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说话3》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

在小学生与古诗间搭一座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也是一个重视诗教的国度。

一、关联生活,激发兴趣。

当学生发现古诗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可以相关联,在生活中用得上,当自己的某种感受可以用一句古诗来表达,此时兴趣自然会产生。所以在教学中,执教者最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古诗的内容,合理地使用视频、图片等,运用读写结合、口语交际等方式,让学生运用古诗描述自己的生活场景或者情绪。

执教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设计了巧妙的提问和导语,让学生通过交流自然而然地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样,古诗与孩子的关联度就更高了。整个教学过程轻松自然,学生完全沉浸其中。整个教学过程很开放,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不断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课堂充满张力和活力。

二、诵读吟唱,略授诗法。

用吟诵的方式学习古诗,是符合古诗特点的。如果教师不会吟诵,也无大碍,只要指导学生依照格律,两字一停顿,平长仄短(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平声字读长,仄声字读短)地读,也可以的。读,在古诗教学中极为重要。每一次读,都应该有不同的要求,而不是停留在同一平面上。教师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创设情境,让读的环节变得有趣不单调。

三、善用资源,情感想象。

 执教者用“愿望是否实现—朝廷为什么灭亡—国家如何强盛”为线索串联教学过程,可谓匠心独具。执教者在使用拓展资源时有三个优点:第一,所引材料与《示儿》的主题相关联,使整堂课完整统一;第二,所引材料浅显易懂,不需要教师作过多解释,使学生能在教学线索的指引下,顺畅地达到教学目标;第三,教学线索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其对严密的逻辑性有了初步感知。

小学古诗教学需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其学习兴趣;需要通过诵读吟唱对诗意获得整体感知,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完成个性化的解读、体验;需要通过多媒体、拓展资料加深对古诗地理解;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习得简单的故事作法,并学会基本的读诗方法。

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从语言学习、情感体验、想象力培养三个角度思考古诗教学目标。

古诗教学设计一束

教方法是教师的核心工作

《登鹳雀楼》是一首登高望远的诗。“白日依山尽”是写实。“黄河入海流”只能是作者的想象和联想。这应该是虚写。两句诗虚实相间,动静结合,表现了落日山河的壮阔和苍茫的景色。

形式美、声韵美是诗歌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五言诗的停顿是二二一,七言诗的停顿是二二二一。第二、四、六个字就是节奏点,它们如果是平声就读得长些,如果是仄声就读得短些。

《枫桥夜泊》霜是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地面才会出现的白色结晶,有霜的晚上应该是深秋或初冬时节,而诗人的客船当时正停靠在枫桥边,夜越深,霜越重,刺骨的寒意穿过透风的船舱和紧裹的衣衫直接侵入体内,这使他感到这漆黑的夜里白茫茫、冷飕飕的寒霜似乎触手可及。所谓境由心造,“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些夜泊枫桥所见、所闻、所感的景物描写无不带着漂泊异乡的游子愁思的烙印。自然环境的幽暗、凄清,暗合诗人悲凉伤感的心境。此时此刻,无朋友可以倾诉,无杜康可以解忧,只有江边落叶的枫树,船上的昏黄渔火,陪伴着孤独的“我”一夜无眠。

夜半敲钟,是唐代寺院的惯例。似醒似睡之间,寒山寺里响起了夜半的钟声,在这万籁俱寂中,绵长而悠远的钟声一下接一下地传入是人的耳膜,撞击着他的心灵,不但使诗人倍感凄凉无助,又添一段新愁,也使本来就静谧的夜晚更加寂静无声,诗人以动衬静,营造出空灵、隽永的意境。

然而为了突出一夜愁眠,诗人将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的次序,重新作了安排,将最后发生的放在最前面,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情景交融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方法。这首诗,明里写景,暗里将诗人的情感蕴含其中。

《观书有感》

水如同镜子,这是写静态;云影徘徊,这是写动态。一动一静,情趣盎然。十四个字写景,读者读到的不止是画面,还有隐含其中的一片生机。这为后面两句的出现埋下伏笔。

“渠”指代“方塘”。小小的池塘因为水质清澈,故能印入天光。那么水怎么会清澈的呢?在这里,作者放开视线,跳出池塘,找到源头活水。这就是“生机”的根源。一问一答,看上去依然说的是景物,可背后已经隐藏了“道理”,隐藏了逻辑推理、思维方式。这道理不是作者硬塞给读者,而是读者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的。

“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所以不枯竭,不陈腐,不污浊,深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它们“共徘徊”的细微情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又是数字中最大的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含有长寿长久的含意,又正逢一年当中收获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所以一向很重视重阳节。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在晋朝已经开始,到了唐宋更加兴盛起来。

一个“独”字涵盖了“孤独、唯一、只有”这些意思。

因为古代的佳节,公务人员也是放假的,这就有了思乡的闲暇,同僚、朋友都热热闹闹地回家团聚了,只剩下自己独自一人孤零零地咀嚼思乡的苦味。“每逢”和“倍”这三个字,将平时无时无刻不思之情有力地表现出来了。

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祛邪、避灾,古人重阳节有佩插茱萸的风俗。写的是自己思乡,却又笔锋一转,写兄弟思念自己,还设想出一个动人情节,就此更凸显了自己的情感。

“每逢佳节倍思亲”,用字精确,使意思转深,因此成了广为传诵的名句。诗人对常见的游子思乡主题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刻画和升华。

王维巧妙地捕捉了在“佳节”的背景下与“独”“异”“一”的对比映衬,构成独到的意境,使得这句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名句,在普天下游子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我以为确定古诗教学目标宜从文字、想象力、情感三个角度去思考。这首诗中的用字就很有讲头。教学中,选择几个关键字讲透彻,传授好方法,然后再组织学生运送巩固。

《望洞庭》中国古代文人有伤秋、悲秋的传统,刘禹锡却反其道而行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色胜春朝”(《秋词》),盛赞秋的明朗澄净,《望洞庭》独出心裁地选择了在秋季的月夜遥望洞庭的山光水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再现了月下洞庭的美景。

“湖光秋月亮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和”就是和谐、和美,恰到好处。湖光和秋月水乳交融融合为一体,简直就是一幅“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工笔画,营造出空灵朦胧,宁静和谐的氛围。

 如果把平静、苍茫、无垠的洞庭湖看作是一只素白的银盘的话,那么夫在湖面的、外表呈螺旋状的黛绿色君山恰恰就是躺在这银盘上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这里,诗人用惊人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贴切的比喻把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转化为一件精致的工艺品,是人们不由得啧啧称奇。对这类写景诗的解说,重在帮助学生体会比喻,发挥想象,设想画面。然后再回到古诗,通过反复诵读,体悟作者构思的精妙。

《寻隐者不遇》全诗由对话组成,是作者精巧构思、仔细推敲的杰作。隐者一般都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每天除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的读书修身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的参禅论道外,“采药”也是他们常做的事,至于采的是治病和保健的中草药,还是据说服用后能够得到升天的长生不老药,都符合隐者的身份。

“松”寓意他高洁的风骨,“药”隐含他行止的超凡脱俗,“山”揭示他得其所哉的避世环境,“云”写意他闲云野鹤般的悠闲自在。而这四个字同样也是教学的重点,切入点。古诗中常会隐含一些民俗知识、传统文化常识。因此,在指导学生读诗,体味情感,发展想象力的同时,还应该适时地发掘文化层面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其由了解、接受到浸润其中。当民族文化逐步渗透到其言行举止、思维方式、价值观中后,学生就能成为真正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所见》诗人先写动态。牧童骑坐牛背,大声唱歌,真是悠闲自得极了。然后写小牧童捕蝉,按理捕蝉依然应该通过动态来表现,可是作者却别出心裁,通过静态来写。牧童屏住呼吸,眼望鸣蝉,那神情真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有趣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后来,小牧童怎样捕蝉,是否捕到,诗人都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想象了。全诗用字简洁,由动到静,节奏起伏,很是吸引人。诗人虽写的是一个牧童,但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闲适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有画面感、有情节的古诗改写成小故事。在了解诗意之后,教师分步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由简到繁地进行合理想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其沉浸在创作的愉悦之中。这样,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惠崇春江晓景》课堂实录可以说是让人看了敬佩十足,从设计到引导的层层深入递进都非常了不起,也很值得学习琢磨,在其他诗中也有可以用到的方法。

首先是对诗的写作背景的了解和相关画作的引用,使得这首时代遥远的诗一下子和孩子们拉近了距离;其次,诗画结合,帮助孩子们一下子理清了古诗写看到的内容,从而引出写想的内容;然后对古诗格律的朗读进行了清楚的指导,对古诗里孩子们不熟悉的事物进行了解,从季节的角度谈感受,说自己的想象,从不同角度讨论景物的安排;最后,还不忘再落实朗诵和资料补充,理解古诗中孩子们不容里理解的内容。

一切都安排得那么天衣无缝,值得反复品味。

古诗教学有“套路”吗?有的话,“套路”在哪里?

之前学习的过程中,有学习到解诗题、知诗人、品诗意、悟诗情,这样的小套路,初听觉得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古诗教学一直都是一个难点,想把古诗课上好很不容易。如果用这一个公式来套,中规中矩又不失逻辑,虽不易出彩但也不会有什么大错。在日常的古诗教学中还是可以用的,但是一旦进入这个模式,也很难有更多的突破。看朱煜老师的这本书,朱煜老师对古诗文教学的造诣可谓是高山仰止,但是细细琢磨也还是有规律可循,这种在浅浅的规律中可以根据篇目的特性做一些灵活的变化的“套路”自然是更胜一筹。

一、引入方式

(一)故事引入

   例如:《惠崇春江晓景》的课例中,是用苏东坡与惠崇的故事引入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一下子拉近了古诗和孩子们的距离,非常契合朱煜老师所说的“在小学生与古诗间搭一座桥”的理念。顺势引导孩子猜一猜苏轼在诗里会写哪些春天的景物?就把故事、画、诗与孩子都联系在了一起。

(二)情境引入

例如:《江南春》的课例中,看似简单的图片导入却被朱煜老师用得出神入化,因为他的方式是契合学情的,完全没有生搬硬套的尴尬。给江南的孩子们讲《江南春》,用几张春天季节的照片四两拨千斤,先找照片猜季节,而且要告诉老师从什么细小的地方判断出来的?这样一来锻炼了孩子推测的能力、观察的能力,同时和春天走进了一步,老师又问“图上有没有你们熟悉的景物啊?”这里有个巧妙的设计就是图里有“七宝古镇”的风景,而这个设计之所以巧妙就是因为上课的孩子们正是七宝镇上的一所小学里的。

这是巧合吗?显然不是。这是朱煜老师的匠心独具。因为心里装着学生,所以备课的时候才能把学生装进去,由七宝古镇引出江南,顺便明晰了江南的概念,这一下孩子们都在春天里了,都在江南里了,也都要走进《江南春》里了。

(三)古诗引入

例如:《钱塘湖春行》的课例中,朱煜老师面对这首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首律诗,用同是白居易写的有关春天的诗《大林寺桃花》,这首孩子们之前学过的,同时相对来说更简单的绝句来引入可谓是非常缜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为接下来的学习搭好了台阶。

关于绝句和律诗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四句一首的叫绝句,八句一首叫律诗。每句都是七个字的律师叫七言律诗。这个内容会在学习过程中提一下,使孩子们理解了解就可以了,因为孩子们不需要了解过多的理论知识,知道最重要的要点会区分分就可以了。

二、初读读什么

(一)读出平仄

例如《惠崇春江晓景》的课例中,在初读环节设计了先听老师读诗。仔细听那些不认识的字的读音的同时关注老师的读法与大家平时的读法哪里不一样?同时屏幕上出示古诗,学生分享聆听和观察的收获是古诗的每个字下面都有一条竖线或者一条横线,有些有横线的字,老师拖长音。押韵的字,老师也是念长音的。标竖线的字读得很果断。

老师小结:我们现在学习的古诗大都是格律诗。念格律诗,如果碰到第二、第四、第六个字下面是横线,那就是平生字,要读得长一些。如果碰到第二、第四、第六个字下面是横线,那就是平声字,要读得长一些。如果第二、第四、第六个字下面是竖线,那就是仄声字,要读得短促一些,这样就能读出格律诗特有的节奏。

然后孩子们就可以学着老师的朗读,自己来试试看,老师再进行指导。

(二)理解难词

例如:《惠崇春江晓景》中,初读读出平仄后,教师提问:大家在读诗时,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孩子们纷纷提问:什么是茼蒿?然后老师没有急着回答,而要借力把问题留给孩子来解答,所以老师就问:哪位同学可以解答?有同学加以解答,老师就只需点拨、认可就好。还有学生问,什么是河豚?又有学生解答,河豚是一种鱼,吃起来很鲜美,如果弄得不干净的话,会导致人中毒的。老师对这个较偏的知识点加以小结和补充:河豚在春天的时候会从海里洄游到江水里产卵。这种鱼不大,味道极为鲜美。黄浦江里就有。但它的血液、肝脏有剧毒,人吃了,会中毒而亡。不过,因为它的味道实在太好了,所以馋嘴的人总想吃。有一句话叫做“拼死吃河豚”。(这里老师的解释浅显易懂,孩子们很好理解,又很生活化,贴近生活。)

还有同学问,什么是“与上时?”老师对这个有点难度的问题说“你的问题很有质量,谁能解答?”面对这个较有难度的问题,孩子的回答不太准确,但这都在老师的预设中,于是老师来解答:“欲上时”就是河豚逆流而上回到江里的时候。

(三)了解诗人和时代

例如:《江南春》的课例中,在初读环节,老师问学生“哪位同学来告诉我,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江南春》的作者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与另外一位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我知道了在公元420年到589年的南朝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我还知道了南朝一共有四个朝代,是宋、齐、梁、陈。”:“我知道了南朝是从公元420年到589年。”。老师则在孩子们的分享后适时点评:“知道了一个历史小知识”,这种评价语属于认可和归类评价;“这也是一个小知识。读得非常仔细。”这属于形容性评价;“这个时间段和这首诗还是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同学们刚才说到的都是和这首诗有关系的一些背景资料。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这样的评价语属于归纳总结、承上启下的类型。

例如《钱塘湖春行》的课例中,在读好平仄后,老师说:大家按照平仄规律来读诗,读得非常好。钱塘湖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谁能够告诉我什么叫“春行”?生说:在春天里,行走在钱塘江湖畔。老师又问:行走在哪里?生修正说:行走在钱塘湖畔。(这里老师非常灵敏,一下子就嗅到了孩子语言不够准确的地方。并且用再问一次这样方式,让孩子们再次思考了一下,了解了重点在那里,可谓是非常巧妙)还很有趣的是,师接着问:在这首诗里,哪些地方你读得懂?生说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的意思后,没有学生再说自己的想法了,师说:既然这样,我们就来交流不懂的地方吧。(这里的设计很有意识地给孩子自学的空间以及对学情的了解,只讲孩子不会的,孩子已经明白的不再花时间,这是很高效的方式,但是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敢于这样做的,需要我们学习这一点。)再这里通过师生交流,解决是诗文中“新燕”“春泥”“孤山寺”“贾亭”“浅草”“云脚”“早莺”的理解,同时通过诗文中的内容判断出是问描写的是“早春”的景色,指导的原则仍然是孩子提疑问,孩子先来解答,老师只做点拨。每次看朱老师的设计都有“四两拨千斤”之感,这样的理念是最有价值的,最值得学习的。

三、再读思考什么

(一)读懂古诗

例如《惠崇春江晓景》的课例,在精读环节,老师说:这是写春天的诗,在这首诗里,你通过哪些字、词感受春天的信息?学生回答的有“桃花”“水暖”“春江”,当学生说道“蒌蒿满地”的时候,老师问为什么?学生解释道:因为蒌蒿都那么多了,说明春天来了。(有理有据,而老师的一句为什么引出了这层分析。)从这里开始,更是层层递进,有同学说“河豚欲上时,说明河豚都知道春天来了”(孩子已经会自己主动说理由了)“还有芦芽”“还有三两枝”老师又问为什么?“因为是‘三两枝’,说明植物开始生长了”。老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景物构成的画面。

(二)读出想象

读出想象一直是古诗授课的重点,但同时也是指导的难点,怎样能顺理成章?怎样能水到渠成?是很需要琢磨方法的。老师说:江南的春天,小草钻出土壤。树木萌发嫩芽,竹子正在拔节。一群鸭子在江水里欢快地游着。岸边的蒌蒿正成片生长。让我们再读一遍。(这里的诗意串讲既小结了上面了解的诗意,有为接下来的想象创设了情境,做好了铺垫。可谓是妙不可言,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情境创设好了,老师问:你看到了什么?(这里的看,已经是想象了,但是不再用过多的话一个“看”字一语双关)孩子们纷纷说:我看到了小草在发芽。我看到了鸭子在水里游泳。我看到了桃花,桃花正在绽放。我看到了满地的蒌蒿,竹子旁边还生出了几棵嫩嫩的竹笋。我看到了春天的溪水。我看到了翠绿的竹子在生长。老师在其中适时地评价:说得真好。竹子翠绿,桃花粉红,江水清澈,还有白色的鸭子。多么丰富的颜色。这不正是春天的特点吗?

(三)辨析词义体会诗境

在“再读诗文”的环节,当然少不了对较难字词的理解。老师的方法如何自然引导教授是很不容易的。老师问:同学们,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我们读了这首诗。你们从这首诗里看到了哪些景物?同学们依次说出“我看到了黄莺,我看到了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这里同样运用了之前提到过的读出了想象的引导,然后顺势引出理解性的问题。老师说:色彩多么鲜艳。黄莺在歌唱,还有很多的鲜花,还有树木。一首小诗居然让我们看到了哪么多的东西!这就是一首好诗,这首好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传诵,传到了明朝。有一个读书人,他读出了一些问题。(播放幻灯片)他说,千里莺啼谁能听得?千里绿映红谁能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阁、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这段话是文言,你理解它的意思吗?有同学说可以改成“十里”,于是老是顺势问“千里”和“十里”哪个更好?通过学生的回答小结从美的角度体会“千里”给人感觉更美。从读音来讲“千”是一个平声字,读起来很舒展,感觉很远,地方很大。“十”,在古代是个仄声字,读上去很局促。有学生提到了“千里”是一个虚数,它表示就是看上去很远。老师顺势揭示:在古诗里,很多数字都是虚指。“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只很大的范围,并不是真的要跑到一千里以外去听黄莺的啼叫,而是指在很大的范围里都有黄莺在鸣叫。在整个江南,处处都有这样的美景。在古诗中,人们常常把黄莺和春天联系在一起。诗人边走边看,地点在变化,鸟鸣不停地在耳边响起,多么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看到这里的教学实录的时候,我的感受是老师的备课是在备学生的,不管是对问题的预设还是对学生回答的预设,以及对所要教授的关键信息的预设都是非常充分的,给人的感觉的是既顺理成章又游刃有余。这在古诗教学中是更有难度完成的内容,这里朱老师做了很好的示范。

(四)读出联觉

之前提到读出想象,提问的方式既简单又好用,那就是“你看到了什么?”今天,朱老师还拓展到了其他感觉的想象,更妙了!老师说:诗人边走边看,游兴十足。这时,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极目远眺,所有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青纱之中。远处,他看到了很多寺庙,他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同学们,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和他一起来想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你看到什么了?生: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寺庙,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的春雨中忽隐忽现。师先是肯定学生的回答,感叹“真美啊!”然后接着问“你听到了什么?”这里就调动起孩子更深层次的感知力了。生回答:我听到了蒙蒙细雨的沙沙声,还有黄莺的叫声。到这里,已经是很好的想象拓展了,没想到朱老师又一次递进地问“你闻到什么”学生回答:我闻到了寺庙旁边的花香;我闻到了下雨时空气的清新;我闻到雨中还有草的味道。师进而小结:我们一起来读,带着自己的感觉。(学生读诗句)师问:真的是四百八十寺,一座不多一座不少吗?生:不是。这是个虚数。老师重复:这是一个虚数,告诉我们在江南,有各种各样的寺庙,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出佛寺的多,读出寺庙的香烟袅绕。让我们再一次和着音乐一起完成地读这首诗。(学生完整朗读,关键词句教师伴读。)这里一共有三次朗读指导,不是生硬地教怎么读,而是有想象、有铺垫、有理解、有递进地在读。第一步,带着联觉的想象读;第二步,带着对诗句的理解想象读;第三步,带着带着音乐完整地读,整体感知往往在最开始和最后前后呼应,也是语文大局观、整体观的体现,特别是诗句,整体的美是不可缺失的,不能在词句的理解体会中失去整体诗文的美。

四、拓展延伸

(一)拓展相关书目

师:还记得老师刚才分享的疑问吗?为什么是人会想到河豚?

(出示课件)河豚抑郁镂好、荻笋同煮。——《本草纲目》注:荻笋即芦芽

师:《本草纲目》是一本伟大的医药书。看了这个小资料,大家猜到答案了吗?

生:我知道了,蒌蒿和芦芽可以解毒,所以要与河豚一起煮。

师:是的。难怪苏轼会见到蒌蒿就想到河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小诗,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了诗意,还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欣赏它。希望以后大家读诗时能用到这个方法。

(二)拓展说句

师:同学们,这样美妙的春景,好像离我们很远,实际上离我们又很近。老师找到了几张关于春天的照片。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来给我们描述一下?如果您能够用到今天学的某句诗或者诗意,那就更好了。自己准备一下。

(学生自由轻声试说)

生:鲜花生机勃勃,非常茂盛。绿色依托着红色,红色衬托着绿色,美不胜说,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师:出口成章的小女孩。

生:你看,紫的花,红的花,衬托着绿色的叶子,让我忍不住想起今天学的一句诗——千里莺啼绿映红。

师:真的用上了诗句。

生:瞧,这个小朋友看到春天来了,多么开心!公园里百花争艳,万紫千红,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七宝老街也换上了春天的新衣。瞧,那清澈的河水亮得能把人的影子照出来呢!

师:真了不起,三幅照片和在一起说,而且围绕我们今天所提到过的这些春景来讲。我们看到了颜色,我们看到了动与静。同学们的表现让我太惊讶了。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件礼物。第一件礼物,老师带来了两本自己编的关于古诗的书,送给你们班,放在图书角里,大家可以轮流看。第二件礼物,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来唱这首诗的吗?我来唱给大家听一听。

 (教师吟唱《江南春》,众生自发鼓掌。)

      师:很有意思吧,其实古诗就是这样有趣。第三件礼物,推荐一本书给大家,这本书就是《与古诗交朋友》,愿我们从今天开始与古诗交朋友。

(三)拓展与生活的联系

同学们,这就是西湖现在的样子,当年白居易在杭州做太守。他带领老百姓疏通西湖,把西湖的淤泥挖出来,让西湖中的水能够灌溉周围的农田。他特别喜欢西湖,忙完了公务,到湖边踏青赏春是很惬意的事。看,我依据古诗内容,画出了白居易游玩的路线图。

首先,他看到了三潭映月,接着走到花港观鱼。再往前走,来到柳浪闻莺,这里种了很多柳树,还能听到很多黄莺的啼叫。再往前走就到白沙堤了。

我想请去过西湖的同学按照这个线路图来说一说,自己在西湖边的见闻。如果你没有去过西湖,那就结合诗意、照片、路线图描述一下白居易游春的情境。你可以用第一人称,把自己当作白居易,也可以用第三人称。

(学生准备)

生:白居易从孤山寺北贾亭西出发,来到了柳浪闻莺,他看见很多早莺在树上做窝,还有几只新燕在啄春泥,也是在忙着做窝。再往前走,他看见路边盛开了许多野花,五彩缤纷的颜色让他眼花缭乱,马蹄被没在浅草里。终于走到了白沙堤,堤坝上的柳树真是美丽极了。

师:你结合了诗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游春图。

生: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西湖游玩。我们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很大的锦鲤鱼,我们买了鱼食喂它们,那些鱼食也是很大的。在柳浪闻莺,我们见到了繁茂的柳树,一阵风吹过,柳枝就像女孩子的辫子飘动起来。路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白沙堤上游人很多,大家慢慢走着,欣赏西湖的美景。

师:说的太好了,掌声送给她。(学生鼓掌)她说的是自己在西湖游时的见闻,而且还把今天学过的古诗放进去了。

(四)拓展表演感悟

师:我知道有的同学理解了,有的同学没有理解。这次我要请同学来表演,表演完了就知道了。谁来表演?

师:我先给你说说戏。你背着行囊出门办事,刚刚翻过一座山,这时你很高兴,会说什么?

生:好开心啊!

师:可是没想到在你的面前又出现一座山,你还得继续翻。你会说什么?

生:都是山路,真难走啊!

师:就是这样的台词,我和你一起表演,我扮演大山。

师生表演:

一清早我就出门了,好不容易翻过一座山,我喘了一口气,想歇一歇脚。可就在这时,我发现前面又是(师张开双臂扮演山)一座山。(生翻“山”)(师张开双臂再扮演山)面前又来了一座山。(生气喘吁吁地翻山,说:“终于翻过去了。”)(师站在椅子上扮演山。生继续表演翻山。)(表演结束)

师:现在看懂了没有,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不要为一时的成功而得意。

生:不要高兴得太早。

生:不要想着尽走捷径。

生:读书就像翻一座座大山。

生:翻山时要坚持不懈。

生:虽然困难很多,但是要勇于克服。

师:作者写诗时可能没有那么多想法,但是给后人留下的感悟却很多。宋朝的诗人特别喜欢在诗中讲道理,但是他们会把这个道理讲得很有趣。

(师板书:理趣 宋诗)

师:这就叫作宋诗的理趣。一起再读一下这首诗。

(全班再读)

师:马上就要下课了,我们一起来唱唱古诗吧。

师播放音频。

    这里梳理了朱煜老师课例中的四个典型的拓展方式,可以说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从环节的角度来梳理朱煜老师的古诗教学,基本上就告一个段落了,接下来需要的就是在备课和实践中尝试学着来运用了,只有用起来才是最好的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课堂说话3》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