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铃记

永嘉年间,海宁灵泉有富庶人家李氏,时人皆传灵泉有李,财无可计。其有独子,名凡生,年仅十九,剑眉星目,能文善武。自幼熟读文典史书,作文赋诗无不精通,尤以痴竹、善绘竹著称,故时人又称为李竹生。

凡生年已十九,早该娶一门亲事。李老爷与夫人日益焦虑,欲为其寻觅良家女子,便放出消息,于是往来媒人络绎不绝,日不停息。一月有余,终寻得一女,唤作灵玉。为当地赵知府之女,知书达理,温文尔雅,且面若桃花,有闭月羞花之貌。李老爷即备下聘礼,次日亲往赵府提亲。凡生虽年幼,却也是闻名远近,赵知府也晓得自己个儿的女儿与这李凡生极为般配,况且日后这李凡生前途不可限量,于是乎与李老爷二人一拍即合,当即派人取了二人的生辰八字,请了风水先生择选良辰吉时。

却见这风水先生来了见到二人生辰八字后,面露难色,欲语还休,赵知府与李老爷见先生为难,相互瞧了一眼,齐声道:先生直言无妨。先生这才缓言道:李公子与赵小姐只怕是有缘无分,若结为夫妇后虽说不至于情意不和,但若想琴瑟和鸣,白头偕老只怕有些困难。在下言尽于此,这以后种种还是全凭二位做主,如若二位仍望联姻,那么下月八日则为大吉之日,于今日还有半月,就不必再劳烦您二位使人来询了,在下先告辞了。说完退了出去接过旁边管家呈上去的银子,一步一叹息地慢慢远去……只见这先生走到无人处,将手中沉重的银两扔进了路边的猪圈,单手一翻,一个破旧的木葫芦便出现在掌中,嘬了几口后才又慢慢悠悠的走了。

然而留下的眉头紧皱的两位父亲大人在屋内来回踱步,二人也各自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李老爷想着能攀上知府的高枝,赵知府则看中了前途无量的李凡生,可是他二人又皆担心自家子女日后郁郁寡欢。半晌后,李老爷见赵大人仍愁容满面,心中大喜,料定这位大人正犹豫不决。便开口劝道:大人,久闻令爱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小儿虽称不上人中龙凤,却也算得温润如玉,想必大人也早已有耳闻,我看二人实乃天作之合,何况那术士之言,又岂能当真?赵知府一听此话也有些道理,于是横下心,便不再去想那风水先生的话,双手赶紧扶起弯下腰的李老爷,满面春风,笑道:以后万万不可再称大人二字了,亲家。李老爷也起身满脸堆笑地回到:是,大人。二人相顾无言,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李老爷回到府中,把管家叫到了书房里,吩咐管家安排妥当,嘱咐道:还剩半月有余,这婚事必要风光大办,不能让咱们李家丢面,更不能让赵知府难堪!管家沉声应到,便缓缓退去……

日子如白马过隙,转眼这半月已然过去,到了八日这一天,李凡生骑高头大马,着喜衣,迎亲队伍由李府至赵府,无一处间断,全城老少尽皆而出,万人空巷,孩童们笑着唱到:李儿郎李儿郎,娶了知府千金做新娘!李儿郎李儿郎,就此陷入温柔乡!凡生听了此歌也甚是无奈,笑着前往赵府迎妻去了……

说起凡生与赵灵玉大婚之后,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外人盛传二人如神仙伴侣情投意合,自此海宁之地,男羡李凡生,女慕赵灵玉。然而这其中苦楚却唯有他二人自己清楚。说来也怪,赵灵玉虽美若天仙,但凡生对其却没有一丝怜爱之心,他自己也甚是奇怪,故此觉得有愧于赵灵玉,便处处关怀。赵灵玉如此聪慧,又岂不知夫婿心中所想,于是也不拆穿夫婿,奈何这所爱之人于己无意,又是何等痛苦?她内心也整日忧愁,却不敢泄露半分,二人只能默默忍受…两年后,灵玉诞下一子,才免些心中忧愁,凡生的愧疚之感也稍有减缓。

一日,赵知府与李老爷商榷凡生前程,想着让凡生进京赶考,将来光耀门楣。二人与凡生谈及此事,凡生欣喜异常,一口允下,与父亲将家中安排妥当后,于次月奔赴京城。

不出两月,凡生一行人等便到了京城,凡生入京几日后,便开始温习功课,日夜苦读,时常夜半入寝……如此这般过了半年,凡生参试,夺得状元。殿试时对答如流,谈吐不凡,不卑不亢,见解慎独,颇得圣心,圣上当即点了翰林,赐正六品翰林修撰。

状元郎衣锦还乡,城中老少夹道相迎。更令人好奇的是状元郎还带了个女子回来,且数日后,便娶了这女子为妾。要说这女子从何而来,还得从十日前凡生回乡途中说起。

十日前,凡生于翠竹林遇此女,初见此女,凡生便惊呼:是了是了!原是此番原因!似与此女熟知百年,此女也似在此专程待凡生来寻她,问其名,对曰:铃铛。凡生便将此女带回家中,铃铛也自当欣喜应允,故而有了前幕。

此后数十年,凡生与铃铛你侬我侬,倒真如当年人们形容他与赵灵玉一般的神仙伴侣。这数十年来,凡生对赵灵玉也是关怀备至,却从未有似夫妻之情。

永嘉三十五年,帝崩。新帝继位,年号乾德。乾德元年,镇西将军刘显起义,率二十万大军直取海宁,朝中命海宁巡抚李凡生领兵抗敌,镇压反贼,凡生亲率三军,上阵杀敌。两年后击杀刘显,扫除逆党,凡生于班师回朝途中染上风寒,未至京,病逝。帝追其功,赐文烈公,封其子为勇威侯。

凡生病逝后,其灵柩运回家乡,按王侯之制下葬,待墓穴封门之时,铃铛蹒跚走进墓室,望向赵灵玉却一言不发。众人惊愕,赵灵玉轻声长叹,点了点头,命下人们封门,铃铛笑了,朱唇轻启言道:谢夫人。

十年后,赵灵玉病逝,其子勇威侯派人将母亲与父亲合葬。打开凡生墓门之时,见二姨娘铃铛只是有些衰老,却仍存活于世,端坐于棺柩旁。大惊,问她是何原因,铃铛答到:是你父亲每日陪伴我,日日从家中取了饭菜与我吃。勇威侯不信,铃铛见其有疑,便说出这数十年来家中大事数件,皆应验,勇威侯这才信了铃铛,将生母赵灵玉与父亲合葬后,将其请回家中如生母般奉养。

铃铛回到府中,次日一只青翠欲滴的竹笛便飞入她房中,她用手抚摸着那竹笛,眼中难免流出泪水。数月后,铃铛无疾而终,且桌上的那根竹笛也一夜间由青入黄,慢慢失了光泽……

几日后,几十年前的风水先生来到勇威侯府外,令人称奇的是他的面目竟然毫无变化,与几十年前相比连丝毫色衰之像都没有,只见他招了招手,一只旧竹笛便从侯府中飞出,径直落在他手中,那竹笛于刹那间恢复了之前的青葱,且自发出了轻微笛声,似异常兴奋,先生笑道别急,便从袖口中取出一只黄铜铃铛,那黄铜铃铛一听见竹笛声,立即震动自身,发出叮当之声,似与竹笛窃窃私语,先生被它俩逗乐了,笑骂道:你们这两个小东西,在一起三百年,却都成了精,此次去人间谈情说爱,怕是都不想回来了吧?这次倒是有愧于灵玉了,你们随我去地府看看,给她下一世寻一段良缘。再与阎王那老头说说,给她加点阳寿,算是偿了你们这俩害人精欠她的债……

诸位看官欲知赵灵玉后世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竹铃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