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偶然,在购买管理类的书籍时无意看到这本书。买回来时是放在箱子的最下面,回家整理书籍时无意看到这本书,断断续续的看了大概3个月,只能用震撼这两个字来形容。这种震撼是基于原本主观意识的理财知识的理解,或者颠覆了我对“钱”这个东西的理解,冲击了我自己的价值观。“穷人”这个名字不单单只是形容那些经济收入单一,消费水平大于收入的水平的人群。而是那些暴富,或者没有投资理财知识的人的广泛定义。“穷人”穷的不是本身,而是一种思维。
大部分的人在“理财”这个词的理解上会陷入一定的误区,即理财=减少开支+理财。其实不然理财是一种习惯和一种“投资”的思维。怎样让钱生钱,就如罗伯特·清崎文中富爸爸所说,怎样让钱给自己工作,而不是自己为钱而工作。大部分人的思维是随着自己工作资领的上涨,工资也会成指数上涨,但是大部分不知道的是随着工资的上涨,自己的消费习惯也在改变,自己的欲望也会成指数的上涨,就会如作者所说陷入一种”老鼠赛跑”的陷阱当中,在翻开书的第一页,就会看到非常醒目的两行字:“富人不会为钱工作” “储蓄是失败者所为”。
直到到现在我对这两句话记忆犹新,因为在看书的第一眼我是不认同作者的观点,我看书有个习惯就是带着怀疑的态度去看去想,事实证明作者对了,人在最穷的时候会想办法挣钱,但是首先考虑的不是“投资”,而是去为钱工作,拿着可以满足生存需要的钱,一次次满足自己的欲望,因为穷怕了。所以越来越想安稳,因为自己很在乎这份能满足自己的工作。而自己内心那一点点的投资的想法,也在这种情况下变的荡然无存。在满足生存以及欲望的条件下仅剩下的存款也会把这些钱放在银行,但是大部分不知道的是金融领域的一句话“银行里的钱永远是在贬值的”。或者说“今天的钱永远不及昨天的钱值钱”这样的结果就是有的人一辈子挣的钱不如那些富人一天的多,或许在天天强调“共富”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显得多么讽刺,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思维是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最大原因。
这本书一句话启蒙了自己:“如果你想发财,就要学习财务知识”。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负债,只不过他们认为那些负债就是资产。
在此书中,作者说了如下一段话:“如果只有一个爸爸,我就只能对他的建议简单地加以接受或者拒绝;而两个爸爸给我截然对立的建议,这在客观上使我有了对比和选择的机会。现在回想起来,这实际上是一种在富人的观念与穷人的观念之间进行的对比与选择,而这对比与选择的结果决定了我的一生。”正是因为两个爸爸对立的观念,促使了作者认真思考这两种观念,从中产生更为理智、客观的选择,这也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人生。这段话反映了两个爸爸对他的重大影响,也告诉了我们要学会去思考,而不要过于执着于一种观念。
让我们回到本书的内容,作者是在两个爸爸的教育下不断进步的,也许是出于此原因,他在谋篇布局的时候也采取了讲课的形式。
第一课,他告诉我们穷人和中产阶级为钱工作,而富人让金钱为自己工作;
第二课,他讲了学习财务知识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学会处理个人财务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课:他告诉我们要关注自己的事业,要不断为自己的事业而努力;
第四课,讲的是税收的历史和公司的力量,他告诉我们如何应该对税务问题,还指出通过企业形式拥有同等资产时能享受到更多的好处和保护;
第五课,他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根据自己的状况以及需要进行合理的投资;
第六课,他告诉我们一些存在于我们身上的阻碍我们个人发展的因素,并教我们如何面对、解决他们,还建议我们通过十个步骤开发身上的潜能。
毕竟中美国情以及教育的不同,但是这本书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的人碌碌一生但是还是实现不了财务自由。这就很值得我们的反思了,这本书最重要告诉我们,对于金钱的理解,怎样能让自己快速实现财务自由。让我们在未来人生进程当中种下理财的种子,等到我们真的遇到如书中说的那样时,能让我们找到问题的原因。
至此,在未来的历程中,预祝各位看过此书的书友,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投资方法。此文章只是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请各位读者多多包涵(第一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