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流”,远离“舒适区”

电影《肖申克救赎》里面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一个书管理员布鲁克斯监狱里被关押了50年,当他知道要刑满释放的时候,差点精神崩溃,最后自杀。

这是为什么呢?

谁都知道监狱里不舒服,他在监狱里也肯定向往过外面的世界,但是这里有他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法,他受不了改变。可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他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体的自由,但其实他的灵魂早已被扼杀,属于他自我的世界已经被压缩到了最小。最终他只能选择从这个已经完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消失。如果没有安迪出现,老布就是瑞德和其他绝大多数囚犯们的未来。他是不是也象我们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人的未来呢?

图片发自App

心理学研究说,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分为三个区域:

舒适区(comfortzone)

学习区(stretchzone)

和恐慌区(stresszone)

舒适区:在舒适区我们得心应手,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做在行的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际,甚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个区域中的人和事感觉很舒适。但是学到的东西很少,进步缓慢,而且一旦跳出这个领域,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及变化,你可能会觉得有压力,无所适从。

拉伸区:拉伸区里面是我们很少接触甚至未曾涉足的领域,充满新颖的事物,在这里可以充分的锻炼自我,挑战自我。

恐慌区:恐慌区,顾名思义,在这个区域中会感到忧虑,恐惧,不堪重负。

在恐慌区里,他们面对巨大的压力,业绩压力,团队压力,上司压力,学习压力。这几乎让他们崩溃,在一段时间之后,多数人只能又回到了舒适区,而再也不去想什么『跳出舒适区』

在工作上,你做起事来得心应手、毫不紧张——当然,这样的工作也不会让你激动,因为它们对你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这说明,你在工作上,也进入了舒适区;  还有,你比较关心的话题、固定的朋友圈子、百听不厌的歌曲,体育运动……它们都是你的舒适区。

我们不妨套用钱钟书先生的话,来看待人们处于舒适区的这种状态:舒适区就像一个圈套,外面的人争先恐后地想跳进来,里面的人却很少能够主动地走出去!

首先,舒适区,可能是散发出靡迷香气的曼陀罗花。两者的共同点是:置身于其中,你的身心都会为之陶醉。就像每天倚坐在熟悉的办公椅上,看着阳光铺洒进来,嘴里叼着一根熟悉的香烟,享受周围散发的昏睡气息。于是,你想起了目前稳定的工作以及满意的生活,然后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孰不知,曼陀罗花其实是有毒的!它与制造毒品的罂粟是一对“孪生姐妹”。闻多了这种花香,你会头昏、晕倒,正如长期地处于舒适区,带给你的只有盲目的乐观和过度的满足感!

图片发自App

所以,胆小不敢表现自己、太爱表现自己;怕和别人产生冲突、太爱和别人产生冲突;喝酒、抽烟、打游戏、拖延症、订计划完不成、想学习又犯懒,所有这些我们看不上自己的那些毛病,本质都是我们习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们都是我们的舒适区。虽然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心理感受一点也不舒服。

最近听到一个新词,“心流”,这个词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我们经常进入“心流”的状态。干一件事突然把时间忘了,沉静其中特别喜悦。比如看到一部有趣的电影,听到一首喜欢的歌,在做一件非常有创造力、而且自己又得心应手的工作的时候,经常能够体会到这种叫“心流”的状态,它稍纵即逝,但是你一旦沉入其中就会感到极其美好。

那么怎么给自己设计“心流”呢?积极心理学研究证明,有一个办法叫“控制技能挑战比”。简单解释一下,其实就是要控制好你做事的那个难度,如果太难很容易放弃,如果太容易太无聊了也容易放弃,所以关键是调整得刚刚好。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能力范围内一件事情有一点挑战,但是又不是太难的情况下,最容易吸引你坚持下去。所以一个行业的高手是什么样的?就是能把那个极其伟大、远大的那些目标,拆分成一级一级细碎的台阶的人,知道怎么样踏着台阶一点一点往上升的那些人,这就是高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心流”,远离“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