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这是我听过的关于这节课最棒的设计,下面是作者的课后反思。

 

阅读教学的课时如何划分?

每课时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在公开课上,更多老师蜂拥选教第二课时,又该如何取舍?让第二课时不臃肿?

有时我们在肯定第二课时丰满无比的同时,是不是该追问公开课前的第一课时究竟教了什么?

这些问题应该成为我们全体教师真正思考求索的问题。究其原因,大致以下三点:

一是观念层面:惦记出彩,墨守成规。

鉴于第一课时过于程式化,出于“可观赏性”的考虑,一些老师选择更易“出彩”的第二课时便可想而知。这里的“出彩”其实体现的就是一种陈旧的教学观念,课堂是谁的?课是上给谁看的?一心想着听课教师的感受,唯独忘了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出彩”与“成长”孰轻孰重?

二是备课习惯:注重教路,忽视学路。

目前,小学的语文备课,大都采用的仍是按课时备课。通常情况下,一篇课文用两课时学习,篇幅长的、难度大可能就用三课时。这也无可厚非,但部分教师在执行教案时,往往把每课时的教学流程固化成一种模式,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第一课时都是揭题导入,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理清文脉;第二课时复习导入,精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阅读教学一直以来存在着这样程式化的课时误区:备的是教师的教路,不是学生的学路。这样的套路,怎能不导致阅读教学的乏味与低效?

三是课堂教学:目标不明,内容错位。

综观目前各种级别和范围的观摩课、评优课,几乎是清一色的第二课时讲读分析教学。为什么大多数教师对第二课时特别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一是不少教师觉得第二课时的教学是自己驾轻就熟的“拿手戏”;二是部分教师认为第一课时太常规,没什么“嚼头”,而第二课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意因素,能上出“语文味”。然而,从目前第二课时的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年段训练目标不清晰,或“不到位”,或“越位”;

第一个课时单薄,第二课时臃肿;

阅读感悟只关注“语言内容”,忽视“语言形式”等。

其实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涅槃

针对《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第一课时,我在想课始如何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爱因斯坦在我们眼里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怎么样让他在学生心目中如神一般的存在。我想,课前材料的筛选非常必要。后来我找到了杨振宁说的话,找到了霍金的评价,再后来我找到了《环球邮报》面向全球的千年百位名人评选,以及“新华社华盛顿电”关于引力波的预言……在后来的试教中,我发现这些语言呈现在学生眼前,的确对学生产生强大的视听冲击力。我觉得这样的认知冲突,对于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应该说非常有帮助。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认知冲突,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建立在学生预习基础上的初读环节,我想通过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检查,了解孩子们的初读情况,并根据具体的学情,确定学生的真实起点加以指导。根据“学生会的我们不交”的原则,把一些一类字及其相关词语剔除掉后,就只剩下三个词语“踱步、一撮胡子、一塌糊涂”。多次试教后呈现的状态,也证明这三个词语的确就是学生阅读的障碍。由这样选择字词指导的过程,我悟出无论选什么字词一定是基于学生真实的学情,不是空穴来风。对于选定字词的教学,必须根据字音、字形或字义等方面的确存在的问题去突破,做到方法恰当,效果显著,杜绝随意过场。

理清文脉环节,我是直奔主题的。我后来小结方法:抓住主要人物,概括出关键事件,就能整体上把握主要内容。由这一篇学到的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推而广之这一类文章尝试运用,体现了“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另外,《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对于四年级孩子而言,篇幅较长。基于文本整体架构,我不断明晰课时划分,紧扣“伟大”这条主线,围绕三个问题去设计教学:

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是怎样的人?

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是怎样的人?

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又是怎样的?

第一课时着力品析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围绕这个问题制定了第一课时的三个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时间节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走进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初步感知爱因斯坦不拘小节的特点。

冷静下来,我还想说的是“奋斗”。每一位小语同仁,都会从某一个角度去体会幸福的内涵。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的幸福应该在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上,应该在学生吮吸语言文字的甘露中……而幸福状态的呈现,应该像我们高林生老师说的:立足课标,准确把握学情;基于教材,选准教学内容;对接课堂,关注预设与生成,去扎实、丰实地教好语文,让我们每一节课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幸福旅程,成为他们童年生活的美好的记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课《爱因斯坦和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