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六 | 毁灭自己,只为报仇,豫让结局究竟是怎么样

《资治通鉴》之六 | 不惜毁灭自己,只为报仇的豫让,结局究竟是如何的?

上一篇讲到了轰轰烈烈的晋阳之战,智伯瑶的大军,在赵氏、韩氏、魏氏的合谋下,惨遭了灭亡。智氏一族,也全被杀灭。甚至智伯瑶自己的头颅,都被赵襄子拿来作喝酒的容器。

可见,赵襄子是多么地痛恨智伯瑶。很早以前,智国就对智伯瑶说过,他侮辱段规的事情,赵氏一家是不会忘记的。智伯瑶的叔父智果,也说过,智伯瑶最终必将亡于他的不仁。

一、豫让的行刺

这些都是后话了。把镜头迁回来,放在此时的晋国。虽然智氏一族被屠杀,但是有一个人却悄悄偷跑了,这个人就是智伯瑶的大臣、谋士豫让。豫让一开始是给中行氏作家臣的。中行氏是东周时期晋国六卿之一,公元前632年成立,公元前490年败亡。虽然也是晋国的卿大夫家族,不过没有智氏、赵氏、魏氏、韩氏那么强大。

但是在中行氏那边,得不到重用,一直都是默默无闻。最后,他来到了智伯瑶身边。智伯瑶非常信任他,所以很重用他。豫让因此也非常感激智伯瑶,对智伯瑶忠心耿耿。而就在豫让准备好大施拳脚,帮助智伯瑶振兴晋国的时候,晋阳之战让智氏一族被消灭。这真是造化弄人。

豫让找到了机会逃跑,躲进了山里。豫让对智伯瑶的知遇之情,让他决心要进行复仇。于是他便假装是一个受过刑罚的人,改名换姓,然后去了赵襄子的宫中,假装修理厕所。他准备在赵襄子上厕所的时候,用匕首将赵襄子刺杀。

这一天赵襄子准备上厕所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不安,有危险了。于是让侍卫对厕所进行了搜查。果然将豫让抓了出来。侍卫准备当场就把豫让给杀了,但是赵襄子不同意。赵襄子认为,智氏一家没有留下活口,这个人之所以要报仇,纯粹是因为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忠臣,我小心谨慎一点就行了。于是就让侍卫将豫让放了。

二、豫让漆身吞碳

但豫让没有死心。于是准备第二次刺杀。

他用漆涂在了自己身上,让自己的皮肤溃烂,像一只癞蛤蟆一样。同时,他居然口吞炭火,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嘶哑,在集市上乞讨。甚至连他的妻子,看到他都没有办法认出他来。有一次,被他的一个朋友认出来,朋友非常痛心,哭着对他说,以你的能力,去侍奉赵氏,一定能够得到重用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而且,要想报仇,哪有那么容易?

豫让坚定地说,如果我去侍奉赵襄子,但同时又想着要去杀他,这是心存二心啊。虽然刺杀赵襄子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我这么做,是为了让今后那些怀有二心侍奉君主的人,感到愧疚。可以看出,豫让确实是一个有情有义,忠心耿耿的人,而且同时又对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甚至于让自己做出了如此之大的牺牲。

于是豫让再次准备刺杀。有一次,在得知赵襄子即将外出的时候,提前埋伏在了一座桥下。赵襄子的轿子来到了桥上,豫让杀了出来,但由于赵襄子已经有了防备,豫让再次被捕。赵襄子看到豫让如此忠心耿耿,实在不忍心将他杀了。但也不敢再次将他放走,赵襄子知道,豫让有机会一定会再次行刺。

豫让知道自己这一次没办法逃走了,于是请求赵襄子将衣服脱下一件,让他斩衣服当做是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同意了,派人拿了一件衣服,豫让对着衣服砍了三次,对天大呼:“吾可以下报智伯矣!”就是说,自己有脸面下去见智伯瑶了,便拔剑自杀了。

成语“斩衣三跃”便是形容豫让的这一次斩衣故事。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也对豫让的精神赞赏不已。豫让的忠心耿耿,确实令人感动。后人感佩豫让一片忠心,也将邢台市邢台县翟村西南角的一座桥,命名为为“豫让桥”。同时,也有一个邢台豫让公园,用于纪念豫让。

三、忠与愚

从豫让的两次行刺来看,他确实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这一点无可厚非。对于智伯瑶的知遇之恩,豫让一直心存感激,乃至于在智伯瑶死后,漆身吞炭,两次冒死行刺赵襄子。这一点精神,就足以让后人为之感动。但也有人批评豫让的愚忠,认为豫让这样做是不值得的。

在现代人看来,智伯瑶死了,换一个君主侍奉就好了,何必要这样呢?对于历史人物的分析,还是要注重回到当时的情景。仁人义士,愿意舍身取义,与当时的教育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很深的关系。在他们看来,如果对君主怀有二心,一方面想着从他身上得到荣华富贵,一方面又想着要刺杀他,这是非常可耻的。所以,豫让没有选择侍奉赵襄子。

一方面,对于智伯瑶的感恩,也让豫让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毕竟,忠义,对他们来说,是比性命更加重要的事情。豫让第二次被捕的时候,斩衣三跃,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终于有脸面去黄泉下见智伯瑶了。

历史的厚重感,便来自于此。无论是忠与愚,对于豫让自己来说,都是一条非走不可的道路。如果不行刺,他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他也将一辈子活在对自己的责骂当中。与其如此苟且地生存着,倒不如放手一搏,行刺杀之实。

义,人之所宜。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治通鉴》第六 | 毁灭自己,只为报仇,豫让结局究竟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