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速读:谈谈大佬亚当·斯密

斯密的文笔很好,《国富论》是容易读的下去的。他的主要工作倒不是创新出怎样新鲜的理论,而是整合总结了前人零散的思想,建立起了政治经济学的宏伟大厦。某种程度上说,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起,世界上才有了系统的经济学学科。

《国富论》是一部煌煌巨著,例子繁多,文笔优美,分析细致而有逻辑。如果要最快速地感受并了解他的观点,我认为不得不提的是如下几条。

斯密的核心观点

价值论:探讨了市场价格由于供求变化而波动的资源配置过程,持价值的成本决定论。

发展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分配论:仍然设定了自然工资的概念,但已能够用供求来解释劳动工资的高低。


斯密的另一个核心讨论是“看不见的手”

无论有没有看过《国富论》,几乎所有人都对“看不见的手”这个比喻耳熟能详。尽管斯密仅仅在全文三次提及这只手,后人对于它的解读却有八九种之多,可谓天花乱坠。

斯密的原话是:

“每一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自已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下,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会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在亚当斯密的脑海中,看不见的手更像是一个模糊的比喻,是一种隐约的倾向和无法说明的力量,并没有被赋予后人所理解的“价格机制”、“自由市场”之类十分明确的含义。它承续了自然秩序思想,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即相信自然界有牛顿式的秩序——一个机械论者的宇宙,其和谐与有利于人的结构证明了造物主的智慧与善意。我想在斯密的语境下,对“看不见的手”加以解读。在斯密的道德哲学中,也有看不见的手的论述,此处不论。

我的理解是,看不见的手是连接个体行为激励与社会资源配置的桥梁。

每个人都有利己之心,它使得每个人都想在一定条件下追求自身的利益,让自己赚的多,吃得好,过得幸福快乐。这些个体行为激励,让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并为之不懈奋斗。

在税收与法律合理工作,社会有序且稳定的前提下,人们的利己心经由看不见的手,推动社会资源配置。例如,张旭豪的创立饿了么的出发点,是懒癌晚期,晚上饿了又不想出门。他的初心并非是为了给社会创造多少福利,给政府交多少税收。因而斯密说:“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每个人,加班都并不是为了国家。人们在好好生活的时候,在为自己谋求最大化的利益的时候,便各自竞争,促进了社会的利益。资源总是往能赚钱的行业涌流,待利益微薄的时候,就寻觅其他的方向。看不见的手正发挥引导及负反馈作用,协调着资源的走向。市场机制自发配置资源于对于整体社会有利之处。

总结来说,没有激励机制,个体人的行为动力便无源头。没有配置机制,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就无法实现。因而,微观激励与宏观配置,是市场机制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看不见的手将他们相互紧密关联。

上述为亚当斯密最最核心的那一部分理论。

其他的个人思考包括:

李嘉图与亚当斯密理论的承继批判关系

斯密理论的逻辑起点

值得一提的是,1776年,在英国,《国富论》出版;同样是1776年,在美洲大陆,《独立宣言》被通过。

两个独立,两处自由,当时它们尚未知道,这一切将在未来的世界,掀起浪潮。


一孔之见,欢迎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思想史速读:谈谈大佬亚当·斯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