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8《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网络素材整理

王玲:如何说服一个肥宅丧懒中二青年成为高效能人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为了了解留学是怎么回事,先从西方历史开始读书,了解大学为什么在中世纪宗教统治下的欧洲建立起来,接着看吴军的《大学之路》,了解那些著名学府的建校背景和精神。

每天世界都在变化,都需要我们在知识和认知上新陈代谢,且怀谦卑坦然的心面对未知的世界。

比如我这个自律的老阿姨,永远保持早睡早起,我家的熊孩子自然无论冬夏都是7点准时起床,老阿姨管理熊孩子从来都是做完作业才可以疯玩傻玩,相信最后一定能变成本能和条件反射,拖延症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先劝说他加入百日行动派,先试试做一件事情坚持21天,养成一个习惯,从小处让自己知行合一。 试想,你自己就是一个企业团队,你先能管住团队中的落后分子(比如拖延、懒),不让落后分子影像整个团队的行动(比如因为懒继续肥宅,因为拖延玩了很久游戏而没有学习),什么时候自己对自己这个企业完全把控了,你才能出去江湖中混,才敢去玩这本老古董书里说的知己知彼、共赢、创造性合作这些高阶互动操作。

目 录

一、七个习惯概述

1. 这七个习惯是什么?

2. 七个习惯之间的关系

3. 两个相关概念

 二、七个习惯分述

1. 积极主动

人类成熟的三个时期

“依赖期——以‘你’为核心,你照顾我;你得为我的得失成败负责。

 独立期——以‘我’为核心,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负责;我可以靠自己;我有权选择。

 互赖期——以‘我们’为核心,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合作;我们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共创前程。”[1]

当我们开始“七个习惯”的学习,就代表要从依赖期转向独立期。走进独立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始主动负责。

2. 以终为始

两次创造 任何事物都需经过两次创造,一次在头脑中,一次在实际中。

史蒂芬·柯维提出,我们应该以原则为中心,度过我们的人生。

原则由我们自己信奉,完全可控;原则就像一条真理,可以被我们默诵,给我们以力量和安全感;原则具有囊括性,可以对生活中的多数事件给予指导,可以允许我们不断修正我们的局限。

 以终为始,说的就是我们应以原则为中心,指导自己规划人生,并要始终牢记这座“灯塔”的位置,使自己不致偏离航向。

3. 要事第一

在时间管理矩阵中,我们发现日常需处理的事务可简要分为四类:

Ⅰ类,重要且紧急;

Ⅱ类,重要不紧急;

 Ⅲ类,紧急不重要;

 Ⅳ类,不重要且不紧急。

在这个人生的木桶里,我们要装入黄沙、大石块和小石子们。 如果你的顺序是先装黄沙或者小石子,最后你就会发现,大石块装不下了。但如果先装大石块,你会发现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倒入小石子,这以后,居然还有不少间隙可以容纳黄沙。

在时间矩阵中最该首要处理的要事是谁? 答案是:Ⅱ类  重要但不紧急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因为没有截止日期的催促,常常就被我们一拖再拖,令我们陷入永远在处理Ⅰ类甚至Ⅲ类那些紧急事务的焦虑状态。而一旦有了空闲,我们又将时间毫无知觉地投入了Ⅳ类那些打发时间的娱乐或者无关紧要的琐事里……

授权

简单来说,就是将手头可以分出去的事情,合理分配给他人。

 这很好理解。但是我们很多人却做不好授权,看似把事情分出去了,却还是自己从头管到脚。 我们应该做的是责任型授权。双方沟通好需要达成的结果是什么,给予对方一些基于资源、陷阱的指导而非具体事项,明确责任与奖惩即可。

4. 双赢思维


5. 知彼解己

我们的常发病——自传式回应它的主要症状有这么四种:

 价值判断——表示肯定或否定

追根究底——依据自己的立场,探究别人的隐私

好为人师——以个人生活经验指导他人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动机判断别人的

移情式聆听

我们应该知道,即便听取他人的可行意见是一种理智的做法,但是好建议并不是每次都那么容易让人接受……比如给予建议者的态度、建议本身的实施难度、接收方的心情等都会对此造成影响。 ——只要我们将自己代入接收方的角色想一想,就会发现此言不虚。

移情式聆听,就是需要身为倾听者的我们,代入倾诉者的角色,感同身受地了解对方此番谈话的真正目的,并掌握准确清晰的事实,再通过对对方情感的客观反馈,来实现真实有效的沟通。

记住,说出对方的感受,而不要判断。

 6. 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是一种心态 “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各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与所见略同的沟通,益处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获。”[5]

三个层次 沟通的三个阶段层次分别是:互相提防→互相尊重→统合综效。

一个案例

为了理解沟通层次的意义,我们以一个案例来说明: 老胡策划、准备了很久,想利用国庆假期带妻子和两个儿子去度假。妻子却想利用难得的假期去探望久病不愈的母亲。两人谁也无法说服对方。如果全家出游,妻子总是挂心母亲,全家都玩不痛快;如果去探望岳母,则老胡心中始终为准备许久的度假泡汤而闷闷不乐。即便调整一下,妻子独自去探望母亲,老胡带着孩子出游,则一家人也都玩不尽兴。

他们最终想出了双赢的方案:去岳母家附近度假,或在节后请家务公司代劳一周,让妻子有空探望岳母。

第三选择

 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第三选择”。

遇到分歧时,不应先急着妥协或对抗,要知道你们给出的选项,或许都不是最佳的那个。 要有信心能找出双方都满意的第三选择——要诀就是:尊重差异、调动创意。用开放、创造的眼光重新审视面前的问题,化阻力为动力。

 7. 不断更新

关于身体的建议——健康饮食、充足休息、定期锻炼

关于精神的建议——欣赏优秀的文学或音乐作品、与大自然相处、思考与独处

关于智力的建议——不断学习知识,靠阅读、写作、参加课程等身体力行的方式使用智力

关于社会/情感的建议——不需特意花费太多时光,可在日常与他人交往中完成,但也需要保持警醒,给予自我激励或鞭策

平衡更新 关于这四个层面的更新,史蒂芬·柯维强调,我们应该平衡好四个层面的更新进度,共同推进。 结合之前的六个习惯,要实现稳定而卓越的进步,他告诉我们一个诀窍—— 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去实现“个人领域的成功”(从身体、精神、智力这些个人层面的可操作事项出发),这是培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关键。

结 语

人的习惯就像电脑的自动执行程序,总以条件反射的速度来解决一个个似曾相似的事件,所以我们说习惯重要,是指它总是先于思考就开始行动了。 如果要我们举例,好习惯是数不尽的,而可以为我们的人生指点光亮的习惯却不多,就如金字塔型的人员结构。那些塔顶的人们,积极、高效、友善、自律,着实令人叹服。想要像他们一样,先从这七个他们共有的习惯学起来吧。


影响圈、关注圈,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

【百度解释:个人能力能影响的事组成的就是影响圈,个人关切的事组成关注圈】

影响圈关注的是内在,自我,自己能handle(v.操控)的东西。

关注圈更多的是外部环境,虽然也是你在意的事情,但你无法控制。

所以要扩大影响圈,首先要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做到坚持学习,做到专业;然后在专业的领域里展示,传递正能量;最后在展示的过程中去影响别人,吸引别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11-08《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网络素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