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展】“乡村遗存的绣美艺术展览”:从精美绣品中,看少数民族文化

提到贵州少数民族,很多人首先会在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歌舞。可是你知道么,世居在贵州深山中少数民族妇女,不仅能歌善舞,而且还心灵手巧,她们也许没有多少文化,但她们却在祖辈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凭借着天马行空的想象,用手中的财险在绣布上绘下了一幅幅精美的画卷,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记录下她们的生活,还有,她们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徜徉《乡村遗存的绣美艺术展览》,去感受贵州少数民族绣女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也一起去体会每一件绣品背后的故事。

也许在很多人的眼中,贵州少数民族妇女的生活是很“苦”的,这种苦,不仅是因为他们要独自面对丈夫外出打工后留下的繁重农活,也是因为她们要为此承担起照料家中老小的艰辛和枯燥,这种来自于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会让很多人觉得她们的日子过得“很苦”。

但事实上,即便是面对着独守空房和繁重的家务,深居在大山里的少数民族妇女却没有因此消沉,她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对自己所处的村落有着无穷的幻想,她们或许不能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但她们那天马行空的想象,让她们可以借助针线和绣布跳脱出辛苦的劳作和与世隔绝的生活,在现实和想象之间绣出一件件亦真实亦虚幻的作品。

她们并不是艺术大师,但又有谁能够否认那些绣品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限量版”呢?

刺绣,作为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多为妇女作绣,所以也叫做“女红”,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刺绣文化也是古已有之。

勤劳智慧的少数民族妇女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还将自己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实际经验运用于刺绣,发明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作品,例如织锦工艺。

早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了技艺纯熟的织锦绣品,汉武帝后,织锦技艺更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波斯(今伊朗)、大秦(古罗马帝国)等国。而在中国西南地区,也早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项传统技艺。

据说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开发西南地区时,曾亲自为贵州民族人民绘制织锦图谱,赠送蜀锦,并命令会织锦的士兵向当地少数民族传授织锦技艺。

我们可以看到,眼前这幅织锦沿用了苗锦经线做底,纬线起花的传统技法,整体纹样以菱形框为主干,在大的菱形框架中又分布了若干小的菱形纹样,不断循环,从而形成了对称协调的分形效果。

如果仔细观察这件绣品的细节,我们会发现,它并不仅仅是大小菱形的简单复制,而是在里面穿插了灵动的蝴蝶和游鱼图案。

当然,这并不是一种突发奇想的设计,因为在苗族人的心中,蝴蝶和鱼都是产子多的动物,所以这件绣品还蕴含着“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这件绣品完成于1959年,虽然它的作者已经无法考证,但我想,她一定是一位内心柔软细腻的母亲,她在绣制这幅绣品时,一定是对孩子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希望他可以健康成长,希望他可以幸福快乐,希望他可以光宗耀祖……

在少数民族文化中,无论开始孩子的衣裳,或是给情人的礼物,都是当地妇女自己用针线来绣制,所以很难会看到一模一样的绣品纹样,因为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她们自己想象出来的画面,那里面有她们的故事,还有她们藏在心里想说的话。

在展览中,除了有挑花、平绣,还有一些贵州特有的少数民族刺绣工艺。

马尾绣便是其中一种。

提到马尾绣,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它具体是一种怎样的民间刺绣工艺,也许只有很少人才能说得清。

我有幸观看过一次马尾绣的现场表演,它的材料是用马尾作芯,用丝线缠绕在马尾上,再用这种马尾芯的绣线盘绣在纹样的轮廓上,最后用另外的彩色丝线填充在轮廓内。这种刺绣技艺是现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被学者称为刺绣的“活化石”,它也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

展览中我们看到的这件水族背扇便是用马尾绣工艺制成的绣品,它以蝴蝶纹和太阳纹为主体纹样。整件绣品用缠绕着白色丝线的马尾在深色底布上先勾勒出纹样的轮廓,再用彩色丝线进行填充。

只要细细观看,就可以看到在主纹周边还绣有寿字、花卉、祥云等充满了吉祥祝福的纹样,除此之外,这位少数民族妇女还用了一些黄色的亮片来对背扇进行点缀,使得整个背扇看上去显得非常华贵,富丽而堂皇。

可能现在很少有人见过“背扇”,尤其是从小在都市里面长大的人,更是听都没有听过。可能你们知道么,直到今天,在贵州人和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背扇依然是当地十分普遍又非常重要的生活用品。

很多少数民族妇女会将背扇称为“背儿带”,因为她们会在平时农田劳作或是家务劳动中用它将年幼的孩子背在身后,这样可以腾出手来参与劳动。

因此,在当地人的眼中,背扇不仅是背负孩子的“襁褓”,更是连系母亲和孩子情感的纽带,因此少数民族妇女会将背扇作为她们送给孩子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份礼物。

也正是因为这样,她们会格外用心缝制,不仅会用家里质地最好的布料、最漂亮的饰物来精心裁制,也会用最美丽的图案来表达她对孩子最美好的祝愿。

就比如这件水族马尾绣背扇,它是以蝴蝶图案为主纹样,这样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好看,更隐含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蝴蝶救婴”的传说:

据说远古有十个太阳,一位母亲为了生存,不得不背着孩子去耕种,可是天气酷热难当,孩子在烈日的炙烤下奄奄一息,这是,肥来了一只巨大的蝴蝶,它盘旋在孩子的头上,为这个孩子遮阴,还用翅膀给他扇风,保住了孩子的生命。
为了感恩蝴蝶的功德,母亲便将蝴蝶绣到了背扇上,以此祈愿可以得到蝴蝶的护佑,让孩子可以平安成长。

可以想象,绣制这件背扇的母亲一定也怀着和传说中那位母亲同样的心情,期待着孩子可以幸福快乐地成长。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蝴蝶”了,它不仅是贵州三都水族人民心中最具灵性和神性的动物,在贵州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也同样流传着美丽的“蝴蝶传说”。

在榕江月亮山苗族地区的创世神话中,“通天神树”(枫树)的心变成了蝴蝶,树梢变成了苗家神鸟鹡宇鸟,蝴蝶与水泡游方(即恋爱),产下了十二个蛋,经鹡宇鸟孵化之后,生出了人类的始祖姜央以及雷公、龙、老虎、牛、蜈蚣等世间万物。

这个神话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苗族人的自然观:人与万物同根同源,共生共荣。

而这个神话故事也常常作为苗族妇女的创作素材,她们用不同的绣法绣制在衣衫、头巾、背扇上,通过这种古老而质朴的方式叙写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信仰。

除此之外,“龙”在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妇女们充分发挥想象,绣制了各式各样龙的图案:双身龙、牛龙、狗龙、盘龙、花龙……它们的造型独特且夸张,但无一不表现出了力量的美感,让人不得不佩服少数民族妇女们大胆的想象和高超的刺绣技艺。

这些绣工精巧的绣件均为纯手工打造,一件成衣从染色、制衣,一直到绣花,往往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她们只会为自己的亲人绣制,即使有人出再高的价钱,她们也从不外售。

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少数民族妇女也会提前为自己绣制一件“老衣”,作为自己去世入殓师穿的衣服,她们认为,在亡故以后,穿上这件绣着图案的老衣去到另一个世界,祖先们才会认得自己。

来时,带着一件绣花背扇;走时,穿着一件绣花衣裳,这,才是人生圆满啊。

不可否认,乡野中的农村妇女鲜少有人识字,但这并不表明她们缺乏想象力,也许,正是因为她们没有受到文字的约束,才会因此拥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是即便经过了高等教育的艺术生都无法企及的,绣布和绣针是她们记录生活的工具,也是她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也许会有人说那些图案很“土”,但谁也不能否认,每一针,每一线,都留驻着她们的生活,流露出她们的情感——那是她们的艺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探展】“乡村遗存的绣美艺术展览”:从精美绣品中,看少数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