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先生《见识》读书笔记(1~3章)

很小的时候,就被老师灌输徐特立先生的观点“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么多年也养成习惯随时在书上注解。但是,今年开始,我逐渐强迫自己读完一份好的材料写点东西,定期修订自己所思所感,自我提升。所以基本上,现在我基本两块自由地,AI 相关的技术博客,还留在csdn;人文 和 区块链相关的东西,放在。

回归正题,吴军先生是我的学长,也是我极其崇拜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布道者。从《数学之美》开始,《浪潮之巅》《文明之光》都给了我不同程度的思考,《大学之路》等着这两年我有了孩子,再去看。最近,又入手了《见识》、《格局》、《态度》三部曲和《智能时代》。可能还没有放在我书架上的也就剩下一本《全球科技通史》,也放在购物车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心血来潮,就买了。  这个周末其实,我本计划做一堆事情,结果先是拔牙未果浪费了一堆时间,然后又是怎么也无法理清project中若干个项目的工期和资源的规划,待看的论文堆积成山,待做的课题进展龟速。。。一团乱麻之下,翻开了新买的《见识》这本书,竟然一口气读了三章,还是欲罢不能,心情也舒畅排解了很多。

书的序言”命“和”运“决定你的一生,真是一个不太讨好的题目,但是和先贤总结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有异曲同工之妙。命和运其实在划定我们一生的上下界,努力和取舍的权衡是大智慧,有的人很努力,甚至超越常人的努力,但是总是求不得,或者得到总不满足,幸福感就一直很弱;当然社会上也有写颓废派和佛系青年以降低期望来降低努力去收获另类的快乐。我自己可能是第一类人,一直求不得,算是佛家定义的一种“极苦”,高考两次高分都和清华擦肩而过,在估分单志愿的年代之后退而求其次求再次的去了华科;顺风顺水的开局到沉迷游戏感情挫折痛风折磨的颓废,奋起又做了错误的选择去修了不是特别喜欢的双学位,然后考研的调剂让我自暴自弃的放弃了只要糊弄一篇论文就可以到手的“国际贸易”的双学位。在工大读硕士的日子里,还算奋进,各类奖学金名企实习也都经历,但是依然没有幸福感,觉得自己一切努力都离最初的理想太远。放弃互联网的offer去了清华读博,本来是回到最初的梦想,结果又被高标准的毕业要求和各种天才一般的同期同学,打击的战战兢兢。直到毕业水了七八篇符合要求的会议期刊,甚至还混了个北京市的优毕,我依然还是求不得,毕竟一篇我理想中的顶会都没有中,每次投都是信心不足,准备不足,事后又后悔不已,毕业压力也好其他借口也好,改了以后投了个次一点会议 期刊了账,再看看师兄师弟们那种决心和努力,坚决投顶会坚决中的魄力,让我羡慕的同时又有了一丝的自卑。还是求不得啊,我去了企业,一年也做到了架构师,负责企业最前沿的两个团队的研究和研发任务,但是我的幸福感,依然很低,不论是和同期在大厂同学比收入,还是看着在高校同学的成果累累,头衔不断,还是找不到幸福感。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都是当头棒喝一般的箴言,吴军先生将幸福的本源定义为两个“复制基因”和“影响力”。 我虽然觉得可能会有遗留,但大抵也确实如此。我们都不去想幸福是什么?又怎么会有幸福感呢? 也许我和我的很多小伙伴比,平平无奇,但我毕竟在那个园子里呆过,有一个院士老师在开题毕业的时候耐心指导,有亦师亦友的小导师,去一起从零开始带领实验室去研究一个新的方向,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日子,我为什么要纠结于顶会没中而心生怨怼呢? 何况,那个时候我的妻子,在我们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一直乐观开朗的陪伴着我,没有怨言,我为什么不去感受这种幸福而因为被同时代最优秀的人甩开就一蹶不振呢? 

“人生需要做减法”,这是真正的大智慧。想想我怎么也理不清楚的规划,是不是想的太多而不可得。努力的是为了做的更好,而不是做的更多,是我的体会。当你贪多而忙的时候,如果一件事情都没有做到好,其实有时候是反效果。但是放弃是一种莫大的勇气,我是个喜欢做加法的人,喜欢贪多,喜欢让自己全面而渊博,缺乏的可能就是做减法。我甚至反思我博士的研究工作,很多时候沉迷于同时解决多个问题,而不是把一个问题的所有细节做到最好,可能也是我离顶会顶刊失之交臂的原因之一。 ”生也有涯,知也无崖“,庄子大智慧也。

仅仅这三章其实就已经谈了太多的哲理,受用匪浅。“起跑线和玻璃心”,“捡芝麻和捡西瓜”,特别是“我们和天才相差有多远”和“论运气”中提到的杜鲁门总统的逆袭之举,其实对我是绝大的鼓舞,也许我也就是那种智商刚刚够科研的人群,但是坚持,不玻璃心,树立目标,不怕挫折,尽量去捡西瓜,也许未来有一天我这个死胖子逆袭成功,成了一个瘦身干爽的中年帅大叔呢。未来谁说得好呢,毕竟人不可能一直好运也不可能一直霉运,老天总会更钟爱那些坚持梦想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吴军先生《见识》读书笔记(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