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桂枝汤证非虚寒(作者:李国栋)

  再议桂枝汤证非虚寒(作者:李国栋)

  --兼议“自冒心”者非阳虚

  《伤寒论》第1条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太阳病证的提纲,即凡为太阳病证,必具有脉浮的特点。脉浮,是人体血液集中于表部,抵御表邪入里,脉浮者为表实而里不虚。若为里虚,则法当尺中脉微或脉迟。如49条曰:“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50条曰:“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尺中脉微为里虚,尺中迟者为荣气不足而血少。荣气不足者不可发汗,而太阳病桂枝汤证可发汗,必为荣血不少。

  太阳病桂枝汤证荣血不少,有原文为证。如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3条曰“荣气和”,就是荣气平和,荣气平和的表现是脉缓(和),如第2条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2条没有说脉浮,是省略了“浮”字,因为太阳病证必然脉浮,如第1条。

  太阳病证,有不定时“常自汗出者”如53条,也有定时自汗出者如54条,太阳病证不论是不定时常自汗出,还是定时自汗出,都是“荣气和”而“卫气不共荣气谐和”的表现,所以都宜桂枝汤。卫气不平和的表现是脉浮,如12条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脉阳浮而阴弱,也就是“荣弱卫强”。如95条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荣气平和,卫气不平和,就是“荣弱卫强”。12条是桂枝汤主之,95条是宜桂枝汤,这是因为12条是典型的太阳中风证,具有“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的典型表现,而95条只有发热、汗出,而不具备恶寒和恶风的典型表现,所以宜桂枝汤。

  “荣弱卫强”,是荣阴和卫阳相比,荣阴平和故曰弱,卫阳不平和故曰强。卫阳不平和,常为阳脉实,如经曰:“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阳脉实者为表实,如经曰:“病在阳,应以汗解之。”病在阳,为表实,因为从阴阳相对来说,则阴为虚,阳为实。“应以汗解之”,必为表实者,表虚者不可发汗。如《金匮要略》曰:“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寸口脉浮而迟,则为虚,如225条曰:“脉浮而迟,表热里寒。”里寒为虚,表热而虚者不可发汗。故脉浮而迟者为虚,脉浮而缓者为不虚。

  《伤寒论》50、53、54条说明,桂枝汤证不是荣气不足,若是荣气不足,则为脉迟。50条曰,荣气不足者不可发汗,没有说可与桂枝汤,那就是麻黄汤和桂枝汤都不可与。《伤寒论》序曰:“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寻《伤寒论》所集,可知桂枝汤用于“荣弱卫强”,其“荣弱”是和“卫强”相对比而言,“荣弱”是“荣气和”而不是荣气不足,“荣气和”与“卫气强”相比,而为“荣弱”。正是因为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之病者,其荣血不少,所以才可与桂枝汤发汗。假如荣血少者,反与桂枝汤攻其表,恐会得之便出现阳虚而厥。如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所谓桂枝汤证之“荣弱卫强”,其“荣弱”,不是真弱,而是与“卫强”相比而言。如113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也就是脉浮弱者,解之当汗出愈。113条脉弱,是和脉弦紧相比而言,是脉不弦紧,因而曰弱,也就是弦紧为强,不弦紧为弱。如果此脉弱为真弱,那么“解之当汗出愈”就没有道理。因为脉弱者血虚,以汗出解之则血更虚,依法不应“解之当汗出愈”。所以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此条脉浮弱,也应是与脉浮紧相对比而言,两者相比之下,脉紧者为强,脉不紧者为弱。再如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此条脉浮虚之“虚”,是与脉实之“实”相对比而言,即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而不实者宜发汗。如果脉浮虚之虚就是亏虚,又怎能发汗呢?如29条之脉浮者且不能攻表,那脉浮虚者又怎能发汗呢?故桂枝汤证脉象为浮缓。脉浮弱、脉浮虚者宜桂枝汤,其实就是脉浮缓者宜桂枝汤,脉浮弱之弱并不是虚弱,而是与脉浮紧之紧相比而言,脉不紧故曰弱。脉浮虚之虚也不是真虚,而是与脉实之实相比而言,脉不实故曰虚。如果是真虚,就是血虚了,又怎能与桂枝汤攻表呢?

  桂枝汤证非虚寒,还有《伤寒论》原文为证。如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桂枝证如果是虚寒证,那么“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者必为虚寒更甚,怎么能用黄芩黄连再除其热呢?所以,34条“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之“利”是热利而不是寒利。此以证明桂枝汤证非虚寒。再如152条:“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太阳中风如果是虚寒证,那么表解里未和者,岂可与甘遂大戟竣下逐水?

  有学者说:桂枝汤是补中益气方。此说大谬。如果桂枝汤是补中益气方,那《伤寒论》第29条“脉浮、自汗出”,“反与桂枝”,怎么能“得之便厥”,而需“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呢?以此可知,桂枝不是补阳药,而是损阳药。有医家根据小建中汤方有桂枝,就说桂枝补中益气,这是把建中和补中混为一谈了。况且小建中汤方是以胶饴建中,而不是以桂枝建中。大建中汤方就没有桂枝,而有胶饴。

  《神农本草经》曰桂枝:“味辛,温。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这些主治之症都是实证。实证当攻,然而又说桂枝补中益气,这就矛盾了。再看《神农本草经》曰:紫草、干漆、苦参、牛黄、地肤子等都能补中。这就使人质疑《神农本草经》的这些说法。桂枝真能补中益气吗?如果能,那《伤寒论》对于中气至虚的下利腹胀满,为什么不用桂枝,而用四逆汤救虚呢?

  小建中汤证的主证是“腹中痛、心中悸而烦”。腹中痛,是芍药甘草证。心中悸而烦,是桂枝甘草证。中气虚者,怎么能用芍药再伤其中气。所以这个“心中悸”,是心阳郁滞的表现,用桂枝是解郁平悸,而不是补中,更不是补心阳。心阳虚者,《伤寒论》是用附子温心阳。如附子汤证之“背恶寒”,就是心阳虚的反应,故用附子温心阳,而不用桂枝。小建中汤主治脾阴虚的“腹中痛、咽干口燥”(《金匮要略》)和心阳郁的“心中悸”(《伤寒论》),所以小建中汤方桂枝之用,是解郁而不是补虚。

  凡解表药,都能伤损阳气。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岂有不伤阳气之理?《伤寒论》揭示桂枝损阳的特性,是告诫医家对于阳气虚寒下利腹胀满者,甚或下利清谷不止者,绝不可以用桂枝“补中益气”。

  总之,桂枝的作用是解肌通阳,不是补阳。桂枝汤证不是虚寒证。桂枝汤证荣弱卫强,实际上是荣平卫强。荣平卫强,为什么要用芍药益荣呢?这是因为,桂枝解肌,必损阳气,故卫阳强者,才可以用桂枝解肌。而桂枝解肌,在损卫的同时,也会损荣,损荣则荣阴不足,故桂枝汤方以桂枝损卫,以芍药敛荣,才能解决“荣弱卫强”之卫气不和的问题,从而使荣卫谐和,其病乃愈。

  75条曰:“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75条是以重发汗,导致心中空虚,故水气乘虚而犯心。重发汗,是以麻黄汤发汗。病人手叉自冒心,是心悸过甚,故以手叉欲护心。自冒心是心气与水气相搏的反应。重发汗后,则胃中干,此为胃阴虚而胃阳强,若饮水多,必水停心下,水气凌心则悸,水气凌肺则喘。如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71条若不是少少与饮之,而是饮水多,就会出现气上冲心,发生心悸之自冒心。假如阳气弱者,若饮水多,必水寒下渍而作吐利。此可说明,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是心阳强,而不是心阳虚。心阳虚者法当背恶寒。真武汤方证“心下悸、头眩”,之所以不用桂枝,就是因为其证阳虚身动,振振欲擗地。身动者,为有伏饮,阳虚有伏饮者,法当身体沉重,若水饮下渍,必作利。如316曰:“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议桂枝汤证非虚寒(作者: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