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学习教练的我,惊奇于居然有这样一门话术,可以直击人的心灵。
慢慢地发现,直击心灵的力量不是来自于话术,而是来自于话术背后的态度。
再后来又领悟到,为态度提供能量之源头活水,乃是自己的生活。
因此,现在你要是问我什么是教练?我会说:
教练是一种生活方式。
教练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你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因为,象教练一样生活,就是始终把生活的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而不再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
你也可以说,是一种觉察的生活方式,因为,象教练一样生活,就是时刻知道自己在怎样的活着。
你还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的生活方式,因为,象教练一样生活,就是永远带着好奇心,始终拥抱可能性,在“不是其所是”,与“是其所不是”中,体验着人之为人的本然快乐。
你可以列举好多词汇来描述这种生活方式,但是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所谓教练的生活方式,最要紧的,只有三个字:如说行。
如你所说的行动,即你是如何教练别人的,自己就如何活着。
人都有两套准则系统,一套是用来指导自己行动的,一套是用来评说他人行动的。普通人的两套系统之间是有距离的。而圣人的两套系统,是合二为一的。
我们生活中的烦恼,不是因为某一套系统的作用,而是两套系统之间的偏差带来的。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何以能如此,唯有两套系统合二为一才能不惑不忧不惧。
圣人是“如说行”的典范,圣人所留下的教诲,是“如说行”的密码。
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便是先圣们各自“如说行”的足迹。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说行”也可以理解为,如经典所说去行动。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其心同,其理同。
所以,经典所记录的也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
如说行,就是出自《维摩诘经》上的一段话:
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论语》里也有一段类似的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传不习乎?等于如说行乎?我传授给别人的道理,我自己实践了吗?
如此看来,我们已学在学将学的哪一样东西,又不是生活方式呢?
之所以“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只不过是不想把自己所学,与自家生活,连接在一起罢了。
教练无它,生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