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突发紧急。
全组人员集体出动,第一时间奔赴前线。
现场,难解难分。
武器,一字排开。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胜负只在于一根头发丝的精准度。
高手?
顶尖高手。
而你猜不到,拍出大片般紧张感的,是一部纪录片——
《业内人士》
一部能让你肉痛、冒汗、流泪的纪录片。
海报上的主角,你不陌生:医生。
关于他们的好纪录片,真的不少。
《人间世》9.6分,从医生的视角,刨开一段段关乎生死、关乎职责、关乎命运的人间故事;
《急诊室故事》9.5分,也是用场场生死之战,打开了人生百态。
而《业内人士》有点不同。
它的侧重点在于——
炫技。
有人问,《业内人士》是只拍给业内看的吗?
片中各种疑难杂症、专业术语、高精尖设备,你看不懂……
就对了!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你不需要看懂,只需要高手出招时在旁边连连叫好就行。
《业内人士》的好看在于,把那个你从小就有心理阴影的地方,拍得别开生面。
一张张病床、手术台,变成了战场;手中的手术刀,成了与死神对战的武器。
几个小时的生死场,看见的净是炉火纯青。
出将时虎虎生风,入相时不留功名,转身而去只留下六个字:无他,唯手熟尔。
看完这帮“战士”,你就知道Sir为什么说它是战争片了。
在正式见血之前,先来带你预热,看点轻量级的。
但炫技程度丝毫不减。
只见神经外科掌门人,把一颗鸡蛋放进大脑模型中,让徒儿来练手。
为什么?
这是在模仿开颅手术。
练习如何打开蛋壳,在薄膜上动刀。
首先磨骨。再从小洞中伸入手术刀,一点一点地,为鸡蛋剥下外层的硬壳。
再用刀划破鸡蛋的软膜,同样的方式,以一根头发丝粗细的线将破口一针一针再缝合。
整个过程中,没有一滴蛋液流出。
这种操作算是什么级别?
教授摇摇扇子:“入门级。”
因为与他们过招的,是你大脑中毫米级的神经纤维。
再精密的仪器,也需要手动操作,稍稍有一丝偏差,就是不可逆转的永久性损伤。
看似普通的开颅手术,都潜伏着巨大的残疾风险。
在脑外科手术台上,都是大夫站在钢丝线上,用手指尖拽回一条生命。
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张亚卓,职业生涯主刀了6000多场脑部手术,成功率达到惊人的98%。
而他的心中一直紧着一根弦。
哪怕是经验丰富,他都会在复杂手术前进行模拟手术,尽可能万无一失。
手术台如战场,变数太多。
有时设备失灵,需要医生凭借经验徒手上阵;有时根据病人情况,必须在现场手动制作新的工具。
而他的敌人,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并且,还要恐怖。
作为北京著名医院的主任教授,他的病人大多是来自全国医院无法治愈的、被“放弃治疗”的疑难病患。
就像片中的这位脑脊索瘤患者,张春华。
曾经术后痊愈,而今二次复发,肿瘤凶猛占据了大脑中的重要器官。
占脑子四分之一差不多
不做手术时日无多,而做手术,早已丧失最佳机会。
难度大、风险高、治愈率低。
就连片中的其他医生也表示:希望渺茫。
这样的硬仗,太难背负。
自己的观点我肯定不做
这种绝望早就写在了病人和家属的脸上。
久经辗转,四处求医的病人家属,听到最多的,是一扇扇生门关闭的声音。
对比其他纪录片中的家属,在他们身上你看不见焦急、迫切。
只有累积下的打击,与无力。
患者来到医院,都希望把病治好。
但张亚卓说,在医学上,有些病就是治不好的。
有些病动了手术,最后也很可能人财两空。
那还要让患者冒险吗?
普通的医生或许爱莫能助了,但像张亚卓这样的顶尖高手,谈到了医生的境界和胸怀——
没有冒险就没有医学进步
没有冒险
更多的病人就会在死亡线上过去了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它可能会超出职业道德、普遍看法,甚至会冒险打破惯例。
在医学界有这么一句话——
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应有一双鹰的眼睛,一颗狮子的心,和一双女人的手。
主治医师张亚卓迎头赶上,调整治疗策略。
除了常规的开颅手术,还用新技术,从鼻腔打通颅底,协作清除肿瘤。
手术成功。
因为准备充分,还比预想的快了一个小时。
镜头再次转向了手术室外站立等待的病人家属。
听到好消息的他们,没有很激动,反而问起了车轱辘话。
- 真的
- 是真的吗?
- 是真的
而在这之后,他们才慢慢流下泪水。
一条生命,被拽了回来。
医术是一种独门技艺,但很多时候,它更是“英雄联盟”。
协作、配合、共同行动。
跟Sir一起准备好。
倒计时,现在开始。
一天前,一名青岛患者突发胸痛。
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宣告无效,接受医生建议连夜前往北京治疗。
倒计时,已经走了7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并不多。
第一时间确诊,心脏动脉瘤。
在靠近心脏的动脉处,血管内壁破裂,血液聚集在血管内壁与外壁之间的中间层中。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喷嚏,都可能会引起血管破裂,60秒内失血过多而死。
一个捆在心脏上的定时炸弹。
必须快速置换主动脉血管。
给他带来生的希望的,不是一个人。
三个团队、多个科室、20余人,一个专业的拆弹部队。
各个组之间,各个人之间
有协调、有穿插
抓紧时间
数个小时、二十多道手术环节、几百次的切割与缝合、十几种大型仪器配合、多专业交叉协作。
搞定这颗定时炸弹,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
我们做心血管外科手术
特别是做大血管外科手术
它不再是一个大夫就能解决的问题
它需要一个很好的团队
待当一切准备就绪,手术台上的他们已经按照固定分工各司其职。
快速高效,工具、器具、器官在这些双手之间快速交接。
像是一场排练多次的交响乐演奏。
到了人工血管缝合,更是仰仗着三名医生的默契与协作。
你来我回,你上我下,这样的配合要重复300次以上。
准确、高效。
Sir看的时候,甚至都忘了他们操作的,是心脏上的动脉血管。
60分钟,300处缝合口,没有一个再出现出血情况。
定时炸弹拆除,手术圆满成功。
成熟的心血管医生都知道,想要完成这些,第一要素就是:团队精神。
除了手术台是这样,在平日的工作中,核心的15人团队几乎形影不离。
连查房都是集体行动。
随时研究探讨病例、组织业务竞赛、培养团队默契。
一旦问题发生,全员第一战斗配置。
当然,用司令官朱教授的话讲,这样的高效统一再正常不过。
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这是我们的工作方式
这一天,他们又接到了一位危重病人。
中年女性,同样的血管问题。
情况更危机,致死率更高,手术难度极大。
最棘手的一点。
这次定时炸弹捆住的,是两个人。
她,是一名准妈妈。
狡猾的死神正把两条生命放在天平的两端——
若先进行手术,供血不足会导致婴儿缺氧致死而亡;
若先进行分娩,剧烈用力会导致血管破裂,母亲失血而死。
而留给医生选择方案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
你是否想到了一个古老的问题: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在家属开口之前,医生说了一句:
搏一下
无论是先进行剖腹产救出孩子,还是先完成主动脉手术,都是需要几个科室、团队间的相互协作。
堪称生死时速。
具体的过程Sir就不多说了。
只能说想这样全程压迫心弦,最后所有紧绷一齐释放的戏码,电影真的很难编出来。
以至于有一条弹幕说:
听见婴儿哭了的时候,我也哭了。
(有哭声代表有呼吸,抢救过来了)
母子平安。
《业内人士》一集,只有20来分钟。
但每一集,你都感觉度过了很长的时间。
那里面有患者的焦虑和煎熬,有医生的分秒必争,更有你潜意识里的心情——
请时间在这条生命前,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如果说,好的电影贵在“代入感”。
那么《业内人士》可以超越多数的院线片了。
一共5集,分别展示了脑外科、心外科、急救科、妇产科、肿瘤科,各个领域内的国内尖端力量。
来自北京天坛、安贞、协和......顶尖医院。
不在于令人惊讶尖端科技、领先世界的研究发现。
甚至它也没有过分渲染救死扶伤的光环,反而更像是一个个准备充分,手到擒来的“手艺人”。
在Sir眼中,《业内人士》想说的反而非常简单。
炉火纯青的手艺背后,一颗对职业的敬畏心。
简单来说,就两个字:专业。
看他们的身手,全是大神。
不过,吹了这么多。
最后Sir想爆一些业内人士们的“黑料”。
都说他们是手艺人。
可你看看他们的手艺,真的拿得出手吗?
下了手术台,大夫在办公室里写毛笔字,活络双手,也是静心养性。
只不过那字嘛……
咳咳,大概是小学生的入门水平。
还有这位自诩刀功好的大夫。
从她切芒果的成品来看,不知道是否应该用“狗啃”来形容。
哪怕是煮一盘速冻饺子,也会显得“笨”得出奇。
是不是时间长了,都有点裂纹了
原来大神也并不是神。
业内人士业余起来,比你还业余……
但是,这又不奇怪。
他们几乎把所有的心力和热情,都投注在了治病救人上,无暇顾及生活中是否也像手术台上那样完美。
钻得了精,也守得了拙。
正是他们。
再敬这群业内人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