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0

其实还是很想要写一点东西出来的,现在看书越多,就会看到许多融合的部分,今天有继续阅读这本《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理论》这本书其实自己以前也是有阅读过差不多4次了,可是现在再次阅读的时候,还是会有收获的,关键的问题是,从这本书中,我也是读出了其它书本的内容,可能是现在阅读量的增加,加上阅读范围的增加,或者是理论流派的涉及,慢慢地就会读出许多越来没有读出来的东西。

就如同潜意识这个词,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的书,可能都提过,可是其实最初阅读的时候,是没有注意过,他们虽然都用了同一个名词,可能谈到的内容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在弗洛伊德的书中,潜意识是我们被压抑的本能,其实有时候是不明智的。可是在艾瑞克森的书中,潜意识是有智慧的,那么谁是正确的呢,其实只是定义不同吧了,但是如果我最初只是知道弗洛伊德的话,那我就是不能理解艾瑞克森的书的。

还有关于催眠,什么是催眠,目前来说,所看到的书,定义都是不同的,但是总体上来说,催眠是有与暗示有关的。现在看来,触发一个人的改变,催眠也不一定管用,还是要用自己的内部驱动力才行,心理咨询师所要做的就是去除来访者原来的参考框架,创造一个有利于改变的情境,慢慢地等待来访者自己来做出改变,就是有一种静待花开的感觉,呵,写到这儿,竟然感觉还是有一点画面出来了,就是认为我们都会改变的,只要环境合适,花都应该开花一样啊。所以有了这种认识,感觉一下子就轻松了,所以应该为改变负责的人是来访者自身,而不是心理咨询师,那心理咨询师的作用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心理咨询师是一面镜子,反映来访者应对事情的模式,平常的时候,别人可能是不会直接指出来的,但是在咨询中就可以讨论的。另一方面咨询师也是一种容器,就是一种容纳功能,在比昂的比喻中,来访者将自己的攻击性,或者是不好的情绪发泄出来,咨询师进行了接纳,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再返回给来访者自身。这其实对于我这个学医的人来说,其实也是有一个画面的,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临床上的血液滤过,就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进化一些处理,去除血中的有害物质,再次回输给患者体内的。其实这样来看,咨询师还是要很有功底的才行啊。不然真心接不住啊。

昨天说过是想要学习一下《道德经》的,而且有一种想法就是要背会这本书,因为知道这本书也不厚,只有5000多字吧了。可是就是第一章节,我就在网上看到了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翻译,连断句也是不一样的。哎,自己一下子就是又迷茫了啊。

站在今天的知识积累,回来再看艾瑞克森催眠,确实是一种人际取向的催眠,而且我也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俄国心理学家维高茨基的心理学成就,在艾瑞克森的催眠中被称为跟随,然后再是引领,就是我们先要接纳来访者所有的体验,然后慢慢地引领,他举的例子其实就是维高茨基所提倡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孩子们自己可以达到的完成,然后在大人的引领下可以完成的。在这两者之间其实就是最近发展区。而艾瑞克森,先接纳来访者目前的状况,慢慢地开始提出一些新的改变,最后到过一个我们谁也不知道的地方。

但是要达到这种地步,需要心理咨询师要有灵活性,这个灵活性又让我想到了这个ACT所提到的心理灵活性。而且也让我想到了正念。那么正念与催眠有区别吗,可能是有的,催眠其实是有目的性的,但是正念只是保持好奇,而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是不是也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呢。

现在感觉,读书还是很有用的吧,也是很好奇,这个太阳底下有新鲜事吗。

还记得这句英文吗,可是出自《圣经》的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最近读叙事,读ACT,看情绪合理疗法,竟然发现在一些很古老的哲学书中,这些思想其实都有体现,所以这个太阳下面有新鲜事吗。应该还是有的吧。至少古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话,没有wifi吧。但是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古代的人还是很有智慧的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