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该怎么活着(40)––你们到底在想什么?(11)––原生(10)––归宿(8)––“孤怅”5

––生活方式即行为模式,死胡同与悲哀

(一)所有的感受其实就是事儿

如果所做的事情是为了收入,那么大部分的事情可以不做,只需要做精一样事情来获得收入就可以了,因为没有人有那么多的精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回过头来再想想我们的初心,我们到底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我觉得这一点还是用7个指标来解释还是比较贴切的。那么从这个7个指标的角度来描述一下我们想过的生活的样子吧。

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好像还是得从层次需要的角度来看。不过我在这里说的并不是需要什么,而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在《孤怅》里面提到了4种状态,撕扯,渴望,孤怅,安静。他们代表的是不同的心态,那么不同的心态必然会有着相应的不同的生活方式。我觉得心里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生活,是生活那重点就必须得落实到事儿上。因为是这些事儿代表着公平与不公平,代表着我们是否得到安全感,是否得到爱,代表着我们心中的撕扯心中的渴望等等我们所有心里的感受。以我们心里的这些感受为维度来进行等级上的划分的话,就是那个心情驱动三级跳的等级划分。所以第3个维度应该是事儿的维度,而这样的话生活魔方就成了魔方大厦。它是分成了三段的,每一段分别用楼层来表示事儿的划分,这三段分别也可以叫做a区b区c区,而在形式维度上又分别集中在工作,家庭和消费这三个方面。其中尤其是在消费方面这些事儿都特别需要作为重点来看待,因为在消费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儿,而这些事儿都会对我们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所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在消费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比如去旅游,在这个过程当中哪些人可以结哪些人不可以结交,哪些人可以走近哪些人需要防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在与这些人的接触过程当中哪些事儿符合自己的心情驱动三级跳,哪些事又会自己让自己受到伤害呢?这就需要探索一下自己的行为模式,符合自己行为模式的会让自己生长,悖逆自己的行为模式尤其是对自己的行为模式产生压迫强迫的会让自己受伤。总之在这样的一个魔方大厦里我们可以看一看我们的生活方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二)分析事儿就是分析行为模式?

刚才提到行为模式这个概念,这倒给自己提了个醒。之前注意力只是放在心理结构这个方面了。

在高中的时候一直生活在班级的边缘状态,受到全班师生的排挤,从此埋下了一种祸根,上了大学这种情况也没有好转,再到后来就习惯了,以至于这种行为模式就始终没有得到改善。比如导致的不好的一个影响就是总是违和着别人,不能真实的去做自我,这样一来自我的心理和人格就始终不能够得到健康成长和发展。而这个时候心里面最大的渴望便是宣泄,把曾经因为被排挤而所受到的伤害所产生的恨通通的宣泄出来,而这种宣泄又会进一步的破坏现在的人际关系。所以如果不去违和着别人又不破坏现在的人际关系的话,最终导致又开始自我压抑,而一个苦闷中的人又不会受到周围人的欢迎,所以在压抑当中又产生了很多的纠结与撕扯,并进一步进入到苦闷当中,这就是目前的在与人相处方面的行为模式。而这种行为模式更能从本质上反映我们的生活方式。

关于行为模式的探讨,我觉得可以采取这样的一种方式,就像写心情日记一样,把每次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心情所带来的感受等等全部都像日记那样记录下来,这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积累的越来越多,慢慢的也就整理出来他们之间的分类和关系了,这样子事件的结构也就出来了。比如说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生活当中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且这件事情给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甚至带来的还是痛苦,而当你说出来的时候却没有人响应,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明明他们自己也很痛苦,为什么每个人却避而不谈呢?是因为他们害怕什么吗?还是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他们到底是怎么样想的呢?我觉得可能是害怕的原因,他们害怕起冲突,他们认为只要是一团和气生活就是好的,冲突的就是不好的。并且每个人都在防着,防着周围的人,生怕自己受到什么攻击之类的,所以每个人都在躲着。05180225深深的雨夜。

每个人都在害怕着防着这就是事儿。没有感情的流动让人感觉非常的堵得慌憋得慌,感觉快要窒息了憋闷的喘不过气来。这大概就是引发那种恐慌的喘不过气来的症状的原因吧。对于这个情况来说,恐慌是一种症状,压抑是心理问题,情感不流动是原因。那么那个问题又出来了,到底有多少种问题呢?出现了这些问题治愈的方法有分别是什么呢?

(三)死胡同与悲哀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甚至说是特别的别扭的地方,如果一个人出现了心理问题,他就需要治愈这种心理问题,而这种心理问题就是由于家庭关系的原因导致的,所以要想治愈这种心理问题就必须得先治愈家庭,他本身就受心理问题的困扰限制在那里,不先治愈好自己的心理问题根本就动弹不得,但是他又不得不去治愈,你说整个事儿古怪不古怪。感觉就像是一个死胡同,注定了要走向灭亡似的。不过好在以前刘军军的出现,让我觉得这种死胡同的思维方式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坚不可摧没有漏洞。或许冥冥当中真的存在着什么转机吧。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就是人们的生活究竟能活到多么悲惨的地步的事儿。明明那样子很悲惨,但是人们偏偏要那样子活着,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呢?我不是说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因为毕竟这个世界有很多的矛盾冲突,存在着一些压迫不公平的事情等等等等。我是说人们为什么会接受这种现状呢?人们为什么不去做出改变呢?我说的不是说他能力上没有这个力量而不去改变,我是说他压根儿在主观上就不去改变,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难道仅仅是没有认识到吗?或者说是一种精神麻痹的状态?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那这个世界真的是一个非常悲哀的世界。

可以开发一个树洞APP,借助这个树洞APP或许可以改变一些现状吧。但是首先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的原理搞清楚,那就是到底是什么问题什么原因导致的改变的方法等等。

(四)人格转换

当人格变了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变了,一切的逻辑都变了。这样说来的话,一切信仰,指标,魔方统统都变了。就像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一样,所以一切的逻辑一切的一切都变了。比如说之前渴望的是爱理解信任支持阳光这些东西。而现在想的,只有毁灭。所以我在想,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人活着究竟到底是为了什么东西呢?人心目中的爱与恨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些存在的意义又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些信仰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根本就不仅仅只是人的一种感觉状态那么简单罢了。

每次促使人格发生转变的是以往经历过程当中发生了一些比较悲惨的事情,比如校园霸凌事件之后的处理,比如500块钱的学费,比如大学期间坚决不能搞对象等等。紧接着就发现根本就没有人听你的。这是一种绝望,一种深深的绝望。很奇怪这些人为什么会这个样子。难道人们的思想观念能这么大程度的决定一个人的态度和方式吗?

(五)具体的事儿

人该怎么活着呢?你为了家人,但如果家人没了,那又该怎么活着呢?

家人与家人之间沟通,为什么很困难?生人与生人之间沟通,困难是因为存在竞争性,是对抗关系。那家人之间也是对抗关系吗?为什么会形成对抗关系呢?

问题是,这怎么可能?

那,家,还是家吗?

所以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或者说,先不去定性,为什么会有怨恨呢?换个问题,为什么会有富饶和贫瘠呢?但是,这是同一类问题吗?一个是自然形态,一个是主观意事,能类比吗?

总有一种感觉,心理治愈,仿佛就是在对着一棵贫瘠土壤上的营养不良的小树,然后做了一些跟改变土壤毫无关系的事情从而让这棵树变得营养丰盛起来。也就是说,这不扯淡吗?

但或许,可以移植。贫瘠,也可以开发。显然,我想说的不是这个问题,我想说的,而是存在。这种存在,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呢?为什么,到底为什么呢?

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就像被憋在了某一个地方,怎么也走不出去。或者像被缠上了什么事情,跑到哪儿也摆脱不掉。28M1m。

1,怎么样做也不对,无论怎么样做也不对。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绝望,感到一种绝望,这就是背叛吧。或者说,这不是背叛,而是?#

2,发生了这样的事之后,为什么始终不去解决?到底为什么呀?

3,站在七教的顶楼,望着窗外偌大的城市,竟然没有容我之地。为什么,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子度过?到底为什么?在太阳城外,就算逃到了另一座城市,也仍然要埋怨你,怪罪你,始终纠着你,到底为什么呀?要回到原来的城市,却不能回去,回去的话就显示一切正常,就好比要做出到底是去还是留的那一年,一但做出来了好像事情就解决了。到底为什么呀。

4,过着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当告诉你的时候你把别人往旁边一扒拉,然后把特别珍贵的东西一点一点的像垃圾一样,等到问题出现的时候又怪罪你不好好的,埋怨你。我想问的是,到底要干什么呀?能不能告诉我,到底要干什么呀?

5,看到有的人家家破人亡,爷爷死了爸爸死,儿子不务正业,然后觉得自己家好。那,到底什么是好?如果没有好与不好的感觉是一回事,既然有,那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活着就是好,那为什么呢?为什么活着就是好么?或者不好,那为什么呢?为什么活着就是不好了呢?为什么不能说清楚?

6,父亲去世了,儿子不回来,家里人很伤心。但是为什么呢?既然你不想让儿子不回来,为什么不提前解决这个事情呢?之前的时候说各种事情就是不做,现在出事了,又开始怪罪别人,埋怨别人,为什么非要这样子呢?到底为什么呢?

7,儿子不务正业不好,他为什么不务正业呢?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和他不一样呢?为什么不去把原因搞清楚呢?他不务正业就是他不好吗?如果他不务正业的原因在自己身上也存在呢?

8,想说些什么的时候,怎么说也不行,怎么说也不行,我只是想说,为什么一定要这样?为什么一定要这样?为什么?等到结婚的时候,却又变成了埋怨,责怪,为什么?到底为什么?去医院看病,即使人没了,也还是这样。到底为什么?到底为什么呢?

(六)排挤性的优越感

有一种感觉,也是优越感的那种,但是要把别人压下去的那种,比如耀武扬威,比如炫富等等,但还不一样,如果这种优越感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能量,倒也不会带给他人困扰,如果是排挤性的,像是饿了要吃东西似的,就会让他人不舒服。这种情况需要分析两个个体,一个是这种感受的个体,一个是这种感受影响的个体。这种感受本身很压抑,想要发泄,方式是压抑他人。第二,压抑他人是怎样实现的?或者说,怎样重创他人。当一个人爽的时候,他是怎么爽的呢?需求满足的时候。那需求是怎么满足的呢?比如一个人需要安全,当他感觉到事情不再存在威胁的时候,需求就满足了。当一个人需要爱的时候,有一个人爱他,需求就满足了。当一个人有仇恨的时候,或者说压抑的时候,需求怎么满足呢?他需要撕碎对方,践踏对方,迫害对方,把恨发泄到对方身上,需求才能得到满足。怎样迫害对方呢?做出的行为让对方感到痛苦,就达到了迫害的目的。这种带有排挤性的优越感,就带有对对方的压迫性,就能实现迫害的目的。那么对受体来说,如果感到痛苦,可能存在伤口。受体的这种伤口跟主体的仇恨或者压抑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所以迫害过程才能实现。而要阻止迫害,就必须治愈伤口。这里就遇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治愈伤口属于心理问题还是事儿?我认为是事儿。比如不公平,就必须公平了伤口才能治愈。公平不公平这就是事儿,而不是心理问题。这种情况就好比感冒和发烧,“心理问题”不过只是“事儿”的症状表现而已。所以,优越感的伤口来自于日常生活的慢性毒药,需要一点一滴的排毒。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该怎么活着(40)––你们到底在想什么?(11)––原生(10)––归宿(8)––“孤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