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文化要义》,进度50%

这周读到了伦理社会,宗教对文化的影响,以及人类的特征——理性。

梁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伦理社会。其影响渗透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的方方面面,这种伦理秩序不是条条框框的内容,而有点像大家口口相传的“风俗”,其来源也是将原为家庭父子兄弟间的关系推广到整个社会,形成由内而外蔓延出去的“约定俗成”。所以在古中国,许多对人的评价,也是由“慈父”“孝子”这样的评论而起。我想起了汉朝时期尤其看重“孝”道,不仅帝王的谥号需用“孝”字,甚至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罪,也可以从“孝”来一锤定音。比如素有“四岁让梨”美名的孔融,最后就是因“不孝”获罪。而“郭巨埋儿奉母”这种在现代看来简直丧尽天良的事,竟在当时成了孝的推崇之举。直至后来从日本传入了律法,中国才算真的有了法律。只是,法律虽有,大部分百姓依然抱着“非法学者不必看法律”的心态,知道几个简单的“不可打劫、不可偷窃、不可贩毒、不可杀人”便觉可以了。至于后来若不小心触犯了法律,也只会憨厚地回一句“不知者无罪罢”,接下来便开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法律普及一事,要全然怪到民众身上,当然不行。若要追根问底,还是执行者需要三思,如果执法不严,大家当然也就不当回事,谁会去平白耗精力背一些无用之物对吧?反过来,近几年为何汽车礼让行人的情况越来越多,大家对交通规范也越加遵守——司机在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不行呀,这可是12分的规矩;而行人胡乱穿行高速公路司机无过的判例也让行人规矩了起来。可见,有了条例,重点还是得落在执行。

宗教是文化的开端,也是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巨大因素。宗教信仰在很多国家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像美国总统都常说“上帝保佑美利坚”这样明显带有宗教色彩的话。宗教对于社会各层次的凝聚力是有很强作用,甚至可以让完全没有交集的陌生人通过一起祷告变成相互信任的朋友,所以,宗教对于国家来说应该算一项有利的统治工具。宗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暗合“乌合之众”,当教徒们聚成一个群体时,便容易降低个体思考力、被人领导。在中国,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不可置疑,但它并不是宗教的概念,它更注重人的主动性,而不是顺从神意。中国以礼俗代替宗教,是受孔孟之道影响,信宗教或信孔孟之道都是引领人朝某一个努力的方向进发。抛开那些邪教之流,皆是劝人为善,只不过宗教尊崇的是一位无所不能的神明,而中国礼俗更多以祖先为尊。

理性是人类的特征,正是因为理性带来的思考,造就了人类先于其他物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才有了人类今天食物链顶端的地位。在梁先生看来,理智和理性也有所不同,理智更像是我们现在说的学识,而理性则偏向于品行。既说到这两个理,我也就此说一下这周获得的两点“理智”:

  1. 迨:等待,趁着。这儿的“迨”鲜少见,百度之下,很容易就明白了意思。

迨新教起来,基督教本身基友变化,教会组织后来亦大不同前,彼此遂慢慢相安。

  1. 卢康济(瀚)。文中在书名后用括号注了一个“瀚”字,网上查了一圈,也不知什么意思。个人猜想也许和同道好友间的昵称有关,由于不怎么影响全文理解,也就没有过度追究了。

亡友卢康济(瀚)颖悟过人,十余年前尝对我说,马克思著《资本论》,于是西方社会赖以阐明;我今要著《家族论》以说明中国的社会史。

说完理智,再谈理性,也就是思考。这里梁先生认为西方更注重理智而短于理性,中国却偏于理性而短于理智。这我却并不认同,中国人短于理智吗?每每有国际奥利匹克数学竞赛,包揽前列的均是亚洲面孔,可见国人知识储备量是非常惊人的。再说中国善于理性(思考),凡那些科技创新点,却多与我们无缘。若说是经济落后的原因影响,那也不见得。一些无经济之忧的“二代”家庭,也鲜少见到创新之举。倒是那些移民出去,在英美土地上生长的国人,有一些变化。可知这种差别,和人种无关,和文化的关系更大。所以到底东西方谁更偏重理性,我认为这也是个需要继续探讨的理性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中国文化要义》,进度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