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鉴今之二——老子与孔子


题记:读史明智,鉴往知来。

经典出自于人中先圣豪杰。先圣虚怀若谷、心怀天下,绝不贪图蝇营狗苟。

老子在悟透了宇宙万物之后,用寥寥五千字著成了备受古今中外推崇的道家经典巨著——《道德经》,他认为世间万物道法自然,一切人为外力因素将破坏此种道法,最后必将导致物极必反,我们必须“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功成身退”,国家也应该“无为而治”。老子还主张“去甚去奢去泰”,保持冲虚而不盈满的状态。

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心目中的道并非我们常人所言之道,不是单指某一规律和道法,它是指宇宙,道无所不在,周行不止,是万物之根本;道是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的无形物。可见老子在两千年前就冲破了“有神论”,主张“无神论”。

经典就是经典,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无可挑剔,世间万事万物本就对立统一、不破不立、因果循回,然而正因为先圣先师的思想博大精深,恰如宇宙般浩瀚无垠,在渺小的人类历史和短暂的生命历程中难以功德圆满,实践起来有困难的理论,自然就会遭受如你我般普通的俗世之人的反驳和质疑,很多人便认为老子的思想不可取,容易让人颓废、中庸而不思进取,甚至不主张教育将这些思想观念传授给学生和下一代,但这并不影响真理的标准,也不影响我们对探索真理的勇气和决心。

因为在先圣先师的真理面前,错的往往是我们,我们知识阅历浅薄、见识短浅,对真理常常是断章取义、以点带面,笼而统之地盖棺论定,最终在真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南辕北辙,最后我们多数人就成了今天这样怨天尤人的普通人。

老子认为,“功成身退”是文人入世的信条。他一向只注意研究学问,不在乎个人得失荣辱,虽然学识渊博,却一直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当贵族王朝失败无藏书可管之时,他骑着青牛离开东周到了函谷关,在镇守函谷关的周大夫尹喜地盛邀下,写出了五千字的《老子》,便再次骑上青牛出了函谷关,从此不知去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君子之交淡如水,直言不讳,兼听则明。

相传孔子到东周王都时,曾向老子问礼,老子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孔子的缺点,说孔子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得罪权贵,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告诉孔子,君子就应该适时地出仕,适时隐居,善做生意者,深藏货物,德行高尚者大智若愚,深藏雍容华贵和过高的志向,大有裨益!

孔子听后对弟子们说:“鸟能飞,我可以用箭去射它;鱼能游,我可以用线去钓它;兽能跑,我可以用网罩住它。龙是乘着风云上天的,我就无法知道了。老子大概就是一条龙吧”!可见心灵相通之人,惺惺相惜!

对孔子一生最好的称呼莫过于老师,而且他还是个民办教育家!但他绝不是为五斗米折腰、贪附权贵、得过且过的老师。他是先圣之师,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曾任一些小吏。30岁左右,就成了著名学者,奉召开始办私学,有教无类、广收门徒。他心怀天下,早年一直在各国奔走游学,推行其政治思想而备受冷遇。晚年一直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整理古代文化典籍。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和主导精神,是孔子思想的灵魂所在。他认为有德之人必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安贫乐道,舍生取义。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希望统治者作为道德楷模来教化民众,他认为法律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犯罪动机,所以他主张“以德治国”!

然而,反观几千年的统治阶层,他们断章取义,学会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专制统治,却永远“允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既做XX,又立牌坊!就这样孔子主张的“以德治国”理念被断章取义、歪曲成真,倘若孔子还在,该有多伤心!

孔子的一生是奋力治学、不计荣辱得失、为国为民的一生。据说他周游列国之时,在去晋国的路上,一个7岁的孩童拦路问孔子:“先生,鹅的叫声为什么那么大”?孔子说:“鹅的脖子长”!孩童道:“青蛙脖子短,为什么叫声也大呀!”孔子无以言对,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

可见,隔行如隔山,孔圣人亦有不懂的问题,但是他虚怀若谷、一心向善的力量一直在鼓舞着后人!读史明智,鉴往今来,让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回首历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心境沉稳,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史鉴今之二——老子与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