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青城山

卜灭

再一次踏上旅途,我誓必将之征服。

站在山脚仰望着这座直入云霄的大山,这将是我所攀登的第二座山峰,此次吾乃有备而来,故只会尽兴而归,为弥补上次半山腰的遗憾,提前一日就来到了山下的小镇,养精蓄锐只为今日一战。

走下客车,湿润而凉爽的空气吸进肺里,大脑一阵畅快的眩晕,熟悉的地方,熟悉的感觉,迎面招揽客人的店家极为热情,但这一定不是住店的最佳时刻和最佳地方,所有登山之人又怎会未裹腹早餐而来,礼貌回应笑笑,踏上前方的道路,穿过山下的古镇,进山入口还需走上一段距离。

位于成都西部边缘的这座大山,是邛崃山脉的分支,周围诸峰环峙,状若城郭,大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温和湿润的气候让这里常年多雨,空气湿润微凉,夏日绝对是一个避暑的最佳胜地,秋日也能领阅到大山的清幽,春日,万物生长一片生机勃勃,冬日大抵不会有人踏足,若大雾消散,阳光明媚,能登立于山顶之巅一窥全山冬景也未尝不可。

此次登山正是在秋收秋耕之际,眼前的山色并无枫林般的红艳艳,也无稻田银杏那般金色灿灿,四季一如既往的绿色铺满全山,零星点缀的秋色在林间也难惹人注意,却也把秋日的冷清渲染得恰到好处。

山下的小镇如被秋雨缠绵,山间的云雾时散时聚,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终不露真容,从山上流下的雨水汇聚在这条往山外流淌的小河里,河水潺潺而清冽,青山苍翠欲滴,脱掉凉鞋,踏在圆润的鹅卵石小路上,脚心传来阵阵清凉,走过这段小路,上到柏油马路上,沿着公路走进了这座小镇,镇上的房屋并不高,两边的门店旅馆点亮着灯火,各处都是游人的身影,路旁传来卖菜小贩的吆喝声,挂着水珠的绿色蔬菜似刚从山上背下来,精神抖擞的纯朴小镇村民热情极了,这条路虽只走过一次,沿途却有着很多熟悉的印象,走过热情的小镇,继续沿着公路往上,这条路是山中村民行车的道路,直到山腰,若还要往上爬那就只能依靠双脚亲自去丈量,当然若选择这条宽敞的马路,登山便会少了很多乐趣,缆车虽能从不同的视角欣赏这座大山,可那一段需要双脚行走的山路会因此留下不完整的遗憾,在我看来那就算不上征服了这座大山。

走出小镇,来到一座名为五龙桥的吊桥前,这里就是后山爬山的一个起点,第一次从这里开始,却以失败告终,再次站在吊桥前,我已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今日决不半途而废!

对于登山我毫无畏惧。站在这座大山脚下,仰望的视线里是满眼的树和山腰上的缭绕云雾,时而拨云见到的天也并不明朗,清晨的这座大山似还在沉睡,水汽弥漫山间,小河流水孱孱,在吊桥尽头踏上第一块青石走上小路,蜿蜒小路曲折难料,人工开凿的痕迹很明显,尝试着从这里寻找前人“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淡泊从容,穿行在山林间,目的地或许就是山间里的某处鸡犬相闻的竹篱笆围绕着的茅屋,清晨里那里炊烟袅袅,给山间带来丝丝热气。

一路间隔会有一处处售卖吃食的小摊,样式并不丰盛,却符合此时登山旅人的需求,湿漉漉的空气里,棚子下的小摊总有人停下驻足歇息,从旁边小河里汲取来的清冽泉水里泡着一盆绿油油的瓜果,小河里还漂浮着的西瓜甚是诱人,一次性的透明小伞能遮些小雨,那一堆整齐的竹杖有需要的可以购买,汽水瓜子应有尽有,临近山下的摊贩倒不会让人惊讶,越是高处的小摊,还能给你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

在山间闲坐,吹着凉风靠着凉椅,抬头望着上山的路,回头看看山下的风景,听泉水轻奏,那也是一种难得的闲情,只是这样就和前人走得更远了些,突然出现的各种现代垃圾和建筑总会把你拉回现实,我竭力寻找着曲径通幽超然物外的自在感觉。

背包里总会在启程前装备上必要的东西,但路边的摊贩还是会让我感到新奇,甚至会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往往在半山腰就开始出现呼哧着休息的人,而我如初生的牛犊似有用不完的力量,对脚下这座大山的征服势在必得。

浸润在水气弥漫的山间,孱孱流水相伴,鸟鸣啾啾忽闻,斩断山外的俗事烦恼,作一回古人,身入青城登高去,闲庭漫步踏青苔。头发已被水气打湿,我并未撑开雨伞,淋雨一路攀爬辗转,今人铺建的青石小路带给了我们不少便利,危险处的铁索护栏让人省心,牌子上写着游客误入的通往深山被杂草掩盖的小路,想必前人当是这样在山间穿行。

山腰轻松抵达,林间的小雨被阳光下折射的彩虹替代,望向阳光照来的方向,那是多么温柔热爱的力量啊,大量水汽折射出的彩虹在从林间闪耀,向阳光挥挥手,转身向山顶继续攀登。

山下的公路只通至山腰,这浩大的工程带给了山腰居民和名宿方便,在湿气这样重的地方生活人怕是会变得水灵灵的吧,往山顶的缆车可以从山腰启程,山下到山腰这段路都要坐缆车的人大多是小孩和老人,山顶定然也不会用双脚亲测,从缆车旁穿过,那条向上倾斜的青石小路上独我一人,和我一道上来的游客都去了旁边的缆车站,踏上山腰的小路时,阳光倾斜下来,斑驳的树影摇曳,云雾散开后的大山更显庞大和幽静,清脆的鸟鸣声,哗哗的流水声,树叶的沙沙声,以及风儿和阳光,此时此刻只属于我。

前方也许还有攀登的游客,而我后方无一人跟上。相比于山下至山腰的孱孱流水热闹喧嚣,以及峭壁岩廊和飞瀑倒挂,山腰往上便没了清潭竹筏,细雨绵绵。再往上天空明朗茂林幽深,拨云而见的阳光挥洒斑驳,一人一包一山一路。

身渐微汗,双腿微疲,寻一处视野开阔地,伫立俯视眼前绵延青山,云雾缭绕山间,愈往上攀爬越似仙境远离人间!

记得上次爬过的一座高山还是广州的白云山,夏日炎炎时,登上山顶早已汗流浃背,然而站在极开阔视野的某处,一览山脚的青山绿树和城市群,顿感“一览众山小”之深意,青城山与之相比未必有其之雄,却远胜其幽。

半山腰往上亭台楼阁,洞天福地,很多雕刻的石像早已斑驳蒙尘,亭台楼阁的破旧模样也能看出它们立在山间的时间足够长,两边书写的上下联若隐若现,就连横匾上亭子的名字也不完整,行走在青石小路上,回头是走过的漫漫长路,山下的缭绕云雾还未散开,此时这座大山里除了我就剩下前方通向山顶的石阶,沿着小路方向前行,横穿如水帘洞般的险地,洞里的石像聚集,几个上下辗转来到了一座新漆的卧佛前,从卧佛的视线望去,远处的青山云雾尽收眼底,咫尺的鸟鸣声声入耳,微风轻抚,崖壁上浸出的清冽山泉滴落在下方的小潭里,此若摆上一副书案,研磨作文读书饮茶岂不快哉,身在此山中,不求雾散山清,不慕山外繁华,不悔似水流年,若有所思,情难一诉胸中豪迈,附一首无题打油诗:

欲登青山入云霄,流水顽石奏仙乐,

茅亭闲歇闻林鸟,金佛睡卧看人间。

至此离山顶就很近了,从一处凿开的石洞中往上攀爬,这是一条通往山顶的捷径,里面的路湿滑难走,往上攀爬片刻就能目睹前方坍塌的白云寺原址,绕过原址再往上走到伸向山顶的台阶尽头,就是此次登山的最高处,这里有工人正如火如荼地重建着这座历代悠久的古寺,尽管丢失了历史的痕迹,但再次立起的是这座大山的灵魂,期待悠远的钟声从这座深山中再次飘荡开去,下次回来香烟缭绕供奉不息。

站在山顶,身处云雾之中,犹如仙境,眺望所能看到的只有隐约的山形,感受了片刻高处的风,迈开了下山的第一个台阶。

从另一边下山就显得轻松了许多,路还是那样长,但体力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双腿开始有些颤抖,一个人穿行在山间悠然自得,下山的山腰处有一集镇,这里的土地大多荒废了,还留下的房子有的也垮塌了,但这处小镇因为缆车的修建,游客的聚集便不再冷清,饭馆住宿应有尽有,买了些吃食继续下山的旅途,慢慢的开始可以听见哗哗的流水声,空气中的水汽也变得重了些。

山脚越来越近,从上山到下山,独自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路走来肉体上也只有双腿的疲惫,精神上的畅快不言而喻,走在下山的青石小路上,耳边的哗哗流水声越来越响,来到水声的源头,站在绕着石壁建起的石桥中间,正前方是高山上汇聚下的泉水形成的瀑布,哗哗冲击下来的声音如雷声轰鸣,溅射的水花打在身上冰凉,回头见山下未见来客,从山上下来路过的游人还有着一段距离,本欲在这哗哗流水声中大吼几声,把积淀在心中的郁闷和压力宣泄而出,一吐胸中痛快,酝酿着内心的情绪,眼光却始终找寻着时刻会映入眼帘的游人身影,几次决心无所顾忌的释放自己,转身辗转却始终无法一吼为快,直到游人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之中,憋在胸中的那口气又咽了下去,遗憾的转过身,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神态,继续往山下走去。内心却郁结更深,走下一段距离,忽听背后传来撕心累肺的吼声,几欲想回头上去,望着茫茫的大山还是犹豫着迈步往山下走去。

身后的吼声越来越小,我的步伐却并没有变得轻快,无法放纵和释放让我的心胸愈加幽闭,渡上出山的船,心绪依旧不平,望着船下清冽的翠映湖水,是那样的干净和敞亮。

再次来到山脚,穿过古镇,坐上大巴,驶向山外,走进那座并不纯粹的都市,与热闹喧嚣相伴,和忙碌疲惫为友,用尽我们的青春只为一个温暖的家,和那个值得去爱的人。

我们只是大山的过客,除了你自己谁又记得。

2021.9.24
8:45 到后山山脚,12:30到山顶白云寺,4:45回到山脚泰安古镇(8小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游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