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周长》成长课反思

       今天,是我本学期第一次成长展示课,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本节课,从构思到三次磨课到今天的展示,经历了整整两周。这两周,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享受,我一边欣喜于自己的课堂改进和发现,一边被这种压力紧紧裹挟,但我心里十分清楚,这是年轻教师必经之路,也是我们破茧的重要时刻。在此,将种种思考记录整理如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图形的周长》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能用指一指、描一描、画一画等操作活动理解图形的周长的意义;

2.   能指出并测量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3.   在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探索过程中,初步了解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节课的过程设计(简记):

1.  本节课从“周”的字源展开,学生通过查阅字典,了解周的含义,老师挑选与本节课相关含义“绕一圈,环绕”,展开对“一周”的探究,这是对“形”的探究。

2.进行对“量”的探究,在了解“一周”的基础上,在“周”字后加入“长”字,引起对“周长”的探究,学生自然得出“一周的长度”,老师与学生继续深入探究。

3.对“周长”的概念通过不同题型进行辨析。

4.通过不规则图形(边为曲线)的周长测量,学习“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5.挑战提升

本节课的学生活动:

1.通过查字典,了解“周”的含义。

2.用手指做出“绕一周”和“环绕”的样子,初步感受一周的形态。

3.在“周”的基础上,猜测“一周”的含义是“绕一圈”。用手指描绘出“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能说出“我是沿着封面的边线画了一圈”。

4. 学生以平面图形的形式画出身边事物的一周。知道我们所探究的物体的一周,是在平面图形的范畴下进行的。

5. 通过描边线的方式画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爱心等不规则图形的一周,能明确一周的含义:从起点到起点(封闭图形)、沿着边线画一圈。

6. 学生能在探索“一周”的基础上,推测出“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总结:周长就是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

7. 巩固与练习:

(1)会判断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并能说明理由。

(2)会指出并测量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3)在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探索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会借助直尺和线绳测量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8.巩固提升:通过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并利用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性,判断图形周长的长短。

本节课反思:

       课后,就本节课的上课情况,各位听课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以下记录简略表扬内容。 

       宝林老师谈到:“要让学生敢犯错,在错误的基础上探讨、研究、得出结论,老师不要将路铺得太平”,这一点令我印象深刻。其实,在平常的课上,我是一位非常喜欢放手让孩子去做、去错的“傻大胆”。可是,到了展示课时,通过一次次磨课,我将细节一遍遍打磨,让流程看着完整舒适,虽然孩子们的参与度也非常强,可是总是感觉缺那么一点儿调味料,宝林老师的话点燃了我对“敢犯错”展示课的向往,这是值得我继续去探究的方向。

       张彦会老师谈到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模仿阶段2.探索阶段3.创造阶段。很幸运的是,张老师肯定了我已走上专业成长之路的第一阶段,甚至做得还不错。另外,张老师谈到在第一阶段,老师们一定要去多听多看多搜集,寻找一位自己欣赏的前辈老师去模仿,将他研究的十分透彻,这会对我们的专业成长之路十分有利。我默默记下这句话,并在心中找好了人选,我想如果有生之年能成为那样的“大牛”年辈,做梦都该笑醒了吧。

       最后,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在思考的路上前行,有时灵感就来源于不断思考时那一刹那的火花,记录那一点一点的火花,就能绽放出美丽的烟火。

你可能感兴趣的:(《图形的周长》成长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