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久以前看过李宗盛的一个短片《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这部短片用短短的12分钟记录了李宗盛从年少时期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心路历程与人生感悟。
看完,思考良久,《法华经》中所说的“功不唐捐”不也正是此意吗。
回想自己,在北京的这些年,不断地尝试写作、演讲、组织活动、学习英语。。。
现在,这些过往因为一时兴起的爱好,或者创新的尝试,在不断的给自己一种“似曾相识,冥冥注定”的感觉,帮助自己在所从事的领域中得到帮助和支持,让自己能够很快上手,领先于他人。
我相信,正在看文章的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感受!
跟朋友聊天,他们总是会问我,为什么我这么喜欢看书,学习力这么强?
在朋友眼中,之前从事了5年多的项目管理工作,突然转型做金融,而且还能做得不错,这些都归功于我的学习力。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学习力】是核心竞争力,所以大家都会积极去付费一些知识平台,比如:樊登读书会、得到等等,这种典型的“知识焦虑”是我们现在社会的特有标签,自从罗胖将“知识付费”这个名词引入后,这两年各大知识付费平台瞬间铺满市场,如果你手机里没有几个知识付费APP,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我们每天所听到看到的这些“新知”到底有多少能够沉淀下来,有多少能够被实际运用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呢?
所以,在我看来比【学习力】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迁移力】!
大家都听说过1万小时理论: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那么,在现在这个以“快”著称的社会,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惊人,大一新生的所学的专业知识可能在大四还没毕业就已经过时了,那么这个10000小时的学习还有意义吗?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咖在不同的领域都有非常好的成绩,难道仅仅是他们学习得快,比你勤奋N倍吗?
其实,想同时能在不同领域都能有所成就,这些都是源自于对过往成功经验或者底层逻辑的“迁移运用”,学习新知固然重要,但是能把自己其他领域的技能迁移到新领域,持续叠加形成的优势,才是很多大咖在很多领域可以做到一流的秘密。他们用同一种学习能力、归纳能力进入很多不同的全新领域,也就是所谓的一招鲜吃遍天。
最典型的的成功案例就是:年仅27岁的前百度副总裁 李叫兽,他擅长于归纳营销方法的最底层核心逻辑,将底层逻辑迁移到各个领域进行分析。
而这些大咖的“迁移运用能力”无非就是有3部分组成:知识、技能、才干
所谓知识就是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最新的行业资讯、做事的流程等,这些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获得。
技能是我们通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训练出来的,比如快速阅读的能力、谈判能力、公众演讲能力等
那么,才干则是一种通过大量训练后结合天赋的一种内在的特质体现,比如:价值观、洞察力、对机会的把握度、关键时刻的决断力、个人魅力。
俗话说的:隔行如隔山,说的就是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而知识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学习而获取,但是技能却可以在不同领域迁移,而才干可以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得到延伸。
所以,就像开篇李宗盛说的: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曾经走过的这些路。过往积攒的经验和能力就是我们的技能和才干,当你跨越到另一个全新领域后,你所需要做的只是更新你的“知识库”而已。
更多想法陆续更新中,欢迎朋友们添加微信,互相分享知识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