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

孩子的好奇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有家长困惑且懊恼,小孩子眼神清澈、充满好奇,为什么越长大越麻木?为什么长大了,对知识和思考却没了兴趣?

原来,孩子的好奇心像洋葱一样,层层发展,需要层层进阶,内核发展得好,不代表外层也能发展好。

1 生物性的好奇心。

孩子0-2岁,处于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

用身体来认识世界,看、听、闻、摸,精力充沛。此时的好奇心,出于生物本能和基因默认设置。生理上不舒服,非得看看听听、摸摸抓抓不可。孩子拿到一个物体,不断尝试,直到找不出任何新的性质,才肯罢休。

家长提供一个日常的养育环境,不限制孩子的探索,这种好奇心就能保持和发展。

2 社会性的好奇心。

2-6岁的孩子,认知发展进入前运算阶段,语言和符号活动急剧增加。

家长温暖适时的回应、大量高质量的语言互动,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孩子自己摸摸抓抓,能研究的事物毕竟有限,他们开始借助他人的力量,“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几乎成了口头禅。早期看听闻摸的好奇心,通过社会关系得到拓展。

但是,孩子问为什么,并不是在寻求科学解释,找到原理,他们主要在了解更多的事实,日常生活和周围世界里的大量事实。孩子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但这些问题常常是跳跃的、不连贯的。好奇心表现为随机问答,不在同一个问题上长久停留。

孩子的幻想和自编童话,情节跳跃、逻辑断开。孩子的思维开始萌芽,在童话、假装游戏等想象的活动中演练,好奇心就在这个过程中发展。

3 理智的好奇心。

6岁之后,孩子的认知逐步进入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

孩子开始明白,一堆豆子堆成一堆或者摊开,一杯饮料倒进细杯子或大碗中,总量是相等的。孩子羽翼渐丰,亲自在与人和事的接触中探寻因果关系。

有经验的教育者,开始把孩子生物性的好奇心引向有目的、有反馈的求知之旅;把社会性的好奇心逐渐转化为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反之,过度的感官刺激,无法通向连贯的思考;灌输死背,不能提供探索和思考的空间。好奇心得不到发展,就会渐渐枯萎。

万物生长,有其时令,不可拔苗助长,也不可袖手旁观。这讲的既是认知的发展,也是好奇心的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