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

那时候小孩子上学不说几年级,而是说读第几册。一年级上学期叫第一册,二年级下学期是第四册,三年级上学期是第五册,如此一学期算一册。似乎当时的课本也是在封面上这么印的。


不过这种习惯的称呼似乎只在我们这个小小的村子里流传。当我们到四年级,到了完全小学时,同学们都说几年级,以及到了后来去了全国各地也没有见过第几册的称呼习惯。

现在这个称呼习惯也在改变,大家逐渐的改用几年级了。有时回到家乡,问到小孩多大了,说是在读第几册真是倍感亲切的说法。

那时候上学是很随意的。有的小孩八九岁才上学,有的四五岁。有时候是看小孩的意愿,或是老师,亲戚的劝谏,最主要的是钱的问题。那时候大家都很穷。曾经有一年,在开学前得一段时间里,小孩子们中间流传着一个说法,是说明年学费涨到9元。我的一个好朋友跟我说,要是9元他就不读了。当时大概是二年级,我很难过。那时候很小,9元钱是多大的负担没有什么概念,因为那时候小孩子身上从来没有钱,感觉应该是挺大的吧。我的表弟来我家的时候,说他们村里有个有钱人,有一百块钱,而且张张都是10元整!

小孩子不上学的也是会天天在学校里混。学校是开放的,小孩子都在一起玩。稍微大点的孩子就去放牛,这大概是农村小孩比较能胜任的工作了。即便是上学的小孩,假期也会去放牛的。大多数时候是把牛往山坡上赶,然后找一块大石头或者一棵树爬上去睡觉。如果人多凑在一起就可以下棋打扑克。当然山坡的边缘就是农田,还得时时留意牛的动向。一些好心的放牛大人会守在边界附近的树荫里,看到有牛偷吃就会大喊提醒。也有睡觉过头,打扑克误事被牛偷吃庄稼的,晚上就有事主找上门商量赔偿。那个时候,即便是毁了几斤稻谷也是要赔的。如果是刚栽秧不久能够补种的,明天家大人给人家补种,如果过了时期,大概估算几斤谷子赔偿。农村人习惯用筒,大概一筒就是一斤,家家都这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