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智群 | 流程“边界”逻辑

文 | 方智群 原创 作者很辛苦,路过点个赞!

本期我们来探讨流程的四个“边界”:

1) 活动边界(需要干的);

2) 责任边界(要我干的);

3) 能力边界(我能干的);

4) 意识边界(我想干的)。

流程图,想必大家知道,通常表达为:“□→□”,即从一个活动框指向另一个活动框,形成一系列的链路过程。

很多人问,为何见过大多数流程图的活动表达为方框?而不是圆形?

在字源学里,“方”代表“边界”,“方”字形,乃一男子作小解状,在原始社会,族群以撒尿来宣誓边界,此地是我地,彼地是你地,故流程图里的活动方框“□”,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活动边界”。

在创立公众号之初,我想了很多名字,最终选择了『流程方成事』。

1)谐音梗是其一,『方成事』谐音『方程式』,为了好记,做流程,实际是代数解方程;

2)PROCESS CAN LEAD TO WIN(流程致胜)是其二,流程是行“事”艺术,无流程,不成事,想传达这样一个概念;

3)敝性方,鞭策自己在流程领域要有一番作为,此为三;

4)最重要的,“□”(方),是流程构图的基础元素,不论是PSA概要分析九宫格,SWIMLANE跨角色泳道图,还是BPA过程管制表,都用到了“□”(方)。

“活动边界”,通俗理解就是“要干的事”。

其中又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干什么,组织要成功,流程就要理清楚,组织实现成功的“路数”,需要干哪些事?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这些都要理清楚,只有理清楚,才能干明白;

其二,这些事干的基准是什么?事情干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往下放行?要讲出来,让大家知道。

当你理清楚组织业务流程的“活动边界”(需要干的)后,就要把“角色”带入到“活动边界”中去,分配下这件事谁干?那件事谁干?谁先干?谁接着谁往下干?就像一个方框进入到另外一个方框。

“□”与“□”之间为什么能够连接起来?

是因为这里面有一条“隐线”,我称之为“责任链”,亦或是“责任纽带”。

“活动”是“珠”,“责任纽带”是“线”,流程没有“责任链”,所有“活动”就会离散,无所指向,变成“盲动”,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很多组织,看似大家都在努力干活,实际上并不清楚要干什么活,哪些要干,哪些可以不干,不清楚,多数人见有活就干,是为了避免自己被认为很闲,所以浑水摸鱼,所以忙于救火,大家都不清楚为哪条流程干,以及干完以后最终去实现什么价值。

“责任边界”(要我干的)就是让处于流程链上的每个角色都清楚自己该干什么,要我干嘛?这样流程活动才能一个推一个地往前增值运转。

再看回“活动”与“活动”之间的交界处,存在一个空白地带,这个空白地带其实是风险敞口,问题往往发生于此。

所以,我们明确了“活动边界”(需要干的),而未明确“责任边界”(要我干/好的),就会发现事情都干了,却都没干好的尴尬局面,你要追责吧,好像大家都有责任,但又好像大家都没责任,责任在于流程接口设计时,责任边界就没有界定清楚。

通常在责任边界设计时,会出现三种情况:分离,交叉,吻合。

1)分离:三不管,责任不到,责任真空,互相推诿;

2)交叉:重复管,责任打架,责任分化,互相指责;

3)吻合:协同管,承上启下,像接力赛,共通默契。

所以,只有“责任边界”>“活动边界”,才能去消除“活动边界”与“活动边界”之间空白地带的风险敞口。

因为很对流程设计,除了“活动边界”明确定义要干的之外,“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接口部分,还存在许多无法完全穷举的沟通、协调事项,而往往是这些沟通、协调的隐含事项,影响了流程整体的价值输出和成败。

这些事项,因为是隐含事项,所以无法在流程的活动(要干)清单里面被成文定义,这个时候就需要用“责任边界”去覆盖“活动”与“活动”之间的空白地带,避免在空白地带掉链子。

我们不妨把流程看作是一部组织价值输出的机器。

“责任链”是流程机器的传动链。

“责任”是传动部件(像齿轮),首先,要咬合良好,一环扣一环,才能正常运转,递送能量;

其次,齿轮会磨损,责任会随着工作热情的退却或工作量的变化,或随着“权-责-利”的不对等失衡,而逐渐弱化(延伸出来讲:责任边界≈权力边界≈利益边界,“≈”就是对等,相应的责任配套以相应的利益,并授之以相应的权力),所以,针对责任齿轮要进行预防性维护、检修,定期调试、校准(定期对“权-责-利”进行盘点、校准)、润滑保养,否则,责任链断裂会造成流程机器的不运转,或部分活动节点(齿轮)的空运转。

除此,针对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岗位,组织应该启动各角色的“能力备件”机制。

什么是角色的“能力备件”?

能力备件,就是流程责任链上的各角色,要扩充其能力边界,使自己的能力边界>责任边界。

我们不能让一个齿轮因责任故障,而造成整部流程机器停止运转,我们要让流程链条的上下游角色,通过预见性能力储备,彼此了解彼此的业务,或者部门内部角色可以梯队后补。当张三的责任“阵亡”了,李四马上可以“顶岗”到位,而不至于使组织流程运作,陷入瘫痪或空运转状态,或者因某人的离开造成流程不可恢复的效率震荡。

责任越大并不必然能力越大,要循序渐进,一口吃不成胖子。

当一个人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责任时,不要贸然地让他临危受命,扶大厦之将倾,大厦没倾,他自己先倾了,责任>能力(或远大于,或有责无能),稻草垛压死瘦骆驼,这样对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能力越大责任应当越大(注意,我讲的是应当,说明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

如果不是,说明你的组织存在人才闲置,人才闲置是一种浪费,他有能力,你不让他去抗责任指标,就无法进行“能力变现”,对人才来说是一种“埋没”。

被“埋没”的人才,最终只有两条路可走:一则,继续被“埋没”,安于现状,使得自己变得越来越不思进取,变得平庸无能;二则,另谋高就,选择离开,组织最终损失。

所以,能力边界>责任边界,组织应该让每个人在责任履行到位之外,去扩充第二能力,流程运作除“责任齿轮”外,应该有“跨角色能力备件”。

最后讲“意识边界”,意识边界>能力边界,唯如此,能力边界扩充才成为可能。

什么是“意识边界”?

通俗讲,就是说:天下事,在多大范围内被我认为是我的事。

能力越大,意识不一定越大,而意识越大逐渐的能力也会随之越大。

能力强,不一定意识强,“能干”的,不一定“想干”,“想干”的,通过不断地去“干”,可能最终会变得“能干”。

“把一切事,都看成是个体可以努力去作为之事”,是一个人开始进入做事思考的前提,无意识“此事该我做”,甚至意识了“此事该我做,也不做”,则对其能力进行培养,对其授权授责,也是无用。

有些时候“责任”划定的越清晰,反而把“能力”禁锢在“责任”划定的边界内,甚至“意识”也成了“囚徒”

组织在发展,那些一直保持着“意识边界=能力边界=责任边界”的人,最终一定会因落后被淘汰。

综上述,应该是:

意识边界(我想干的)>能力边界(我能干的)>责任边界(要我干的)>活动边界(需要干的)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1)意识边界:企业文化可以努力;

2)能力边界:人才发展可以努力;

3)责任边界:组织设计可以努力;

4)活动边界:流程设计可以努力。

要打造优秀乃至卓越组织,多领域专家一定要多科会诊,联合手术,共同参与到组织的适应性变革当中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方智群 | 流程“边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