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说的这个诗人一生显赫,却又多灾多难,更可悲地是四代人死于隋唐时期的宫廷斗争, 但是祖孙二人却在政治史和文学史上都深深的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为灿烂的唐朝诗歌银河中两颗明星。
10岁少年躲开江都之祸
大业十四年(618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有人欢喜有人愁。这一年的三月十一日,发生了江都之变,隋炀帝被叛臣擒获并缢杀,同时许多隋朝的宗室、外戚、大臣,不分老幼也被乱兵所杀。 发动政变的宇文化及本人其实也只是欢喜了不到一年而已,很快就被窦建德砍下了脑袋。
也是在这一年,唐王朝建立,因此隋朝的大业十四年也是唐朝的武德元年。
在这场兵变中,李世民后来的贤臣虞世南失去了哥哥虞世南。天街踏碎的公卿骨里,有一个不太起眼的官员叫做上官弘,他和自己的次子同时被杀。这时候另一个10岁的儿子幸运地藏匿起来,后自行削发剃度,做了一个诵经的和尚,这就是后来大唐的诗人宰相上官仪。
十年磨一剑
据旧唐书记载,这个年轻人在青灯古佛的日子里:游情释典,尤精《三论》,兼涉猎经史,善属文。至于其是不是之后的十年都在沙门就不得而知了。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大唐王朝也发生了巨变,玄武门事件之后,李渊退位,李世民成了新的皇帝,是为唐太宗。转过年来,改元为贞观,这时正是江都之变十年后。
那个当年的幸存儿已经20岁了,在贞观初年得到时任扬州都督杨仁恭的推荐,入京参加科举考中进士,从此一步步进入了唐朝的政权中心。当时的唐太宗经常命令上官仪起草诏谕,还让他参与宫中宴集,侍宴赋诗。
上官体
《新唐书上官仪传 》评价:仪工诗,其词绮错婉媚。及贵显,人多效之,谓为“上官体”。上官仪总结六朝以来偶对之法,创“六对”、“八对”之说,于律诗之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不过其诗脱不开宫体诗的范畴,多是应制奉和、粉饰升平之作,更重视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上官仪《咏雪应诏》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这是一首标准的宫廷应诏诗,与齐梁后期的诗有不少相同之处。第一、注重对偶,这首诗竟然四联都对仗,上官仪本人还专门提出过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以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对后来的格律诗的成熟起到了很大影响;第二、失黏,失黏是齐梁永明体的另一个特征,齐梁时期对于粘连完全是无意识的,因此有失黏的诗也有不失黏的诗,这种失黏的律诗知道盛唐时还有,比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第三,上官仪的诗大部分都是用的律句,这是沈约等人辨别四声平仄之后的永明体特点;另外其所用意象和主题大多都离不开宫廷生活,因此题材内容比较狭窄。
上官仪的这类诗还有《奉和山夜临秋》
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唐时含有去声)。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滴沥露枝响,空蒙烟壑深。
《咏画障》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宫体影响下的初唐诗风
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直言“上官仪诗律未脱徐、庾”。徐庾体是指南北朝时期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文风格”,这四位是宫体诗的代表人物。老一代徐、庾为简文帝萧纲所器重,以写艳体诗闻名。 小徐、庾有所区别,徐陵后来仕陈,没有太多变化。
庾信因出使被强行留在北周,诗风逐渐苍凉刚健。杜甫曾经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来称誉李白。又有著名的《戏为六绝句》称赞: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刘克庄的意思是上官体受到了齐梁宫体诗的影响。这类诗虽然扫除了宫体诗艳情肉欲之风,体物图貌细腻而精巧,但是这些宫廷诗人大多功成名就,地位显贵,少有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因此初唐的这类诗风被之后的陈子昂批判“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上官体上承齐梁隋,下接四杰、沈宋杜等人,是永明体过渡到格律诗重要桥梁。
上官一家的宿命 四代死于宫廷争斗
上官仪的父亲和弟弟死于宫廷政变,他本人也在宫廷斗争中成为牺牲品。因为主张废掉皇后武则天,遭遇武则天的陷害,父子同时被处死。
十几年后,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因熟读诗书,聪敏异常,竟然得到武则天的赏识,逐渐显赫于时。文坛上以一介女流,影响一代文风 ,政坛上更有"巾帼宰相"之名。 可惜最终逃不过上官一家的宿命,在另一场宫廷政变中,被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所杀。
结语
上官仪最著名的诗是这首绝句《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秋。
这首用的标准律句,不过还是失黏,老街写观塘绝句时次韵这首做了一首绝句,诗虽不好,也算勉强完成作业:
洛水自东流,蝉鸣柳岸洲。 朔风催节序,摇落可怜秋。
《隋唐嘉话》记载了当年志得意满时的上官仪:
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上官侍郎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咏诗,音韵清亮,群公望之,犹神仙焉。
@老街味道
观唐绝句04-文韬武略的唐太宗扫荡诗风 六朝浮靡之习,一变而唐
观唐绝句03-为什么唐朝僧人王梵志的白话诗不是简单的打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