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润我心

图片发自App

      俗话说 :“书读百遍  其意自现”  ,从小我就从一些歌谣里听到过一些忠孝仁义的道道,尔后又从母亲絮絮叨叨的说教中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我的母亲习惯于在餐桌上絮絮叨叨的说教我们,什么吃饭时要先给老人盛饭,什么老人不动筷谁也不能先动筷子,端饭时筷子不要插在碗里要双手奉上,来客人时要笑脸相迎端茶、递烟、搬凳子热情接待,路头路底见了邻居熟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好,看见拉车爬坡的人要主动帮推助力,这是最基本的礼貌,这些看似简单的说道,在母亲絮絮叨叨的教育下却养成了我日后孝顺礼让的生活习惯。

        我有一位苦命的太姥姥,早年丧女只延续下我母亲这唯一的血脉,老了自然由我家赡养,由于太姥姥信神要吃斋念经,不愿和我们一起生活,所以母亲就经常让我给太姥姥送米、送面、送吃、送喝、送柴火、送煤炭、送一切生活用品,由于那个年代缺吃少穿,不能一次多送点,只能一点一点接济 ,我嫌麻烦经常闹情绪,母亲就说:“人要懂得感恩,当年不是你太姥姥如同母亲般的养育疼爱,那有妈妈我的今天”,如今想来母亲就像那歌曲《酒干倘卖无》里唱的一样,没有她那有我,没有我那有你……,其实不只是母亲这么孝顺,父亲也一样。

        那个年代尽管贫穷,但每月绝对不能少了奶奶的赡养费,平时只要有好吃的一定要给奶奶送点,尤其是奶奶临终时父辈们夜夜守着奶奶接屎接尿接痰,父母的孝心都表现在这些无言的行动中,也刻印在我幼小的心灵里。

        平时不识多少字的母亲也时不时的为我们灌输一些从奶奶的奶奶那里听来的故事,如孟母三迁、花木兰替父从军、一代廉吏于成龙的俭朴风范等故事,为得是教育我们跟好人学好人不至于走上歪路,讲花木兰替父丛军,为得是让我们学会尊重、学会孝顺、学会体谅长辈的难处和不易,讲一代廉吏于成龙,为得是让我们从小养成勤劳俭朴的生活作风,还讲祖辈父辈们好学上进改变门风的一些事例等等,可见母亲教育孩子多么用心。

      也许正是我读懂了传承了这些忠孝仁义的传统家风,恪守着纯朴善良的本性,以至经年过后一贯对我存有偏见、近似刻薄的婆婆瘫痪在床需要人侍候时,我虽说无奈但也没有犹豫就接纳了她,从头到脚换洗、洗头发剪指甲、换尿布倒屎盆、洗脚喂饭等等,绝不亚于亲生儿女,可以说无微不至 问心无愧,感动的婆婆经常泣哭成声泪流满面。

      回想当年婆婆强势的态度,鄙视的眼神,我就像是后娘的孩子,只能忍气吞声 敬而远之。多年过去以后,婆婆己经老了,己失去年轻时的霸气,婆婆没有女儿,几家儿子都在企业上班,属刨一把吃一口的命运,也挺不容易的,再说老公也挺难的,摊上这挡子事,这时候考验的不光是我的孝心、耐心,还有我的人性和度量,当年受气的小媳妇不记前嫌大度的接纳了婆婆,一直不懂我的老公仿佛就像重新认识我似的,精神也来了,手脚也勤快了。  有我支撑 ,兄弟几家也愿意积极配合,才使原先磕磕绊绊的兄弟妯娌们后来相处的如同朋友般和气。

      “弱肩担道义,传承好家风”,曾经有人问我:“你婆婆那会那样对你,你还肯接纳她侍候她,你太牺惶了太善了太傻了”,其实不然,我从小接受的就是传统的忠孝仁义礼教,侍候老人那是推不脱的责任,我那能不管呢,她可以对我不好,可我不能给孩子们熏坏样子,我得做榜样。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既然是推不脱的責任,何不选择当孝媳呢,不是说“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嘛。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母亲虽说不能把“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超凡脱俗息念观心的禅机,道家清静无为乐天知命的说教”道清说明,但“老人宣传家风,父母示范家风,子女继承家风”,醇厚的家风影响了我传承给了我们,以德报怨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良好品德,好家风需代代相传,和谐社会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更需要,我会把好家风传承下去的。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风润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