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孩子们知道橡皮筋产生的动力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距离,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形变,当物体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在动手实践操作方面要求孩子们会安装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并且探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最后认同收集数据作为证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孩子们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对本节课的学习上没有太大困难,重要的是在操作时要注意:橡皮筋不能固定在小车后轮的支撑杆上,这样会使小车被卡住,一定要固定在小车尾部的车架上。第二个要注意的是橡皮筋的缠绕方向,怎样缠绕才能让车向前运动,关于这两个问题,我用微课进行展示查操作方法,并且请两个孩子进行重点注意事项的重复。因此孩子们的实验操作很顺利。实验结果也比较明显,能够得出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远。

      最近我发现有些孩子上课不带科学活动手册,虽然在本学期第一节课已经强调每节课都要带着它,可还是有些同学不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们每节课上都有科学活动手册可以记录,我让每个班的课代表在。下课后科学课代表把科学活动手册都收上来,下节科学课上课的时候再发下去,如果偶尔有同学不带,下节课提前通知请他的家长提醒他一定带上,这样就能保证每个孩子在科学课上都可以来记录实验结果。

规培收获:

      今天规培的主要内容有四位赛课老师的分享和朱羽老师的听课反馈以及教研员刘老师对本次赛课过程的反馈。每位赛课老师的分享都很棒,有的从课程设计很出彩,有的板书简洁明了,有的实验材料优化让课堂更有效率。

      朱羽老师对赛课过程中听课的反馈,从课的结构、课堂氛围、重难点突破、板书及多媒体应用几方面进行。分享中有一点我感触颇多,就是“有目的的见学生”。之前有一次上展示课,我也是借班上课,由于对孩子不是很了解,刘老师就向我推荐了朱老师的文章“有目的的见学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也带着自己的“目的”去见了借班学生,了解了班级情况和学生的情况,让我对展示课又多了一份信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