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区别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从全国各地的普通家庭中挑选了100个孩子,分成两组:50名是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另50名是对手机痴迷的孩子。


10年后,跟踪调查的结果令人唏嘘:痴迷手机的50个孩子里,只有2位考上了大学。另一组的50个孩子,几乎全部考入了大学。这些考入大学的孩子里,有16位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看完这样的报道,不竟让人感慨:人生的差距,难道就被一部小小的手机无情拉开了吗?手机是一个魔性的东西,有自制力的大人都容易着迷,何况是孩子。



80%的孩子,被手机偷掉了健康


下班挤地铁的路上,满满一车厢的人,几乎都在低头看自己的手机。这种现象司空见惯,本就没什么好说的。只是这一天,旁边的那对父女,倒是突然引起了一些思考。


爸爸背着大包还推着婴儿车,在狭小拥挤的车厢里更引人注目。女儿大概3岁的样子,躺在婴儿车里倒是比外面挤车的大人舒服很多,不时发出一阵阵的嬉笑。


婴儿车里动画片外放的声音比较响,考虑到孩子较小,大家都没作声,低头看自己的手机。过了几站路,估摸着父女俩快下车了,爸爸拿走了孩子手里的手机,只是这一个动作,整个车厢都是小女孩的哭声。


爸爸安慰了几句,显然一点效果也没有,小女孩只哭得更撕心裂肺。一车的人,也都抬头看了看这位父亲。他有些紧张又无奈,慌张间又把手机打开动画片还给了女儿。一瞬间,小女孩就不哭了,很安静,直到下车。



原来哄孩子,一部手机就可以。3岁孩童,对手机也依赖如此,难免让人深思。有调查显示:0-5岁儿童,智能手机使用率超过80%,3岁起就玩手机的孩子超过30%。


然而,“苹果手机之父”乔布斯,生前却从不让自己的三个孩子玩iPad和手机。他说:“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作为智能手机的研发者,他深知智能产品对孩子的伤害。


有一阵子,小姨很头疼表妹的眼睛,还特意跑去上海挂了专家眼科。原因是表妹的眼睛总说很干,也隐隐有些睁不开。才8岁的表妹,3岁时就能记住妈妈的屏保密码,自己开锁看动画,一气呵成。


上了小学,老师反映表妹小动作很多,在课堂上也坐不住,爱走神也很爱动打扰同学。眼睛不舒服,也是上了小学之后的症状。



拍片结束当然是没什么问题,但医生也说,孩子过早地接触手机,手机电子屏幕的色彩艳丽,画面转换过快,极易让孩子的视觉神经系统疲劳。弱视、散光等问题也因此而来。



再者,适应了手机快节奏的孩子,很难在相对日常静态的生活环境中凝聚注意力。课堂上坐不住、静不下心的孩子,80%和手机有关。这么小的孩子,也正在被手机一点一点偷掉了健康和学习的能力。


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


最小的孩子,已经熟练到能自己用手机看动画,一看就停不下来。再大一点的孩子,刷抖音、玩王者荣耀、吃鸡……,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手机,让正在认知这个世界的孩子,走了弯路,生了心魔。


初三男生经常玩王者荣耀等游戏,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无计可施,于是让奶奶将孩子的手机藏起来。




没想到,男生发现手机没了,情急之下,男生到商店买了一把水果刀,威胁奶奶交出手机,好在被警方及时制止,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只是为了要回手机玩游戏,就能拿着刀逼至亲交出手机。


00后女儿迷上了手机直播,3个月内给男主播打赏花掉了10几万。这些都是孩子趁妈妈睡觉的时候偷偷付款的,还注册了自己的账号私自登录充值消费。


更过分的是,女儿删掉了妈妈的消费通知。等妈妈发现银行卡里钱不见的时候,起诉要求退钱已经晚了。偷偷打赏,偷偷游戏充值,这样的行为不在少数。


一个班级过半的学生玩抖音,老师急得都哭了;小学生用手机拍抖音,结果直播了妈妈洗澡全过程;孩子在抖音,拍丧礼全过程,发几段话集赞的,让人唏嘘……



手机就像这群孩子的精神鸦片,原本活力十足充满生命力的孩子,所有饱满的生机就这样被吸走了。说手机是毒品,一点也不过分。


网上曾经有这样一个视频,7位青少年挑战20分钟不玩手机。在不看手机的短短20分钟里,有人像失去了灵魂,目光呆滞;手机一发出提示音,有人就焦躁难安;有人等得无聊,开始自言自语……


每分每秒都变成了煎熬。直到20分钟结束,拿起手机,他们脸上的笑容才终于恢复。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变得这么离不开手机了?


优秀的孩子,都有一个愿意带着他玩的父母


也有极个别不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但遗憾的是,她们的父母,离不开手里的手机。河南公交车一工作人员捡到一个被乘客遗忘的纸箱,纸箱里装满了小学生的手写信。



这些信中不约而同提到,希望在假期里爸爸妈妈不要玩手机了,多陪陪自己。成长期的妻子,具有很强的模仿属性。家长们的日常行为,非常容易被孩子们所模仿。


身为父母,真的应该放下手中的手机,多陪陪自己慢慢成长的孩子。一个时刻离不开手机的孩子,她的背后是一对同样离不开我们的陪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