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府井到美术馆充满了浓浓的文化记忆

从王府井到美术馆充满了浓浓的记忆

秋天没事儿去王府井溜了一圈,拿着相机闲逛,漫无目的的边走边拍,摄影的专业术语叫做“扫街”把一些相对好玩的好看的景物记录下来。

王府井从来不缺人,是外地游客最爱的地方,南来北往的抄着各种口音。其实真正的北京人是很少去的。

王府井小吃街,升级改造中。那些吓死老外的小吃炸蝎子、炸麻雀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友好门前门可罗雀

那么多的游客对王府井情有独钟也许就是为了这些名牌来的吧,中国照相馆伟人照永远的摆在那里,哪个品牌的宣传能是这个高度呢?

大姐拍照姿态很稳吧

好奇的孩子

还有多少人,多少北京人会去这样老牌商场购物呢?它们存在的意义也许只是我们记忆中的一个符号吧。

王府井天主堂(St Joseph's Church),俗称东堂,又名圣若瑟堂、八面槽教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4号,是耶稣会士在北京城区继宣武门天主堂之后兴建的第二所教堂。

王府井天主堂现存的教堂建筑是一座三层罗马式建筑,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整座建筑成功地融合了中西建筑的风格。2000年伴随着王府井大街的改造,北京市政府投资在教堂前兴建了一座广场,从而使王府井天主堂成为王府井步行街的一处景观,而王府井天主堂也因之成为北京最为市民所熟知的一座天主教堂。

王府井天主堂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由意大利籍利类思和葡萄牙籍安文思两位传教士创建。明末,2人在四川传教。清初被清兵虏至北京,在肃王府当差,顺治十二年(1655),福临赐给他们一所宅院和一块空地(即今址),他们即在空地上建筑一座教堂,即北京城内第二座圣堂(第一座为南堂),也就是最早的东堂。东堂内曾保存有多幅宫廷画师郎世宁绘的圣像,嘉庆十二年(1807年)失火后废止。1884年,重建罗马式大堂,在义和团运动中又被烧毁。1904年,用“庚子赔款”重建。

东堂继续往北,老字号商务印书馆(英文名称:The Commercial Press,简称CP)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编纂《辞源》等大型工具书,译介《天演论》《国富论》等西方学术名著,出版鲁迅、巴金、冰心、老舍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商务积极完成公私合营改造,并1954年迁至北京,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1958年,中国出版社业务分工,商务承担了翻译出版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和编纂出版中外语文辞书等出版任务,逐渐形成了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世界名人传记”为代表的翻译作品,和《辞源》《新华字典》《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英华大词典》等为代表的中外文语文辞书为主要支柱的出版格局。

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第一座以演出话剧为主的专业剧场

首都剧场 1954年建造,设计者为林乐义。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之感。这里代表中国表演的最高水平之地。

老牌酒店华侨大厦,这几个字是陈毅元帅的墨宝。

秋日下,在北京漫步竟是一种精神上的给养,这就是一个文化古都的魅力,如果你有时间也来走走。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王府井到美术馆充满了浓浓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