《我与地坛》有如此的多思考。史铁生在地坛是一个从绝望到希望,从焦灼到宁静,与自然万物对话,到与生命对话的过程,他站在历史时间的高度,加持几分宿命之感,看到了生命的美丽与悲壮,对生命产生了敬畏之感: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反倒也不惧怕了,索性洒脱一些,追求一个自由,如露水一样,坠落地面也要摔出万道金光。

        文中传递的这种观点震撼了我,弥补了我已有认知的空缺。上大学的时候,我看过一本小书萨特的《虚无主义》,看了一半,舍弃了。我一直无法理解虚无主义的内涵,也无法理解那些话语,无法排解学习“法兰克福学派、布尔迪厄”之后的郁结,看过了老舍,觉得图像时代的狂欢更像是他笔下《猫城记》中的迷叶,在这个审美主义向消费主义大转向的背景之下,我常常会在静寂之后沉思存在的价值与活着的意义,怀念我那个破败的故乡,怀念脚丫踩在那片湿润土地上的充盈,怀念萦绕心头的那片槐花香与纯真的笑声,此时也能感受到海子的痛苦。

        今天再看《我与地坛》,才明白史铁生的伟大,他的伟大之处在于:看透生活而后热爱生活,承认虚无而后反抗虚无,一道道坎坷也可以照耀出万道金光。(有一位同事说过这样的话,人生就是一个坑连着一个坑,通俗的哲理)

      从这个角度讲,我忽然明白了毕业论文中的最后一段:审美的社会功能和知识分子的责任,人文社科在工具理性时代的指引性。毕业十年才明白似乎有点漫长了,还好已经明白,也明白了《觉醒时代》陈独秀论知识分子的责任。(题外话:一个硕士论文竟然不理解己所写,这也是普遍现象。)

      此时想说:如果海子和史铁生是好朋友就好了,那样他就不止能写出《活在珍贵的人间》这样的诗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地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