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说:一个人的教育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什么是格物致知?很简单,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往往重视理论知识从而忽略动手能力的培养。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有一天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他搬出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竹子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就是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再谈谈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在研究如何分离氯化镭时,大大小小经历了几百次实验,废寝忘食。在不断实验过程中提取到了镭和钋,因此居里夫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还有哥白尼,他本是一名医者,被当时的人称为“神医”,观察天文只是业余爱好,偶然一次他发现了他所信仰的天主教所说的《地心说》是不对的。他经过了多少次的观察计算,研究出来了《日心说》推翻了天主教会的《地心说》。在天主教会极力反对下,哥白尼在临死之前才看到了《天体运行论》的小样,才与世长辞。一生逃亡,躲避教会的哥白尼用毕生心血创写的《天体运行论》被教会说成禁书。直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才使哥白尼的真理得到肯定。

        这处处告诉了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淡就可以求到的。这就是格物致知,为什么我们要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告诉我们要尊重知识,注重实验,才能探求事物的真理,得到事真谛。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对格物致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