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愿微波炉转三年

我终于可以连续游泳一千米,就在我三年前落荒而逃的泳池里。

那时我一时兴起,报名了一个号称包教包会的游泳课程。下水时,我才发现低估了自己对水的恐惧程度,因此每一次的课程都度秒如年。等我意识到应该练习时,课程已经接近尾声。

毕竟我学过包教包会课程,我相信只要稍加练习,我会游得顺风顺水。带着这份自信我来到附近的泳池。

对怕水,而脑补能力有很强的我来说,下水是非常恐怖的。每一次的漂浮,我都想着:“快要沉了,快喘不过气了,我可能要淹死了。”身体也紧绷起来,像个铁块,果然屡练屡沉。我慢慢心灰意冷:“我这辈子只能当个‘旱鸭子’了。”

3月,同事聊天时说道:“我也不会游泳,不过在泳池泡了一年,跟着视频就学会了。”我心动了,下载了两个游泳视频合集,买了浮板和20次的游泳卡,穿上尘封了三年的泳衣,我开始了练习。

刚下水时,我还会怕,不过一直在安慰自己:“水只有一米二深,随时可以站起来。”即使是不那么怕水了,在腿部动作练习时,我还是遇到了瓶颈。入门的腿部动作很简单,连续蹬腿两次可以前进就行。即使动作不标准,扑腾两次,总会误打误撞地前进一点的。而进阶就需要每次蹬腿都要前进,这要求动作尽可能标准,为全身的前进提供充足动力。而我连续练习了一周进展都不大。

每次练习时虽然沮丧,不过心想:“反正还有十几次的机会可以练习,等这张游泳卡用完前只学会这个也不错呀。”也许是因为频繁跟着视频矫正,也观察了其他人游泳的方式,专门练习后我终于掌握了技巧。直到那一刻,我才不怕水了。即使真的呛水了,蹬腿换气也只要几秒钟,完全可以脱离危险。

之后加上了手部动作我很快学会了游泳。


15年6月,我作为秘书开始支撑另一条产品线的团队。我兴冲冲地搬过来后,得知是人数比较少的团队,心里凉了小半截。因为在我工作的研究所,大团队数量很多,针对大团队支撑工作有很丰富的借鉴案例。另外小的团队举办活动时的议价能力很弱,很多工作会因为成本高,或者人数太少取消掉。换言之,我完全没有做好准备。

因为不了解,就尽量去接近。同事在一起吃中饭时聊到:“省内出差虽然要早起,不过路费可以报销,还有补贴,比市内出差好多了,市内出差打车费都没法报销。”我当时觉得奇怪,同样是因公出差,不会有这样的差别吧。之后我查了报销材料,发现公司和部门规定里都没有说禁止报销市内出差花费。之后,告诉大家报销市内出差费用的途径。这之前我本来以为,秘书和同事的关系像忍者与武士一样,都是为了一个大目标互相配合。这件事后,我自己开始想做一个可以和不同武士配合的忍者。

和小团队接触多了,慢慢发现这份工作的好处了。团队虽小,和外界的沟通一样不少,因此,我得以接触到很多大团队遇不到的工作。另外大团队会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系统,各项工作有固定频率,固定接口人。这套系统像传送带一样,一刻不停地带动团队工作。而小团队中比起系统来说,每个成员的工作方式和参与感更加重要,因此慢慢地我可以发现小团队中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对自己的行事风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去年临近除夕时,我和一个九人团队在包厢里豪放地撸羊肉串,席间老大说起他在坚持每月跑300公里,说道兴奋之处,提议:“我们都说说今年最开心的事情吧。”然后一桌人满嘴油光,眉飞色舞地说了起来。

另一个团队的同事请我帮忙编辑部门邮件时,我因为想某个功能点停下来时,他幽幽地在旁边说:“你的每篇博客我可都是点了赞的。”我大乐:“你就算不点赞,我也帮你编辑啦。”

又有一次,我去团队时,听到同事在吐槽:“我跟你讲哦,某某岗位简直就跟秘书一样……”他声音有点儿大,肯定别的同事也听到了。如果被这个岗位的同事听到了大概会不开心,对他自己也不好。如果是以前,我会义正言辞地制止他。不过这次我稍微有点儿恶作剧的心态,站起来朝着他的方向问:“是谁说某某岗位跟我一样呀?”一时间大家都笑了,吐槽当然也停止了。

直到现在我带的最大的团队也不到30人,这些团队有的一言万钧,行动力极强;有的走南闯北,拼得颁奖大会上的座座奖杯;有的在和周边大团队合作时如鱼得水……我非常感激他们在我到新环境时接纳了我,用鲜明的个性和交流方式一遍遍地告诉我,我的服务对象不是某个模糊的标签,而是一个个具体的,需要被理解的伙伴。


刚到新环境不适应失眠时,我会看丁丁张的书,里面说到上帝是一个微波炉,总会转到一定火候的时候发出“叮”的一声。有一次看了之后还是睡不着,眼睁睁看着月亮从东窗东绕到西窗西。当时的自己像极了辛德瑞拉,心中有很多很多的愿望。现在的自己好像有一点点魔法,开始回头捡起那些零落的愿望,修补它们,然后心里莫名有个声音“现在做得很好哦”。而这之间,我的微波炉转了三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许愿微波炉转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