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后汉人物之周子居:治国者器

世说新语中关于周子居的记载如下:

德行第一: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赏誉第八:

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者器。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


关于周子居,《后汉书》及《资治通鉴》等传统常见史籍并未录及。依笺疏线索阅知资料若干,依据个人理解,简录于下,权做扼要考据及议论。

《五总志》:太守李伥选周子居、黄叔度、艾伯坚、郅伯向、封武兴、盛孔叔为六孝亷,以应嵗举。未行,伥死,子居等遂驻行丧。伥妻于柩侧下帐见之,厉以宜行。子居叹曰:“不有行者莫宣公,不有止者莫恤居。”于是与伯坚即日辞行,留封、黄四人随柩。时人以为知礼。

大意是说,太守李伥选出周子居等六人应试岁举,六人还未出行,李伥就死了,于是六人就停留下来,参加李伥的葬礼。李伥的妻子勉励他们岁举为第一要事,不要因李伥的丧葬误了考取功名的时间。周子居于是叹道:因为师长的丧事而误了功名和因为功名而不顾及师长的丧事,都是不好的,各有其人才不留遗憾。于是和艾伯坚出发去应岁举,另四人留下为李伥服丧。

《续汉书》:周乘字子居,拜侍御史、公车司马令,不畏强御,以是见怨於幸臣。此条亦见引于《太平御览》。

《汝南先贤传》曰:“周乘字子居,汝南安城人。天姿聪朗,高峙岳立,非陈仲举、黄叔度之俦则不交也。仲举尝叹曰:‘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也。’为太山太守,甚有惠政。”

《风俗通义》:周乘为太守李伥所举,函封未发,伥病物故……乘拜郎,迁陵长,治无异称,意亦薄之。该书作者应劭还认为周乘“去丧即宠”-不为亲人守丧而赴取功名,是为不孝、不知礼,有违“祀纪”。与《五总志》“时人以为知礼”语,颇有出入。

此《五总志》为帝王钦定四库全书,所以如此记载,应该是代表了后世文人士子对周子居“去丧即宠”的理解。应劭活动于灵、献二帝时期,著作颇丰,尤其于礼议方面颇有建树。但是,因为洛阳遭董卓之乱,原有史籍经略多有遗失,他后来关于礼议方面的著述,不能作为议定周子居“去丧即宠”的全部依据,仅可代表其个人好恶。而且,李伥身死,虽“函封未发”亦是公事一桩,权若诸弟子俱服丧而弃朝廷岁举,则置李伥何地?又置朝廷于何地?

关于应劭记载周子居为官“治无异称”,与之有出入的只有陈仲举曾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者器。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陈蕃此语出自《汝南先贤传》而并不见于《后汉书》,《汝南先贤传》本是颇具地方英雄志或家传一类的性质,难免多有褒扬,亦不足尽信。但是,根据《后汉纪》亦载周子居语:“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其既以黄叔度为参照,以求修身,故此,《汝南先贤传》载其“非陈仲举、黄叔度之俦则不交也”也当是可信的。由是陈蕃称赞他“真治国者器”也当不虚。而陈蕃与应劭既均为周子居同时期人,陈蕃又曾主管官吏选拔与考核,与周子居定然有更多工作方面的交际,对周子居有所评议,也合乎于逻辑。应劭的工作便与此不搭边界了,所以较其“治无异称”,《汝南先贤传》语“甚有惠政”更为可信。

总体来说,《世语》所载体现了周子居的德和才。而这两方面,根据史籍记载,又都存在争议。既然没有更多人认可的正史以供参考,综合考较各方记载,周子居的事迹虽然不详,仅依现有之籍参之,其德与才当不愧为一先贤。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说新语|后汉人物之周子居:治国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