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一部古怪的机器:细说被骗过的关于学习和记忆的坑

【学习最用功的有时并不是学习最好的】

我上高三那会,政治总是不及格。语数外基本上占前三,政史地占后三,严重偏科。

我决定拼命一次。

早上五点半起,开始叽里呱啦背两个小时政治。

现在想想,可叹。

下面我就数数我以前跌过的学习的坑。

【说到烦扰的电子产品打扰我们的注意力集中,请告诉自己:他在贩卖焦虑!】

1、以前我总习惯用一大块时间集中做一个事情,觉得一气呵成最好。但是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与其一次性塞给大脑大量的东西,不然把要学的事物融合到生活里,切成一小块一小块,随机穿插到生活中去。看起来好像耽误了时间,分散了注意力,但其实给大脑一大盘各种各样相关联的东西更利于吸收。

很多人吐槽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干扰,容易使我们分心,但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多场景的学习方式,更好的服务于学习这件事。关键在于,其实有时候自己根本就不想学,那用什么工具都没有用。


【总有人吐槽我“篡改记忆”,其实没有谁的记忆不会被篡改。】

2、总会有人为了过去的事实争来争去,其实人有一套负责显意识的记忆,一套负责潜意识的记忆。大脑就像一个总编室一样,收集现实中不同的素材来组织故事的原貌,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细节都可能会发生改变。我们都会慢慢在潜意识里想着我们预期的方向,用自己的记忆改变自己的记忆。


【遗忘一直被灌输为对抗记忆的因素,其实它是记忆的过滤器。】

3、大脑每天输入的事物是非常多的,遗忘的作用就像一把筛子,把大脑真正想输出的东西稳定的输出出来,就像电台的降噪功能一样。

有个词叫做“用进废退”,但是我们被这个词坑的很惨,没错,很惨。

我们通常认为,大脑的锻炼和反复记忆,可以让某些知识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实际上,记忆是有逆袭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是沿着两条线延伸下去的:一条叫做“遗忘”,一条叫做“回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条线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过个几天,某些记忆反而更清晰。有个科学家做了个实验,找了一群学生识别记忆的物品,第一天记起27个,第二天记起32个,第三天记起34个,之后增长到38个,就不再增长。

任何记忆都具备存储能力和提取能力,而大脑能储存的东西可供300万套电视节目同时播放。记忆是不会丢失的,只是我们一时无法提取出来而已,或者当下的提取能力为零。

我们再提取某些记忆的时候大费力气,那么在得到之后,提取能力和存储能力就越高,就是我们所谓的学的越扎实。


【在固定的教室安静的学习,其实是不利于记忆的。】

4、在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做过一个实验,54名心理学专业的新生被分为3组,让他们学习一份相同内容的单词表。不同的是,一组在安静的环境里,一组在爵士音乐中,一组在古典音乐中。参与者在教室里花了10分钟努力记忆,两天后没有任何预告的情况下还原环境并进行考试。

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在安静的教室里学习并考试的学生成绩最差。能记得的内容约为音乐教室的一半。

环境的改变能改善学习效果,至今科学家还在争论到底什么环境更为重要,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但是我们可以尝试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房间,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段,试试看,探索自己的记忆黄金时间。


【事情快要完成时被打扰,简直糟糕透了,但是却能最大程度的加深记忆,抓住机会。】

5、科学家发现:如果参与者在即将完成之前最全神贯注的那一刻在打断,能最大程度的加深记忆。

人一旦被某件事吸引,就会有一种要完成这件事的动力,一旦某个目标被激活,便很容易调动起我们的思维、感知或者心态,去关注身边的一切,感知系统会不断到处搜索。当遭遇问题时,被打断一下,经过一段时间酝酿在开始的时候,便容易产生顿悟。


【如果有重要的事情,早睡早起不一定是对的。】

6、睡眠也可以巩固我们学习到的技能或者知识,但是睡眠是分为:第1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第2阶段、第3和第4阶段。第1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偏向于带有情感色彩的记忆,第2阶段偏向于运动记忆,这些一直可以延伸到早上7点;第3和第4阶段偏向于数据、信息,姓名等记忆,可以在早点5点左右截止。

如果是音乐独奏或者数学考试等,那你最好晚一点睡,然后睡个懒觉。

如果是要发挥记忆能力,那最好早睡早起,这样在早上还能巩固一遍。


其实大脑终其一生也是在觅食,它的食物是各种各样的信息、策略和生存智慧,我们要学会怎么给大脑补充适当的食物,以最高效益求得最大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美】本尼迪克特·凯里《如何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脑是一部古怪的机器:细说被骗过的关于学习和记忆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