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文明问题集〉问题99:思维升级:B升A,C升B,不可能吧?
1)许多年前,有一个朋友说了一段很有思想的话:理想中的思维的交流应该给大家带来价值,现实中的交流却给人带来很多压力,烦恼,抑郁,矛盾,以至于伤害。长年以来,大家甚至有一种共识:没办法的,本来就是这样的。甚至于产生了一个不好的变体:a)从制造压力,烦恼,抑郁,矛盾,伤害中谋取利益。这是伤害很多年轻人的办公室矛盾的根源所在,身边也存在因此离职甚至患上抑郁症的年轻人案例。搞得一些父母很紧张,他们不是对这个问题存不存在,好坏优劣作丹丹式的描述与自说自话。他们走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
2)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当然是逻辑。然后,必然要用以下逻辑应用中最重要的定理。
定理:逻辑——分类【A,B,C……】以定性,分布【-1,1】以定量。
3)经过了一些人许多年聊天与实践滳滳嗒嗒的积累,形成了A,B,C分类。即A=思维逻辑=做事,B=字面逻辑=蒙事,C=流氓逻辑=搅事。
学习时选择内容时要用。思考时提高品质=提高A的占比。交流时尽可能遵守A的规则。
比如:医科生医院实习=A,丹丹类的讲演=B,大家好好谈投资,谈工作,突然来了一个人纵贯5000年,横跨8万里的=B。
4)朋友聊天没人管束,想说啥是啥,他们只受上天管,若想的事,不能做,或做不了。管他金典银科,束之高阁,决不花时间成本去碰它,不知道赞比亚首都,搞错了宇文成都生活的朝代,管他呢。任何想法与众识冲突,那就是投资天使轮中了一个妖股=可能大赚。
学问也分A,B,C。欧几里德=A,旦旦众学长的专业与学问=A,星座=B(尽管它可以赚钱)。 5)厚黑学=C,三十六计=C。证明:在逻辑应用中,有一个时间要素,比如工资加一千元等于每月一千,奖金一千等于仅一次一千,两者相差极大。
定义:时间机会成本,设A=加1000元月薪,B=1000奖金,若平均一年一次奖金,则B的时间机会成本=12倍,如果:B是抢银行,则B的时间机会成本可能上百倍,若因此被判终生监禁,则是无穷大倍。而法律有一个潜在的思维逻辑:用时间机会成本确保违法者得不偿失。
厚黑学与三十六计不属于贡献型收益,属于损人利己型收入。它有一前题:假设受害者是自己的敌人,最后的结果:自己成为受害者的敌人,同时,自己也成为所有知情者的嫌疑敌人。所以,这种收益属于奖金性质的一次性收益。与抢劫邻里收入异曲同工,其付出的时间机会成本远高于收益,结论:此两书不仅没有正常逻辑,对现实也是扭曲认识=C类,其行为实施又是收不扺支,所以是一种愚蠢的典型C类。
5)思维的逻辑分类:A,B,C最先收到惊喜的是一个年青精英。他刚升任团队领袖,他用这个分类,判断成员们的工作态度与成果,没有遇到困难。却遭遇了另一种痛苦,他眼见一个成员是偏自我的B类,但是很夸张表现自己聪明与重要,他又不想说白了伤害到他。不好意思批评。他又很珍惜带团队的幸运机会,想把工作做好,家里长辈们也沒有好主意帮他,他终于憋不住了,一次开会把他心里想的告诉了团队:……A类=做事,B类=蒙事,C类=搅事,并表达希望大家按A类做事,搞B,C大家太累了,对每个人都没好处,他又不好意思说,要靠大家相互提醒,……。这些年轻人聪明敏锐,话一说开,如同迷雾散开,每个人的A,B,C思考,交流,行为如同赤身裸体……,大家看在眼里清清楚楚,在度过短时间的尴尬之后……,让他困扰与痛苦的B,C现象莫名其妙地急剧减少……,团队品质朝好里变了,大家似乎也开心,他惊讶之余也搞不清原因。
6)A,B,C代表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思维与文化,逻辑告诉我们肯定存在三种文盲。
分析:A类文盲=不懂解决问题的“思维罗辑”=B类=(不解决问题的“字面逻辑”=只讲道理,忽略事实,证据,结果的呈现)。B类文盲=不懂讲道理的“字面逻辑”=C类=不讲道理的“流氓逻辑”=只讲私利+胡作非为。C类文盲=做不到胡做非为=不懂“流氓逻辑”=A类=必须尊重事实,证据,成果=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妙了,这被提出此段分析的朋友称为逻辑闭环。
结论:A类文盲=B类。B类文盲=C类。C类文盲=A类。
也就是说,B类听不懂A类,C类听不懂B类,A类听不懂C类。
例如:B类比较偏向不劳而获,对A揽事做事的思考不可理解,对解决问题的内容不敢兴趣,用不了几年,对这里面的内容也读不懂了。
C类坚持人都是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滚地撒泼都行,所以对丹丹“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道理”之类的啰嗦毫无兴趣,用不了几年,丹丹类的內容便完全看不懂了,只是读个标题+几个字,看些视频发泄情绪便是了,标题党的现象代表了C类群体比我们想像的要大。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教育问题。这是教育进步的空间。从我们的教育的内容与教育方式而言,缺乏系统的逻辑教育与实践训练,学生比较偏向于B类,A类学生偏少,同时,学习的内容缺乏客观性,可行性的支持,思考是高举高打,自成一体。与社会实践冲突大,难以应用,一部分学生,会逐渐放弃学校的教育与训练,坠入C类也是可能的。
7)对于B类人而言,a)向前,学习(思维)逻辑,便可升级A类。b)坚守B类,c)向后:坠入C类。
民众有个共识,一个人是不可能改变自己的思维与行为习惯的。这个共识不仅得到了众多案例与事实的支持,而且可以作出完美的逻辑证明。(证明省略)。
一个处理了许多家庭矛盾的朋友有一个体会:A,B,C类拥有不同的价值评定标准。他们如同拥有不同的生物特征。差别如同牛马羊一样不同。他举出工作中的实例。
某A类孩子:他问他,有三个选择:a)给父母买房子,b)出钱陪父母旅行,c)父母为你买房。你会选哪一个?他回答:买房暂时沒能力。一个月后陪父亲回囯度假,看了许多父亲插队落户的朋友,父亲感动得不不要不要的,带回一萝框父亲朋友的赞誉。他带着与众不同的典型A类素质与气质,意料之中的在职场中极为顺利。没几年买房,父亲入住,很有钱。
某B类孩子,他劝某孩子,你父亲财产不多,结婚不要买房,让你父亲晚年多点安全感。孩子拒绝:对房子我没要求,现实情况没房结不了婚。
C类孩子:某孩子嫌婚房小,要三室两厅,大闹,他劝孩子父母有养育之恩。孩子在听不懂:说穿了,爷娘的财产早晚给我这个独生子的,不明白他们为啥跟我过不去。
现实社会中,C类孩子造成的严重家庭情感危机比我们想象的高不少,因为,我们有家丑不外扬的传统,但是柏阿姨的“老鬼不脱手,脱手不老鬼”,对一些老年人影响蛮大的。
他深有体会,A,B,C价值标准形成交流障碍,远高于交流中的语言障碍,且易产生许多误解,压力,矛盾,伤害。
8)大量实践证明,阻碍孩子思维模式升级(C升B,B升A)的主要障碍正是各级中的价值认定标准。
9)既然不可能改变孩子的思维模式,那么当孩子发生问题时,所有的努力只能是微调,不可能质变了。父母爱子心切,对这个逻辑结论选择不买帐!
刚开始时,那些父母爱子心切,恐嚇利诱各种招数全上了,全用蛮力,在绝望之中,天上真是掉了馅饼,柳暗花明又一村,上天出手了。事实上,孩子教育的成功全凭上天神力。
先讲原理:比如说,一个B类会有说:拒绝加班是我的权利。如果企业主加50%月工资呢?其中可旨一半B类就是会象A类一样:只要工作没完成,我加班,因为这是我的职责。50%加薪改变了逻辑前提,当然会得出不同的逻辑结论。至此,这还是一个逻辑判断,需要实践与案例的支持。
在实践中,还完成了一个逻辑转换:即从先付帐,再吃饭,改成了:先吃饭,后付战。即先给50%,做A类。改成先做A类,再等50%。如此:便催生了“三个月A类标准工作法”。实践表明,上天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因为,绝大多数案例中,三个月中会发生许多次:对工作的肯定,交付更重要的工作,对升职加薪的承诺,甚至已经发生了换岗,升职加薪。配合“标准面法”,“换职打新法”,这些孩子是背着AK47闯职场,三五年之后,当然会有与同龄人不同的人生了。
在选定了A模式之后,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与经验快速增长,有足够脚力一骑绝尘了,常有上司同事称赞这些孩子,脑子刷清,原因应该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内容,价值评价标准(A类)与常人不同了,人生当然也不同了。其中的逻辑原理非常简单:A类思维与行为的品质与效率,本来创造的价值就高,另外,客观上A类在年轻人中尚属稀缺存在,当然有稀缺溢价,以上的事实便顺理成章了。
定理:年轻人中B类升级A类的方法,先用A类思维模式与行为,然后静候回报。上天从不欺负年轻人。
恭请学长们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